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

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

重庆市名校联盟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豁.然开朗(huō)诽.谤(fěi)伎.俩(jì)溘.然长逝(kè)B.刚愎.自用(bì)枷.锁(jiā)缔.造(dì)钟灵毓.秀(yù)C.暴殄.天物(zhěn)磐.石(pán)哽咽.(yè)含情脉脉..(mò)D.坑蒙.拐骗(mēng)晌.午(shǎng)笑靥.(yàn)博闻强.识(qiá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粗糙妍媸毕露应运而生轻歌慢舞B.扼杀源远流长言简意该承前启后C.驰援毁家抒难疾风劲草通霄达旦D.借鉴大相径庭稗官野史歌声嘹亮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种治疗哮喘的新药疗效显著,但是副作用也较大,人吃了后手就情不自禁....地发抖。

B.近期,重庆打黑专项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黑势力团伙纷纷落网,市委书记薄熙来表示,打黑要彻底,决不投鼠忌器....。

C.人生有如登山,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就是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

D.老李在年近古稀时抱了个大胖孙子,他们家正在饭店大摆宴席,弹冠相庆....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重庆的决策者们认识到,居民幸福指数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量,还取决于城市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居住条件、安全状况、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市民气质、精神状态、是否有主人翁感觉等。

B.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五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关于11拟订《重庆市地方性法规立项若干规定(草案)》有关情况。

C.从保障民权到扶贫济困,从满足发展需求到服务生存需要,在重庆发展民生事业的进程中,我们更加真切地体认到,归根结底,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

D.为做好重庆以及两江新区的对外宣传,市外经贸委特别聘请了全球十大公关公司之一的美国伟达国际公关公司,负责策划美国媒体宣传活动。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感冒有“流行性”和“普通性”之分。

前者十年左右暴发一次,来势凶猛,起步急骤,传播疾速,常殃及数国甚至数十国;后者起步较缓,传播多局限于某个范围、某个地区,但经常发生。

两种感冒均由病毒引起,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基本相似。

但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情往往很严重,有的会导致死亡。

两种感冒都会被反复传染,有时让人防不胜防。

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

从婴儿落地始,呼吸道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气”而入,造成感染。

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中90%是病毒,而在目前发现的160余种病毒中,最重要的是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后并非畅行无阻。

一旦有病毒侵扰,免疫系统即作出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细胞、干扰素等物质会“中和”病毒使之丧失进入细胞的能力;或将已有病毒寄居的细胞溶解,防其繁衍;或封锁细胞表面,使其无法侵入缝隙。

在此情况下,有的病毒借咳嗽、喷嚏溜出体外,有的被吞噬细胞吃掉。

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记忆”能力也很强大。

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

但流感病毒善于改头换面,目前已发现的流感病毒甲、乙、丙三个“型”之中,以甲型最为善变。

整个变异过程需要3年准备、8年积累,10年左右方能完成。

一旦完成变异即为一新“亚型”,其形态与原型截然不同。

这种面目一新的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过去的免疫物质失去了作用,约一周后才能组成新的免疫物质与新亚型病毒对抗,这就使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

流感病毒就是这样才得以横行于世。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又称“伤风”。

由于病毒群中分种,种中分型,多群、多种、多型组成庞杂的病毒团伙,你出我进闹事于呼吸道,引起相似症状,貌似一种病毒反复感染,实则多种病毒轮番侵袭。

有些病毒长期栖息于鼻咽部位形成“基地”,坐以待时。

一旦人体大汗着雨、风袭受凉、疲劳过度、贪杯误饮之时,即乘机扩散,引起感冒。

若有“新鲜毒种”侵入,即迅速传播,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

人们误称为“流感”,其实仍属普通感冒。

伤风感冒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

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病人更易受病毒侵犯。

一旦染病,不仅病情较重,且使旧病恶化。

咳嗽、喷嚏是病毒扩散的基本方式。

一个有力的喷嚏喷出的微细雾粒,直接射程可达6米之远,所及范围可达20立方米的空间。

因此,患者应尽量缩小其波及范围。

目前,11打预防针的效果很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病毒型别众多,且极善变,针剂难有较强的针对性。

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预防感冒的关键,即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冬春气候干冷多风,呼吸道黏膜分泌减少而易干燥受损,抵抗力明显降低,是伤风感冒的“旺季”。

坚持锻炼,生活规律,调理起居尤为重要。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09年第7期,有删节) 5.下列有关“感冒”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普通感冒又称“伤风”,由多种病毒引起。

病毒情况复杂,常趁人体免疫力下降之时,乘隙而入,引发感冒。

B.流行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患者病情很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C.感冒分流行感冒和普通感冒,二者均由病毒引起,临床症状基本相似,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D.感冒易发难防,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

冬春气候干冷多风,是伤风感冒的“旺季”。

6.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对此问题分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气”而入造成感染。

B.冬春气候干冷多风,呼吸道黏膜分泌减少而易干燥受损,抵抗力明显下降,造成伤风感冒多发。

C.病毒型别众多,且极善变,针剂难有较强的针对性,目前打预防针的效果很不理想。

D.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病人日渐增多,他们更易受病毒侵犯,造成感冒多发。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暴发的危害最大的流感当数去年发源于墨西哥继而波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甲流感,致病病毒H1N1即是一种典型的流感病毒。

B.普通感冒因“新鲜毒种”侵入会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易被医生误诊为“流感”。

C.流感肆虐期间,将患者隔离,去人流量大的场所要求戴防护口罩,均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D.预防感冒,提高机体抵抗力是关键。

坚持锻炼,注意保暖,生活规律,调理起居尤为重要。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

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11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世祖召见,赐以戟,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

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

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

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

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

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

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

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

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

”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dǎng)言善策,随事献纳。

视事七年,政化大行。

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

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

诏使治丧郡邸,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赙金,赙仪,赙赠)绢千匹。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雅.好推贤雅:平素,一向(副词)B.百姓便.之便:认为有利C.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进:进献D.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坐:因……而犯罪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世祖召见,赐以戟,重使之.河东夫晋,何厌之.有?B.乃.与长史急焚其船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再迁为.沛郡都尉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D.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师者,所以10.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虽不是行伍出身,但却有勇有谋,杀纵兵扰民的将军萧广时,事先为把握时机,勇冒不请示朝廷之险;讨伐叛贼杨异时,先烧其船,断敌退路。

B.杜诗担任地方长官把精力用在兴修水利、改进农具、开垦农田上,爱民帮民,让百姓富裕,所以百姓将他比作父母。

C.杜诗身在地方,心系朝廷,顾全大局,为了封赏功臣,自己主动让出了大郡职位,而且主动为皇帝献言献策,表现了他对朝廷的赤诚之心。

D.杜诗长期为官却生性节俭,他能为百姓的安定富裕而不懈努力,自己却一贫如洗,甚至死后连下葬的地方也没有。

第Π卷(共120分)四、(22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1(1)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3分)答:(2)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4分)答:(3)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

(3分)答: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6分)夜泊钱塘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首联“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写出了诗人“夜泊钱塘”时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浓浓的乡愁的?(4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