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课程编号:12600023Z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总学时数:64总学分:4大纲主撰人:马永方内容简介《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调查方法等多学科),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给同学们一种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方法。

本课程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内容主要有: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社会、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学研究方法等。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是:掌握社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社会并认识自我,进而改造社会并完善自我。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学时)一、什么是社会学二、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三、社会学与社会第二章社会学的物质基础(4学时)一、人口二、环境三、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6学时)一、什么是社会和社会系统二、社会运行三、对社会研究的几个社会学基本视角第四章社会文化(6学时)一、文化的含义与特性二、文化的类型三、文化的构成和功能第五章社会学研究方法(6学时)一、方法论二、研究过程三、主要方法四、社会指标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6学时)一、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二、人的社会化三、人的个体化第七章社会互动(4学时)一、含义二、互动过程三、主要理论视角四、社会角色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6学时)一、社会网络二、社会群体三、初级社会群体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4学时)一、研究概述二、婚姻家庭社会学三、性社会学四、性别角色与社会控制第十章社会组织(2学时)一、概述二、目标三、结构四、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第十一章社区(4学时)一、社区概述二、农村社区"三、城市社区四、虚拟社区第十二章社会制度(4学时)一、概念二、社会制度的类型和功能三、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2学时)一、社会分层概述二、理论传统三、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4学时)一、社会变迁二、社会现代化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第十五章城市化(2学时)一、城市的起源二、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三、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四、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第十六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一、集体行为二、集体行为理论三、社会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十七章社会问题一、什么是社会问题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三、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四、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第十八章社会控制一、社会控制概述二、社会控制体系三、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第十九章社会政策一、社会政策的含义和类型二、社会政策理论的发展三、社会政策的一般过程四、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现状第二十章社会建设一、社会建设的概念二、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社会学概论》,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42、主要参考书:【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卷/北京/三联书店/1992。

【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李强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美】E·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美】B·瑞文·J·儒本/社群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美】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王政,杜方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于显洋/组织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英】A·肯顿/行为互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美】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美】E·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美】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参考教材宋镇照/社会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吴增基、吴鹏森/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吴铎/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美】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奚从清、沈赓方/社会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教学大纲说明一、教学目的与课程任务性质,与其他课程关系,所须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课是社会学各专业必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是:掌握社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社会并认识自我,进而改造社会并完善自我。

作为社会学各专业学科必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最先修的课程。

二、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本门课程以讲授为主,在课堂上力求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使学生不仅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社会学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的实际,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社会学各专业必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体系和基本观点应既反映社会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更要反映社会学研究的普遍公认的基本体系和基本观点,根据这一要求,通过多种版本教材的比较,最终选择了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李芹主编的《社会学概论》。

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包括: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社会、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学研究方法等。

本门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课堂上力求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重点掌握社会学研究社会领域各个方面的独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社会学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概念和范畴。

四、教学改革思路及说明社会学概论课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新建立的专业,教学改革是任课教师需要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特点和实践经验积累循序渐进地开展。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是将教学思路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今后的思路主要是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突出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重视理论的实际运用。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上的深入改革,达到其真正的教学目的,我们进一步探寻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改革的前提是一定要改变过去“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滔滔不绝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讨论、社会调查、热点分析、原著选读等,实现听、读、写、说等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听的基础上达到理解、运用理论去分析现实问题的目的,并能够在未来实际的工作实务中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