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一、判断题1、备货型生产企业的工人操作专业化程度高。
2、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要在“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3、一般仅对产品结构中最低层物料设置安全库存。
4、通过改变生产率来处理非均匀需求,不是准时生产(JIT)思想。
5、MRPⅡ与闭环MRP的主要区别是MRPⅡ增加了生产控制功能。
6、产品差异化是大量生产方式的特征之一。
7、大量生产方式下,生产线上使用的设备通用性很强。
8、闭环MRP主要应用于订购情况,涉及的是企业与市场的界面,没有深入到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
9、质量、成本、交货期这三个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的优先第位是随时间和企业的战略而变化的。
10、假设企业以低成本目标代替质量目标,则所作的工作将是截然不同的。
11、订货型生产企业的产品大都是标准产品。
12、节拍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有效工作时间。
13、工序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环节,产品质量是工序质量的综合反映。
14、准时生产方式兼备了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方式两者优点的同时,也保留了两者的缺点。
15、存货型运作管理的重点是确保交货期,按“期”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衔接平衡。
16、企业只有在成本、灵活性、质量、交货及服务五个方面都做到最优,才能真正具有竞争优势。
17、库存成本主要是指购入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
18、如何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顾客,既涉及到速度问题,也涉及到柔性问题。
19、对外部环境的分析通常能帮助识别企业目前生产运作的优劣势。
20、准时生产方式中的诸多具体手段都是围绕“以单一品种的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展开的。
21、为了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应经常保持其最大生产能力。
22、ABC分类法中的A类物资适合于定量库存控制模型。
23、工序能力指数大小能反映产品的合格率水平。
24、大量生产方式是一种“以质取胜”的生产方式。
25、备货型生产企业的产品大都是标准产品。
26、MRP属牵引式(pull)系统。
27、采用成组技术是实现精简化和柔性化双重目标的关键。
28、生产运作是使一定的原材料转化为一定的有形产品。
29、生产运作战略往往比公司战略低一个层次,故不需高级管理者来作出选择。
30、大量生产方式无法成功解决质量、成本、交货期三者之间的矛盾。
二、单项选择题1、外科手术宜采用()。
A、流水线布置B、固定位置布置C、工艺专业化布置D、混合布置2、在大多数的企业中存在的三个主要职能是:()。
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会计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3、关于物资ABC分类管理法,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物资ABC分类管理法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企业物资按重要程度、资金占用、消耗数量等进行分类排队,以分清重点和一般,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B、对A类物资一般应采用定期订购的库存控制方式。
C、A类物资应视为物资管理的重点对象。
D、B类物资可根据情况采用定期订购或定量订购的库存控制方式。
4、以下那个条件要求厂址应该接近消费市场( )。
A、原料易变质B、原料笨重C、产品运输不便D、原料运输不便5、下列属于相关需求的是( )A、客户订购的产品B、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C、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D、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需求6、生产计划体系中,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1年或更长)内产出量、人力规模、库存水平等问题作出决策、规划和初步安排的计划是()。
A、主生产计划B、生产能力计划C、综合生产计划D、物料需求计划7、不需要在闭环MRP的工艺路线中说明的( )。
A、加工作业的各项具体技术条件和操作要求B、实际加工和装配的工序顺序C、各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D、各项时间定额和外协工序的时间和费用8、根据大量生产方式的实质,当市场容量一定时,其必然结果是( )。
A、增加品种,增加产量B、增加品种,减少产量C、减少品种,增加产量D、减少品种,减少产量9、从生产战略的角度看,在市场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应该优先选择( )作为工作重点。
A、价格B、销售费用C、质量D、服务10、以不断追求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性为实质的战略是( )。
A、基于成本的战略B、基于时间的战略C、基于质量的战略D、以上都不是11、一般来说,汽油的生产过程属于()。
A、流程式生产B、装配式生产C、单件生产D、订货生产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艺专业化流程的生产设备可按加工对象的工艺过程布置。
B、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多是采用对象专业化流程。
C、订货型生产企业多是采用工艺专业化流程。
D、对象专业化流程对产品的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13、某零件年度产量为720台,每件年均库存费用为30元,每次设备调整费用为1200元,则经济订购批量为()。
A、7200B、3600C、240D、540014、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的计划是()。
A、主生产计划B、生产能力计划C、综合生产计划D、物料需求计划15、厂区设施布置的总目标是()。
A、最有效的面积利用B、企业能从中获得最大的效益C、最合理的发展余地D、最短的运输路线16、企业中短期扩大生产能力通常不会考虑的策略是()。
