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由上所列保守力的功的特点可知,其功值仅取决于物体初、 终态的相对位置,故可引入一个由相对位置决定的函数;
又由于功是体系能量改变量的量度。因此,这个函数必定具
有能量的性质;而这个具有能量性质的函数又是由物体相对
位置所决定,故把这种能量称之为势能(或曰位能),用EP
表示。
则有:
r2 r1
F保
dr
EP
rB rA
rB
rA
(3) 弹性力作功
F F'
o
F kxi
x Px
dA kxdx
A
x2 Fdx
x1
x2 x1
kxdx
( 1 2
k x22
1 2
k x12
)
(4) 保守力做功的特点
某些力对质点所做的功只与质点的始末位置有关, 而与路径无关。这种力称为保守力。
典型的保守力: 重力、万有引力、弹性力 与保守力相对应的是耗散力,力所作的功与路 径有关. 典型的耗散力: 摩擦力
pi 常量
i
2. 在某些情况下,如碰撞、打击、爆炸等过程,外力与 内力相比小很多,在极短的时间内,外力的时间积累 (冲量)相比之下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可以有近似的动量守恒。
3. 动量守恒定理只适用于惯性系,且所有的速度均相对于同 一个参考系。
4. 在牛顿力学的理论体系中,动量守恒定律是牛顿定律的推论。 但动量守恒定律是更普遍、更基本的定律,它在宏观和微观领 域、低速和高速范围均适用。

dEP F dr
由定积分转换成不定积分,则是
EP
F保
dr
c
式中c为积分常数,在此处是一个与势能零点的选 取相关的量。
保守力的功 势能计算
A (Ep2 Ep1) EP
——保守力作功,势能减少
质点在某一点的势能大小等于在相应的保守 力的作用下,由所在点移动到零势能点时保 守力所做的功。
牛顿定律是瞬时的规律。 但在有些问题中, 如:碰撞(宏观)、散射(微观)… 我们往往只关心过程中力的效果,即只关心始末态间的关系 , 对过程的细节不感兴趣;而有些问题我们甚至尚弄不清楚过 程的细节。
作为一个过程,我们关心的是力对时间和空间的积累效应。
力在空间 上的积累
作功,改变动能
力在时间 (1)平动 冲量,改变动量 上的积累 (2)转动冲量矩,改变角动量
例5 如图,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已知m、M、 l v0
人逆车运动方向,相对于车以速度u,从车头经t 到达车尾。
求:1、若人匀速运动,他到达车尾时车的速度;
2、车的运动路程;
3、若人以变速率运动, 上述结论如何?
解:以人和车为研究系统, 取地面为参照系。水平方向 系统动量守恒。
(M m)v0 Mv m(u v)
2.
与参考系有关,动能定理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3. 应用: 4. 微分形式:
例8 柔软匀质物体以初速v0 送上平台,物体前端在平台 上滑行 s 距离后停止。设滑道上无摩擦,物体与台面间 的摩擦系数为μ ,且 s >L,求初速度v0 。
解:
L
水平平台
传送机滑道 o x L
sx
由动能定理:
3-5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一、冲量 质点的动量定理
牛顿2nd定律
Fdt dP
F
m
dv dt
dp dt
dI
Fdt
为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定义为元冲量
即力 F 在 t t+dt 时间内给质点的元冲量.
dI Fdt dP ——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
在有限时间内,
I
t2
F(t
)dt
I
t2
t1 F (t)dt
(1) t=4 秒时刻木箱速度;
(2) t=7 秒时刻木箱速度;
(3) t=6 秒时刻木箱速度。
m
解:(1) 根据动量定理:
F/N
30
0
4 7 t/s
F/N 30
0
4 7 t/s
二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质点系
t2
t1
(F1
F12 )dt
m1v1
m1v10
t2
t1
(F2
F21 )dt
m2 v2
例如人从高处跳下、飞 机与鸟相撞、打桩等碰 撞事件中,作用时间很 短,冲力很大 .
mv
mv1
mv2
F
F
Fm
F
o t1
t
t2
例2 一弹性球,质量m=0.20 kg,速度v=5 m/s,与墙碰撞后弹回.设弹回时速度 大小不变,碰撞前后的运动方向和墙的法线所夹的角都是α(图2.12),设球和墙碰撞 的时间Δt=0.05 s,α=60 °,求在碰撞时间内,球和墙的平均相互作用力.
一、保守力的功
(1)重力的功
力函数 mg 元位移 dr
A
2 mg
dr
1
2 mg dr cos 1
dr cos dy
势能
1 y1 y2
dy
dr
r
r/ mg 2
A
y2 mgdy
y1
mgy2
mgy1
(2) 万有引力的功
m' 对m 的万有引力为
F
G
m'm r2
er
m移动dr时,F作元功为
所以:=arctg pe
p
arctg
1.2 10 23 6.4 10 23
61.9
pe
pN
αθ
p
=180-61.9 118.1
3-4 功 动能定理
1、能量是一个普适的物理量。是唯一的可量度 各种不同运动形式在相互转化中的数量关系 的物理量。
2、任一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其内部各种形式 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传递,只要不与外界 交换能量,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2
dP
t1
1
——动量定理积分形式
t2 t1
Fdt
p2
p1
mv2
mv1
动量定理 在给定的时间内,外力作用在质点 上的冲量,等于质点在此时间内动量的增量 .
分量形式
Ix
t2 t1
Fxdt
mv2 x
mv1x
I Ixi Iy j Izk
Iy
t2 t1
Fydt
mv2 y
mv1y
Iz
m2 v20
F1
F12
m1
F2
F21
m2
因为内力

