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查房教学查房
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查房教学查房
4.耐心细致的讲解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情发展治疗过程。使病人正确对待病情 和其他问题。
5.做好解释工作,減轻病人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知识缺乏:与患者凉,避免食用芥菜、萝卜、绿豆、海带、紫菜、西洋菜、黄花菜、剑 花、西瓜、苦瓜等寒凉品。不吃冷饮,苦味的食品尽量不吃。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意识障碍:与缺氧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鼻腔分泌物,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 吸。 2.严密观察病人神志、瞳孔、呼吸、血氧、皮肤和甲床的色泽,肌力水平,发生变 化及时通知医生。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活动无耐力:与肌无力相关
1.补充病人所需的液体和电解质。t
2.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保暖。
3.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呕吐后及时漱口,做好口腔护理,注意肛周皮肤 清洁与保护。
4.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并定时更 换体位,加强巡视,床栏保护。
7.20,经抢救约1小时后,患者意识好转,逐渐转清醒。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8g/L,给予 输血治疗。 7.21,患者神志清楚,四肢肌力V-,肌肉稍萎缩,经过评估后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 间断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继续锻炼呼吸机功能。密切监测 神志、呼吸及血氧变化。患者解褐色稀便,给予对症处理。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78g/L。 7.22,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6g/tL。 7.23,患者神志清楚,呼吸衰竭纠正,停用无创呼吸机, 四肢肌张力基本正常。每天大 便次数仍为3-4次,为褐色稀便。 7.24,患者病情稳定,转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t
(2)免疫抑制剂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甲基强 的松龙等;②硫唑嘌呤;③环抱素A;④环磷酸胺;⑤他克莫司。 (3)血浆置换 通过将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式,暂时缓解重症肌无 力患者的症状,如不辅助其他治疗方式,疗效不超过2个月。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人类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中和自身抗体、调 节免疫功能。其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致饮食习惯改变有关 1.遵医嘱静脉补充高热量及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白蛋白等 2.鼻饲流质,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t 食。 3.胃管进食前做好位置评估,喂食后及时冲管,保持管道在位清洁。 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临床分型
(1)改良的Osseman分型法 ①I型眼肌型; ②IIA型轻度全身型,四肢肌群常伴眼肌受累,无假性球麻痹的表现,即无咀嚼和吞咽困难构音不清。 ③IIB型四肢肌群常伴眼肌受累,有假性球麻痹的表现,多在半年内出现呼吸困难。 ④⑤IIIVI型型((重迟度发激重进症型型))发多病在迅2年速左,右多由由I型数、周I或IA型数、月t I发IB型展演到变呼。吸困难。 ⑥V型肌萎缩型,少见。
潜在并发症一有感染的危险
1.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t 现体温升高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予 以对症治疗。
2.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置管时、更换引流袋时、输液时 等。
3.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置尿管期间加强会阴部护理。鼓励患者 咳嗽、咳痰。
4.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仔细询问患者用药过敏史。
(5)中医药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痿症”范
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
2、手术治疗 胸腺切除手术:患者90%以上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 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在16~60岁之间发病的全身型、无手术 禁忌症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后可获得显著 改善。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占10%~15%,是胸腺切除术的绝对适应 症。
②胆碱能危象见于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溴吡斯的明”的患者,或一时服用过多,发生危象之前常先表现出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泪、皮肤湿冷、口腔分泌物增多、肌束震颤以及情绪激动、焦虑等精神症状。
③反拗危象“溴吡斯的明”的剂量未变,但突然对该药失效而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也可因感染、电解质紊乱或 其他不明原因所致。
(2)降脂药慎用。 (3)非那根、安定、安热静、吗啡、乙醚、麻醉肌松剂、普鲁卡因、氨 基甙类药物。
(4)奎宁、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冬眠宁、奋乃静。 (5)箭毒、琥珀胆碱。 (6)胸腺素、卡增舒、秉宁克通、免疫增强剂。 (7)蟾酥及中成药,如:六神丸、喉疾灵等、珍珠层粉。 (8)不要随便给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服用市面出售的各种自称含有增强 免疫作用的口服液。
5.鼻饲和静脉补充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恐惧,焦虑一与患者担心疾病愈后等因素有关
1.注意安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与患者的交流、沟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
t
2.尽量主动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求,让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3.针对病人的顾虑确认、解释或指导。关心,体贴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2.多食温补:肉类:牛肉、猪肉、狗肉、羊肉、兔肉、鸡肉可食医学教育网收集 整理。蔬菜:菜心、韭菜、生姜、番茄、栗子、核桃仁、花生等水果:苹果、 橙子、柚子、葡萄、石榴、桃子、枇杷、桂圆、杏。
3.鱼类、鸡蛋、牛奶是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重要食品。。
谢谢观看!
肌力测定标准 ⑴0级:肌肉无收缩 ⑵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⑶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 ⑷ Ⅲ级:能够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够对抗阻力(轻度瘫痪) ⑸ Ⅳ级:能对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对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⑹ Ⅴ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
5.予以被动活动,按摩四肢防止肌肉萎缩,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自理能力缺陷:与肌无力相关
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适当满足患者合理生活需求 t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勤翻身,避免骨隆突部位皮肤长期受压; 气垫床应用; 加强营养;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重症肌无力
—护理查房 2020.7.29
01
目录 02 03
CONTENTS
04
病情介绍 相关专业知识 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及措施
病情介绍
病情介绍
1.一般情况:15床,XX,女,40岁。 2.病史: 患者1年前于上海XX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2020-7-17因重症肌无力要求冲击治 疗入住神经内科,患者因“呼吸衰竭、意识不清”於7-20 9:20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 3.入科情况:患者深昏迷,呼吸浅慢,口唇紫绀,体温36.8℃,脉搏78次/分,呼吸 12次/分,血压128/71mmHg, SPO2 35%。消瘦,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 光反应灵敏,双肺可闻及湿罗音,肌力无法测定。带入尿管和胃管各一根。入科后 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人免疫 球蛋白冲击,营养支持等治疗,告知家属病情危重。 入科诊断:重症肌无力 肺部感染 Ⅱ型呼吸衰竭
传导的异常,在所有肌无力检查中,灵敏度最高。
5.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的检测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的检测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80%~90%
的全身型和60%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可以检测到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体滴
度的高低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治疗要点
1.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是对症治疗的药物,治标不治本,不能单药长期应用,用药方 法应从小剂量渐增。常用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
3.重复电刺激
重复神经电刺激为常用的具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方法。利用电极刺激运动神经,记
录肌肉的反映电位振幅,若患者肌肉电位逐渐衰退,提示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的
可能。
4.单纤维肌电图
单纤维肌电图是较重复神经电刺激更为敏感的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异常的检测手段。
可以在重复神经电刺激和临床症状均正常时根据“颤抖”的增加而发现神经肌肉
疼痛 与拔插气管插管疼痛有关
t
1.耐心听取病人主诉,解释疼痛原因有助于减轻病人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缓 解疼痛压力。 2.吸痰操作轻柔,保持气道湿化,
3.遵医嘱使用止痛剂,缓解疼痛。
4.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5.尽可能地满足病人对舒适的需要,协助病人变换舒服体位,如半卧位,使身体放松 做好各项清洁卫生护理;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等。
相关专业知识
病因: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t 大类 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 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 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 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临床表现:重症肌无力病人发病初期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
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
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 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 t
重症肌无力病人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症状
(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 (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 (3)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4)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