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课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格林童话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感受童话的魅力,爱上儿童文学。
2.熏陶孩子的文学素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意义,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
难点:怎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悟。
活动过程:一、请学生讲故事。
1.学生自己准备两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其他同学针对该学生的表达予以点评。
3.其他同学针对该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主要内容。
作品简介:《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
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格林童话》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培养儿童养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质有积极意义。
作者介绍: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具有很高创造力,将当时民间的文学资料搜集起来,并合而为一,哥哥雅各布·格林是严谨的史家,弟弟威廉·格林文笔优美,最后他们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格林童话》,1812年格林童话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话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个故事,内容不断扩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则,加上圣徒传说多达210则,再加上补遗就有215则。
其中以《灰姑娘》、《三兄弟》、《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城市乐手》、《穿靴子的猫》最为著名。
三.介绍典型的故事代表1.《灰姑娘》从前,有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
她便经常受到继母与两位姐姐的欺负,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经常弄得全身满是灰尘,因此被戏称为“灰姑娘”。
有一天,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请全城的女孩出席,但继母与两位姐姐却不让灰姑娘出席,还要她做很多工作,使她失望伤心。
这时,有一位仙女出现了,帮助她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千金小姐,并将老鼠变成马夫,南瓜变成马车,又变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和一双水晶(玻璃)鞋给灰姑娘穿上。
灰姑娘很开心,赶快前往皇宫参加舞会。
仙女在她出发前提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十二点,十二点以后魔法会自动解除。
灰姑娘答应了,她出席了舞会,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立即邀她共舞。
欢乐的时光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午夜十二时了,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了一只水晶鞋。
王子很伤心,于是派大臣至全国探访,找出能穿上这只水晶鞋的女孩,尽管有后母及姐姐的阻碍,大臣仍成功的找到了灰姑娘。
王子很开心,便向灰姑娘求婚,灰姑娘也答应了,两人从此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
2.《青蛙王子》小公主的球掉到水里面的,她伤心地在那里哭。
青蛙王子听到了,过来对她只要小公主以后吃喝睡都跟她在一起的话,他就会帮她把金球捡上来。
小公主刚开始是准备给青蛙王子金银珠宝。
听到青蛙王子的请求的后,她开心地答应了。
因为她想,青蛙怎么可能会跟人类住在一起。
当青蛙帮她把球捡上来的时候,她马上拿着球走开了,根本本不理会青蛙王子。
一天中午小公主在吃饭的时候小青蛙在门外大声地撞门。
她的父王叫她开门,她把发生的开切都告诉了她的父王,希望父王能把青蛙王子赶走。
但她的父王紧持让她遵守诺言。
小公主趁青蛙王子不注意用力地把她给撞到墙上面去想把她给弄死。
结果青蛙王子变回人了,而且还有人来把他们两个接回宫殿里面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四.谈谈我的看法灰姑娘:青蛙王子:五.童话故事我来编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格林童话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感受童话的魅力,爱上儿童文学。
2.熏陶孩子的文学素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意义,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
难点:怎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悟。
活动过程:一.请学生讲故事1.学生自己准备两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其他同学针对该学生的表达予以点评。
3.其他同学针对该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介绍典型的故事代表1.《白雪公主》白雪公主的继母-恶毒的皇后从魔镜中得世上最美丽的女人是白雪公主,妒火中烧,派猎人将白雪带到森林中杀掉。
猫人不忍心,偷偷放了白雪公主。
森林深处七个善良的小矮人收留了白雪公主,她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一起快乐地生活。
坏皇后得知以后,化装成一个老太婆婆,骗白雪公主吃下了有毒的苹果,伤心的小矮人将白雪公主的遗体放在水晶棺中。
路过的王子爱上了美丽的白雪公主,破除了毒苹果的魔法,救醒了白雪公主,而恶毒的皇后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2.《小红帽》从前有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喜欢戴着外婆送给她的一顶红色天鹅绒的帽子,于是大家就叫她小红帽。
有一天,母亲叫她给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走得太远。
小红帽在森林中遇见了狼,她从未见过狼,也不知道狼性凶残,于是把来森林中的目的告诉了狼。
