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年级数学专题提高训练

7年级数学专题提高训练

专题一 探究规律【典型例题】1. 观察下面三行数,2, -4, 8, -16, 32, -64,… ① -2, -8, 4, -20, 28, -68,… ② -1, 2, -4, 8, -16, 32,… ③ (1) 第①行第10个数是多少?(2) 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 取每行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2. 阅读材料,大数学家高斯在上学读书时曾经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12310?++++=经过研究,这个问题的一般结论是,其中n 是正整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类似的问题:观察下面三个特殊的等式:将这三个等式的两边相加,可以得到 读完这段材料,请你计算: (1)1123(1)2n n n ++++=+?)1(3221=+++⨯+⨯n n ()2103213121⨯⨯-⨯⨯=⨯()3214323132⨯⨯-⨯⨯=⨯()4325433143⨯⨯-⨯⨯=⨯2054331433221=⨯⨯⨯=⨯+⨯+⨯1011003221⨯++⨯+⨯(2)(3)3. 对于正整数,我们规定:若为奇数,则;若为偶数,则.例如,.若,,,,…,依此规律进行下去,得到一列数,,,,…,,…(为正整数),则 ,1232020a a a a ++++= .4. “分块计数法”:对有规律的图形进行计数时,有些题可以采用“分块计数”的方法.例如:图1有6个点,图2有12个点,图3有18个点,……,按此规律,求图10、图n 有多少个点?我们将每个图形分成完全相同的6块,每块黑点的个数相同(如图),这样图1中黑点个数是6×1=6个;图2中黑点个数是6×2=12个:图3中黑点个数是6×3=18个;所以容易求出图10、图n 中黑点的个数分别是 个、个. 请你参考以上“分块计数法”,先将下面的点阵进行分块(画在答题卡上),再完成以下问题:(1)第5个点阵中有 个圆圈;第n 个点阵中有 个圆圈. (2)小圆圈的个数会等于271吗?如果会,请求出是第几个点阵.5.图1是由若干个小圆圈堆成的一个形如正三角形的图案,最上面一层有一个圆圈,以下()13221+++⨯+⨯n n ()()21432321++++⨯⨯+⨯⨯n n n a a ()31=+f a a a ()2=af a (15)315146=⨯+=f 10(10)52f ==18=a 21()=a f a 32()=a f a 43()=a f a 1a 2a 3a 4a n a n 3=a各层均比上一层多一个圆圈,一共堆了n 层,将图1倒置后与原图1拼成图2的形状,这样我们可以算出图1中所有圆圈的个数为(1)1232n n n +++++=.如果图1中的圆圈共有12层.(1)我们从上往下,在每个圆圈都按图3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正整数1,2,3,4,… ,则最底层最左边这个圆圈中的数是 ;(2)我们从上往下,在每个圆圈中都按图4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整数-23,-22,-21,… ,则图4中所有圆圈中各数的绝对值之和为 .【课后练习】1. 观察下列等式:0123431,33,39,327,381=====,根据其中规律可得01220203333++++的结果的个位数字是.2. 如图,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纸片,然后将其中一个小正方形再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纸片,如此分割下去.第6次分割后,共有正方形纸片_______个,第n 次分割后(n 为正整数),共有正方形纸片_______个.3. 观察下列图形:第1个图形 第2个图形 第3个图形 第4个图形第n 层第3层第2层第1层图4图3图2图1-18-20-19-21-225-2364321… … … ……… … … ……… … … …… … … … ………… … …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5个图形中的五角星的个数为__________,第n个图形中的五角星(n 为正整数)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4. 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 的“C 运算”:①当n 为奇数时,结果为3n +1;②当n 为偶数时,结 果为(其中k 是使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n =66时,其“C 运算”如下若n =26,则第2019次“C 运算”的结果是 .5.将一列有理数1-,2,3-,4,5-,6,……,如图所示有序排列.根据图中的排列规律可知,“峰1”中峰顶的位置(C 的位置)是有理数4. 那么,“峰4”中C 的位置是有理数__________,有理数2018应排在A ,B ,C ,D ,E 中_________的位置.6. 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2,0,4,0,6,0,…,第n 个数是 (n 为正整数).7. 将从 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如图规律排列:规定位于第 m 行, 第 n 列的自然数 10 记为(3,2)自然数 15 记为(4,2)...... 按此规律,自然数 2020记为8. 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将此正方形按照下面的方法k n 2kn2-11-12A……………峰n峰2峰1进行剪拼:第一次,先沿正方形的对边中点连线剪开,然后对接为一个长方形,则此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第二次,再沿长方形的对边(长方形的宽)中点连线剪开,对接为新的长方形,如此继续下去,第n次得到的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专题二新定义【典型例题】1. 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数轴上给定不重合两点A,B,若数轴上存在一点M,使得点M 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M到点B的距离,则称点M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解答下列问题:(1)若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点M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则点M 表示的数为;(2)若点A表示的数为−3,点A与点B的“平衡点M”表示的数为1,则点B表示的数为;(3)点A表示的数为−5,点C,D表示的数分别是−3,−1,点O为数轴原点,点B为线段CD上一点.