(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发布时间:2011-12-31 浏览次数: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开卷姓名:学号:成绩: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 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2.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3. 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4. 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三、论述题(20分)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
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即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志。
只有人们的动机和意志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才能保证人们活动的目的得以实现。
否则,即使动机善良、意志坚强也会事与愿违。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因此,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参考答案要点:正确(2分)。
(1)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这个论断主要说明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立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
(1)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是少数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
(3)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参考答案要点:⑴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⑵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带来了科学复兴,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产关系必然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正是资产阶级社会的预告。
⑶经济基础的改变,又将促成了上层建筑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精神发展。
(本题为教材中的思考题,见教材P136)2.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本题为教材中的思考题,见教材P136,参见P98-99)3.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参考答案要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在市场竞争中,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自行扩大生产规模,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去,最终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商人和高利贷者趁生产者困难之机,贷给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和生产工具。
生产者一旦无力还债,只好交出自己的作坊来抵债。
于是,作坊主连同其帮工和学徒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劳动力,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
4.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参考答案要点: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从此,这一伟大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三、论述题(20分)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本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请各位老师参考教材第19-23页等相关资料,从总体上酌情给分。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开卷姓名:学号:成绩: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必须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
3. 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
5.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变资本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成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请分析这段话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基本结论?3. 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4. 为什么说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三、论述题(20分)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
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来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
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混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必须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
参考答案要点:正确(2分)。
这个论断正确地揭示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因为:第一,思想或理论,哪怕是完全正确的思想理论,它本身是什么也实现不了的。
一种思想理论如果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就是一种空洞的思想理论,而空洞的思想理论是毫无用处的。
第二,只有把思想理论用来指导人们的做或行动,用于指导实践,使之变成一种现实的力量,才能使思想变为现实,使思想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
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⑴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因而是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人类社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发展,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最终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