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材分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材分析

【相关资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翻译】: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

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

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写作背景】:
从这首词的题目“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知,它是为了勉励陈同甫而写的一首抒发壮怀的寄赠词。

陈同甫即陈亮,南宋时期坚决主张抗战的著名思想家。

1188年,他到铅山拜访辛弃疾,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谈得十分投机。

分别之后,辛弃疾于次年(1189)写了这首词。

这年,是诗人被罢官的第九个年头,时已五十岁。

宋金处于对峙状态,二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南宋统治集团一味苟且偷安,不谋恢复中原。

然而,辛弃疾虽处困境,却时刻不忘国家大事,把收复中原大业挂在心上,这首《破阵子》就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这种爱国思想。

【典故化用】:
1.“八百里分麾下炙”:意思是分烤牛肉给部下享用,典出自《世说新语·汰侈》篇。

晋王凯有良牛,名“八百里驳”。

一次王凯同别人比箭,以八百里驳作为赌注,结果王凯输了,便杀了这头牛,做了烤牛肉。

苏轼在《约公择钦是日大风》诗中写到:“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

”苏轼以“八百里”入诗,辛弃疾又以“八百里”入词,可见用“八百里”代牛是当时的流俗习语。

2.“五十弦翻塞外声”:意思是用琴瑟演奏出边塞雄壮悲凉的战歌。

李商隐《锦瑟》诗开头有“锦瑟无端五十弦”的句子。

本句中的“五十弦”是泛指乐器。

“翻”指演奏出来。

“塞外声”,指边塞上的少数民族乐曲,这些乐曲,大都具有粗犷豪放、雄壮苍凉的特点。

3.“马作的卢飞快”:“的卢”是一种烈性的快马(额部有鲜明的白斑),《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中,有刘备檀溪跃马脱难的故事,所骑的卢“一跃三丈”。

作者在这里用“的卢”写战马,不但突出了战马飞腾的雄姿,而且有力地烘托了乘人的勇猛。

【主旨思想】: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昔日抗金部队壮威的军容和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下阕一边幻想恢复祖国河山的胜利,一边悲叹平生壮志不能如愿的伤感忧愤。

全词十分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从而表现词人的宏大抱负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表现手法】:
作者在这首词中创造性地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突破了词分上下片的程式,创新了词体结构。

由“醉”入“梦”,再到酒醒后的“自叹”,将理想与现实融于一体,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全词起拍(首句)和歇拍(末句)两句写实,其余八句,一气贯通,描写幻觉,充分体现了辛弃疾在词体上的大胆创新精神。

【重点词句】:
1. 沙场秋点兵。

以凝练而形象的语言,既勾画出了阵营的壮威,又烘托了天地始肃、杀戮之气漫于四野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词人那种胸怀大义、势必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

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强手云集、展艺比武等场面。

2.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词人渴望报效祖国、建立千秋功业的雄心壮志。

【诗词风格】:
豪迈超绝,刚健有力,精深博大,“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

【中考链接】:
1.(2013山东淄博卷)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抒发了作者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2.(2013广东广州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了却:完成。

可怜:可叹。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

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3.(2016江苏苏州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比人心惊不已。

(2)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忐难酬的悲愤。

(3)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D )(2分)
A.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晏殊《玉楼春》)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C.五更归梦两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黄庭坚《思亲妆州作》)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