狼知道后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跑到林中小屋去把小红帽的外婆吃了。
并装成外婆,等小红帽来找外婆时,狼一口把她吃掉了。
后来一个猎人把小红帽和外婆从狼肚里救了出来。
后来人们就用小红帽来比喻天真幼稚、容易上当受骗的孩子。
三.谈谈我的看法1.白雪公主:2.小红帽:四.童话故事我来编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格林童话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感受童话的魅力,爱上儿童文学。
2.熏陶孩子的文学素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意义,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
难点:怎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悟。
活动过程:二.请学生讲故事1.学生自己准备两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其他同学针对该学生的表达予以点评。
3.其他同学针对该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介绍典型的故事代表1.讲述《生命之水》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国王生了重病,人们都认为他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国王有三个儿子,他们对父亲的身体非常担心。
然后三个王子去为国王寻找生命之泉的故事。
2.请学生发表看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自以为聪明、不听劝说、不懂礼貌、骄傲而又愚蠢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只有善良,孝顺,有礼貌,乐于助人的人,才会得到好报。
3.请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4.请学生编写简单的剧本,然后分工合作,下节课进行表演。
剧本编写要素:分工:道具选择:剧本样本:《生命之泉》角色:国王,大王子,二王子,小王子,小矮人,公主,旁白。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国王生了重病,人们都认为他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国王(病恹恹的,咳个不停):啊呀,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呀!真痛苦,恐怕我活不长久了!大王子:父王,请不要伤心,一定会好的。
二王子:父王,你要是不在了,我该怎么办呐?小王子:父王,你不要伤心了,我一定会寻找最好的医生,看好你的病。
旁白:三个儿子,他们对父亲的身体非常担心,每当他们伤心之时就跑到王宫的花园里去哭泣。
一次,他们在花园里遇见了一位老人,老人问他们什么使得他们这么伤心。
他们就把自己对父亲生病、担心无法医治的事告诉了老人,老人听了之后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我知道有一种生命之水,只要你们的父亲喝上一口,他的病就会好,并且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但这种水非常难找到。
”大王子(心里开始打起小算盘:“如果我给父亲找回了生命之水,我就是父亲最亲爱的人了,他一定会让我继承他的王位。
”):父王,我听说有一种生命之水,你喝了就会好的。
我要去为你寻找生命之泉。
国王:我的儿呀,我不愿让你去冒这个险啊,你别去了,不要丢了性命。
旁白:大王子执意要去,国王许诺了,于是大王子出发了,他一路上趾高气扬、不闻不问。
一天,他来到一座树木从生、怪石林立的深山峡谷中,四下一看,发现他上面的怪石上坐着一个小矮人。
小矮人:王子,你走这么快要到哪儿去呀?大王子:关你什么事呢?你这个丑小鬼。
旁白:王子轻蔑傲慢地说完,骑着马走了。
小矮人对他的行为非常生气,针对他念了一句邪恶的咒语。
这一来,大王子骑马所经过的山峡就变得越来越窄,最后山道狭窄到使他一步也不能向前移动了。
他想拨马往来路退回去,但后面的山峡也合在一起使他完全卡在了里面,他想下马走路,可连马也下不来了,竟死死地被咒语困在那儿了。
(他的父亲老国王在病中一天挨一天地盼望着大儿子,可就是不见他回转。
时间不等人.)二儿子:爸爸,我要去找生命之水。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格林童话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感受童话的魅力,爱上儿童文学。
2.熏陶孩子的文学素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4.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意义,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难点:1.怎样对童话故事进行改编。
2.怎样去表演,尤其是怎样编造合适的对话。
3.怎样克服心理压力,勇敢的参加讲故事比赛。
活动过程:一、请学生表演上节课的故事1.表演上节课的故事《生命之泉》。
2.请学生对故事进行创造性改编,再进行表演。
评价方式: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从创造性,流畅性,合作性等方面评价。
二、格林童话比一比1.学生自己准备喜欢的格林童话。
2.比赛前明确比赛规则,以及评分专制。
3.故事演讲比赛4.其他同学针对该学生的表达予以点评,打分。
5.评出一等奖,二等奖。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安徒生童话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感受童话的魅力,爱上儿童文学。
2.熏陶孩子的文学素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4.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意义,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难点:怎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悟。
活动过程:一、请学生讲故事。
1.学生自己准备两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其他同学针对该学生的表达予以点评。
3.其他同学针对该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介绍安徒生童话的作者,主要内容。
作者介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
其创作的童话被称为“安徒生童话”四.介绍典型的故事代表1.《卖火柴的小女孩》1.1故事详述天气冷得可怕。
正在下雪,黑暗的夜幕开始垂下来了。
这是这年最后的一夜——新年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