A、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B、利用外部资源方式C、增加固定资产数量D、利用库存调节方式17、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系统( )。
A、设置和运行的管理B、设置的管理C、运行的管理D、机制的管理18、波特的低成本制造、产品差异和市场集中属于( )。
A、公司级战略B、部门级战略C、生产运作战略D、职能级战略19、ISO9000的重新认证( )。
A、每一年进行一次B、每两年进行一次C、每三年进行一次D、每五年进行一次20、大量生产方式成功运作的条件约束不包括( )。
A、输入要稳定B、生产过程本身一定要稳定C、产品生命周期要短D、产量要稳定21、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适用于()。
A、单件生产B、小批生产C、大批生产D、工程项目22、以下度量生产能力的形式属于输入表达方式的是()。
A、可天治疗的病人数B、观众座位数量C、每天服务的顾客数量D、每工作班次生产的车辆数23、哪项是服务运作的特点?( )A、生产率可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能通过库存调节24、以下哪个企业的厂址应该接近消费市场()A、火力发电厂B、蔬菜罐头厂C、砖瓦厂D、预制板厂25、与加工装配生产相比,以下特点不属于流水式式生产的是()A、有较多标准产品B、能源消耗较低C、自动化程度较高D、对设备可靠性要求较高26、覆盖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从各个环节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思想是( )。
A、TQMB、QFDC、PDCA循环D、JIT27、准时生产方式起源于( )。
A、美国福特汽车公司B、日本索尼公司C、美国通用汽车公司D、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8、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
A、降低生产成本B、提高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效率和效果C、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D、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资源29、产品在生产中被发现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是( )。
A、外部损失成本B、内部损失成本C、鉴定成本D、预防成本三、多项选择题1、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市场中,应该比以前更注重的外部因素有( )。
A、资源条件B、内部效率C、技术D、客户需求2、准时生产产生的背景包括( )。
A、日本人与西方人不同的就业观念B、当时只要生产得出来就都可以销售出去C、日本国内市场小、需求复杂D、战争摧残后的日本无力大量购买西方新技术3、制造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的任务是( )。
A、按设计要求正确无误地生产出产品B、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C、促使第一次验交合格率接近100%D、提高工序能力4、按生产任务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可将制造性生产划分为( )。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少量生产D、单件生产5、MRP的发展经历了的阶段是( )。
A、基本MRPB、闭环MRPC、MRPIID、ERP6、厂区设施布置的目标有( )。
A、最短的运输路线B、最大的灵活性C、最有效的面积利用D、最良好的环境7、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
A、产品的设计质量B、产品的制造质量C、产品销售服务的质量D、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8、生产能力计划决策一般包括步骤( )。
A、估计生产设备需求B、识别现有生产能力与预计生产需求之间的差距C、制定扩展生产能力备选方案D、生产能力扩展备选方案评价9、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有( )。
A、理念要素B、质量分析方法C、质量控制方法D、人员素质10、服务业生产的特点有( )。
A、顾客与生产系统接触频繁B、产出不可储存C、响应顾客需求周期较长D、质量不易度量11、与质量有关的成本包括( )。
A、内部损失成本B、外部损失成本C、鉴定成本D、预防成本12、丰田公司的标准化作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A、标准作业顺序B、标准在制品存量C、标准周期时间D、标准的产成品13、下列关于并行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强调“一次性达到目的”B、参加人员以团队工作方式组成C、可能会提高产品设计成本D、强调“反复试制样机”14、按照顾客直接接触的程度,可将服务性运作划分为( )。
A、高接触性运作B、纯服务性运作C、混合型运作D、准制造型运作15、按照流水线上是不是固定生产一种产品,可将流水线分为( )。
A、固定流水线B、多对象流水线C、连续流水线D、单一对象流水线16、影响制造类生产设施选择具体位置(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A、扩展条件B、环境保护条件C、地质条件D、气候条件17、推动式生产作业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
A、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B、由最后一道工序拉动生产C、后一道工序决定前道工序应加工的数量、品种D、前道工序决定后道工序应加工的数量、品种18、重复批量生产型具有生产特征( )。
A、产品标准化,品种有限B、各工序之间在制品库存积累较大C、多功能用途与专业化设备混合使用D、作业计划编制难易程度取决于产品加工转换19、生产运作战略是由( )组成。
A、竞争力排序B、质量C、竞争绩效指标D、行动方案20、按企业接受订货的方式和顾客要求定制的程度,可将制造性生产划分为()。
A、流程性生产B、存货性生产C、加工装配性生产D、订货性生产21、对于大量生产方式,( )是非常必要的。
A、后项一体化B、零部件的充足供应C、稳定的产品销售市场D、原材料的充足供应22、流水线上工作地排列要符合的要求为( )。
A、符合工艺专业化B、符合产品总流向C、尽可能缩短运输路线D、尽可能减少运输工作量23、全面质量管理(TQM)是指( )。
A、从用户需要出发, 全员参与B、实行从调研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管理C、强调高层管理的投入和承诺D、满足用户的质量需求24、生产系统的类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