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口与环境测试题【2011·北京朝阳期末】“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图6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回答13~15题。
13.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A.1964年至1968年 B.2008年至2012年C.2024年至2028年 D.2040年以后【答案】13.B1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答案】14.C15.“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 B.人口总量减少C.就业困难 D.经济衰退【答案】15.A【2011·北京朝阳期末】图7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回答16~18题。
116.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答案】16.D17.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D. 政治因素婚姻家庭 B.C.人口老龄化 A. 素17.D【答案】.该国可能是18.德C B.巴西 A.中国D .泰国国【答案】18.C34题。
1.完成33、【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表1表日本德国印度国家名称美国9 9 25 14 出生率‰)8810死亡率(‰) 9.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叙述是) 33(.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A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德国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印度 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日本【答案】33.B() 34.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④人口总量大③人口增长过快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劳动力严重不足D C .③④.②③.①③.①② A B 34.C 【答案】35,回答13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图、题。
36 2)(.352001 - 2007年江苏人口B .出生率上升 A.迁入增多.自然增长率上升 D.死亡率下降C 【答案】35.A )( 36.导致图中江苏人口增长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A.历史、文化差异 B.自然环境差异 D C.经济发展差异.人口政策差异【答案】36.C为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011【·北京丰台期末】图1414图22.由图可知年,我国少年人口男性均少于女性2050 A.2000年与年,我国老年人口男性均多于女性B.2000年与2050 152000年下降—29岁人口数量较. C2050年年少于2000年40D.岁及以上人口,205022.C【答案】.据图预测,未来四十年我国23 ①人口高增长率和高增长量仍将长期并存②老龄人口比重增大,步入老龄化社会③就业压力越来越大④社会福利增加,社会负担加重.①③.②④.①②A B C D.①④【答案】23.B3为2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图”,图【2011·北京海淀期末】图1 2题。
、“不同阶段的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回答12图1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图1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21 D.丁—④C.丙—③A.甲—①B.乙—② 1.B 【答案】、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有2④经济发展水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平较高③④.②④ D.②③A.①② B. C 【答案】2.C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
目前阿拉斯加州人2011·北京海淀期末】【“美国阿3/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
读图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34题。
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3图3.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②纬度较低,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气候比较温暖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C.②④A.①②B.①③D.③④ 3.C 【答案】.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4 B.科技水平A.自然资源D.生活消费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4【答案】4.A【2011·北京海淀期末】26.图9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10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8161412出生率10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长率6420年20071995200119831989图10分)(2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1)据图9分)(29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条件。
(2)据图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年相比,G200710描述年与1983(3)据图 6分)带来的问题及影响。
( 10分【答案】26.本题共 1分)分)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等级提高)。
((1)城市数量增多;(1分)与铁路运输的联系(1(2)E城附近公路交通线路增加,成为区域公路交通枢纽城市,分)便捷。
(1(或‰死亡率稳定在5.5200717‰左右降至年的9‰左右、3()特点:出生率从1983年的‰年的4‰左右降至1983年的112007大于5.5‰小于6‰之间)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3分)以下。
(分)退休、养老费用增加,加重社会负(1(1分)劳动力不足,问题和影响:人口老龄化,分)担。
(1年人口密度分布20008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11【·北京西城期末】图 24题。
、和人口增长率。
据图回答23() 23.该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特点为.东南部地区大于西:化部地区B.京、津、石家庄等直辖市最高 ACD .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递减.由中心地带向周边地区递减 5【答案】23.B24.应用GIS技术在图8甲基础上制作图8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A.各行政区边界的数值 B.2000年各行政区人口数量C.各行政区面积的比值 D.1999年各行政区人口数量【答案】24.D【2011·合肥一质】读某国2008年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男女性别比例表,回答l7—18题。
17.表中数据反映的国家及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A.俄罗斯/现代型 B.孟加拉国/传统型c.芬兰/现代型 D.印度/传统型【答案】17.A18.以下各项,不符合该国人口状况的说法是A.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B.性别比失调现象由来已久c.劳动力后备资源不足 D.人口过多,应该控制人口增长【答案】18.D【2011·合肥一质】23.(14分)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ll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
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0—2010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l88万人增加到360万人,净增172万人,年均增长9.1%,合肥市城镇化率由44%提高到62.1%,年均提升l.8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材料二6的 l21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人口增长速度,请说明合肥市人口迅速增长(1)合肥市市区人主要原因。
读材料二,说出安徽省面临的人口问题,试列举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
(2) (3)结合我省省情,简述城市化会给我省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4分【答案】23.))(2分(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的迁入(或“外来人口迁入”措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延长职工退分)(2)老龄化(2)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休年龄等。
取水资源紧张,城市用水增加,水体污染严重;过分抽(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资源减少;城市大气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城市化破坏了生物环境,居挤;噪声污染和光污染加重;交通拥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固体垃圾增加;发生改变,城市气温、降水等也住条件差;城市工业排放的各种气体改变了太阳辐射强度,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61分,答出并出现“热岛效应”。
(6分,每小点) 分。
结合所学知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率历史及预测图”,2010·济南一质】读“四国65【 1-2题识回答1. 1950年以来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D.美国 C.日本 A.德国 B.英国1.C【答案】.下列措施与抑制人口老龄化无关的是2.. B .鼓励外来移民.倡导适龄妇女生育 A D.推迟退休年龄.增加儿童抚养补贴 C2.C 【答案】7【2011·济南一质】2010年11月,我国展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1-12题。
11. 与前几次相比目前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A. 人口分布更不均衡B. 人口增长速度各地差异大C. 人口迁移量大D. 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答案】11.C12.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①人口数量②人口年龄构成③人口合理容量④城市化水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12.B【2011·金华期末】人口流动是产生区域经济均衡过程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经济不均衡是导致人口流动的重要原因。
下图是中国1952~2005年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常住人口为统计对象)分布变化图。
读图,完成9~10题。
9.1952~2005年间,两重心相距最近的年份及对应距离约为A.2005年140km B.2000年150kmC.l995年130km D.1990年140km【答案】9.C10.下列关于1952-2005年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重心的移动方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 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始终是反向移动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是从口重心发生迁移的主要因素D.1975,-2005年间,两个重心的移动是同向且距离逐渐变小【答案】10.D【2011·辽宁锦州期末】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11~12题。
811.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答案】11.A12.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D.浙江.贵州C.安徽A.四川 B 【答案】12.D1413—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分析表1回答【2011·南昌一调】表1是2000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