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篇古文,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3.通过学习这篇古文,了解《世说新语》这一本书,感受魏晋时代风流人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培养文言语感,进而学会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谢安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之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人们赞赏一个人很有才会都会说什么呀?引出“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出处,才高八斗是谢灵运对曹子建才华的赞美之情,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学过他的《七步诗》,引出七步诗的出处。
其实在《世说新语》里面,记载了很多有才华的文学名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短文,文中的人物都是那个时代的风流人物。
板书《咏雪》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文章。
2.请个别同学朗读,教师指导朗读停顿;
3.学生合作朗读,个别朗读。
三、合作探究,掌握文意
1.学生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请学生完成重点字词的翻译:內集、儿女、俄而、欣然、差、拟、未若、因、即、何所似
3.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阐述)
四、逐步深入,品味语言
1.句子分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该句点名了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这是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简短的一句话,就能把事情说得很清楚。
2.从文中哪里可以体现古人家庭生活乐趣?
寒雪日內集、公欣然、公大笑乐。
3.把大雪纷飞的场景比作“撒盐空中”“未若柳絮”,谢安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从公大笑乐来看,谢安更赞赏谢道韫,从俄而雪骤来看,谢朗的比喻也恰当。
但从意境来看,后人还是更赞赏谢道韫的比喻,所以被后人称为“咏絮之才”。
五、积累拓展
从这篇文章来看,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才华的谢道韫,其实在那个时代,还有许多有才华的人,他们的故事都记在世说新语这一本书里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一本书: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世说新语》一书中有几百个流传至今的成语和典故,如“标新立异”“才疏志大”“普天同庆”“相煎何急”“捉刀代笔”等等,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另外该书《言语》《豪爽》《德行》和《俭啬》等篇什中描写的诸色人等,让人感到当下生活中不乏魏晋人的身影,这可能就是该书备受后人重视的重要原因。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一本书里另一个故事《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①。
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②。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汲(jī):取水。
②饶子:果实很多。
【译文】魏武帝曹操率部远行军,找不到取水的路,全军都很口渴。
于是便传令说:“前面有大片的梅树林子,梅子很多,味道甜酸,可以解渴。
”士兵听了这番话,口水都流出来了。
利用这个办法得以赶到前面的水源。
六、板书设计
咏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盐(雪---色、形)
未若柳絮因风起柳絮(雪---色、意境)——咏絮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