①设点M表示的数为m.若点M可以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②当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时,点C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t t>秒,求t的取值范围,使得点O可以为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0点A与点B的“平衡点”.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绝对值的定义,||x 表示数轴上表示数x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那么,如果数轴上两点P 、Q 表示的数为1x ,2x 时,点P 与点Q之间的距离为PQ =12||x x -. 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4,8(A 、B 两点的距离用AB 表示),点M 、N 是数轴上两个动点,分别表示数m 、n .(1)AB = 个单位长度;若点M 在A 、B 之间,则|4||8|m m ++-= ; (2)若|4||8|m m ++-= 20,求m 的值;(3)若点M 、点N 既满足|4|6m n ++=,也满足|8|28n m -+=,则m = ; n = .3. 对于数轴上的A ,B ,C 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它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例如数轴上点A ,B ,C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4,此时点B 是点A , C 的“联盟点”.(1)若点A 表示数-2, 点B 表示的数2,下列各数32-,0,4,6所对应的点分别C 1,C 2 , C 3 ,C 4,其中是点A ,B 的“联盟点”的是 ;(2)点A 表示数-10, 点B 表示的数30,P 在为数轴上一个动点:①若点P 在点B 的左侧,且点P 是点A , B 的“联盟点”,求此时点P 表示的数;②若点P 在点B 的右侧,点P ,A , B 中,有一个点恰好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写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 .4. 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 ,B ,C ,若满足点C 到另两个点,A B 的距离之比是2,则称点C 是其余两点的亮点(或暗点).具体地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若2CACB=,则称点C 是[],A B 的亮点;若2CBCA=,则称点C 是[],B A 的亮点;当点C 不在线段AB 上时,若2CA CB =,称点C 是[],A B 的暗点.例如,如图1,数轴上点A,B,C,D 分别表示数1-,2,1,0,则点C 是A OB图1[],A B 的亮点,又是[],A D 的暗点;点D 是[],B A 的亮点,又是[],B C 的暗点.(1)如图2, M, N 为数轴上的两点,点M 表示的数为2-,点N 表示的数为4,则[],M N 的亮点表示的数是 , [],N M 的亮点表示的数是 ;[],M N 的暗点表示的数是 , [],N M 的暗点表示的数是 ;(2)如图3,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20-,点B 所表示的数为40,一只电子蚂蚁P 从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① 求当t 为何值时,P 是[],B A 的暗点;② 求当t 为何值时,【课后练习】1. 对于数轴上的两点P ,Q 给出如下定义: P ,Q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称为P ,Q 两点的绝对距离,记为POQ .例如:P ,Q 两点表示的数如图1所示,则312POQ PO QO =-=-=.(1)A ,B 两点表示的数如图2所示.①求A ,B 两点的绝对距离;②若C 为数轴上一点(不与点O 重合),且2AOB AOC =,求点C 表示的数;(2)M ,N 为数轴上的两点(点M 在点N 左边),且MN =2,若1MON =,直接写出点M 表示的数.图2图1B P备用图3 图22. 点A 、B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且满足,多项式是五次四项式.(1)的值为 ,的值为 ,的值为 .(2)已知点P 、Q 是数轴上的两个动点,点P 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7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①若点P 从点A 出发,点P 和点Q 经过t 秒后,在数轴上的点D 处相遇,求t 的值和点D 所表示的数;②若点P 先从点C 出发,运动到点A 处,点Q 再出发,则点P 运动几秒后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3. 小迪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表示这两点数的差”来表示,探索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线段AB ,BC ,CD 的长度可表示为: AB = 3 = 4-1 ,BC = 5 = 4-(-1),CD = 3 = (-1) - (-4),于是他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点A 表示的数为a ,点B 表示的数为b ,当b >a 时,AB = b -a (较大数-较小数).(1)尝试应用:① 如图2所示,计算:OE =__________,EF =__________;② 把一条数轴在数m 处对折,使表示-19和2019两数的点恰好互相重合,则m =______;(2)问题解决:a b c ,,2(3)270a b ++-=32321c xy cx xy +-+-a b c 图1DCBO1图2①如图3所示,点P表示数x,点M表示数-2,点N表示数2x+8,且MN=4PM,求出点P和点N分别表示的数;②在上述①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Q,使PQ+QN=3QM?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P O NM图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