t2 t1
(
F1
F12
F2 )dt
F21 0
(m1v1

m2 v2
)
(m1v10
m2 v20
)
由此类推,对由n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有
t2 Fexdt t1
n i1
mi vi
n mi vi0
i1
I
p
p0
质点系动量定理 作用于系统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
解 以球为研究对象.设墙对球的平 均作用力为 f ,球在碰撞前后的速
度为
v1

v2
,由动量定理可得
ft mv2 mv1 mv
将冲量和动量分别沿图中N和x两方向
分解得:
fxt mvsin mvsin 0
fNt mvcos (mvcos) 2mvcos
解方程得
fx 0
fN
2mv cos t
p1
t2 t1
汽车气囊、拳击手套、运动护垫 etc.

讨论
3。动量定理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质点运动,但在讨论 如冲击、碰撞等过程时更方便。
4。动量与参照系有关,但动量差值与参照系无关。 因此,动量定理适用于所有惯性系。
例1 m=10 kg木箱,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 力随时间变化如图。已知木箱与地面摩擦系数为 =0.2,求:
Am
rA
r dr
r dr
m' rB
B
dA
F
dr
G
m'm r2
er
dr
m从A到B的过程中F作功:
A
F
dr
B
A
G
m'm r2
er
dr
er dr er drcos dr rA
A
rB
rA
G
m'm r2
dr
m'
A
r
mdr
r dr
rB
B
A Gmm( 1 1 ) [(G mm) (G mm)]
置 角上。均求近:似(1处) F于 的力功平,衡状(2态) ,重直力到的绳功子。与竖直方向成
解:
l m
l
变力
m
恒力 曲线运动
2.4.2 质点的动能定理
设质点m在力的作用下沿曲线从a点移动到b点
元功:
b
a
总功:
b
a
质点的动能定理:
合外力对质点所做的功等于质点动能的增量。
说明
1. 合外力的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
3、能量是系统状态的函数;功是系统能量变化的 量度. 系统能量随其状态而变化时,必伴有外界对系 统作功.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所引起的 机械能的变化,可用状态变化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作 功的多少来量度。
一、力的功
1.恒力的功
如果力 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运动一定距离 s
力对质点作功: 如果 与 位移 有一定夹角时,如图
只有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作功 力 对质点作功为:
2. 变力的功
当N→∞时
说明 一般情况下,功与力和路径有关 直角坐标系:
F 与参照系无关,位移与参照系有关,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