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汇总(doc 12页)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汇总(doc 12页)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重点章节第二章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分为哲学方法论、逻辑学方法论和社会学方法论。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包括选题和提出假设、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处理和分析资料、阐述结果及检验假设。

体育社会学研究在形成解释时,可区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社会测量的方法有定量和定性。

测量的效度指调查结果说明所要说明的问题的正确程度测量的信度指测量结果反映调查对象情况的可靠程度。

体育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问卷法。

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指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与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体育社会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

研究体育社会现象应该坚持的原则有:1 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注重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从体育及中国的实际出发。

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2 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即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3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大系统,体育只是一个组成部分。

在体育这个子系统里存在各种构成要素和内在结构。

要通过对体育这个子系统的总体联系,总体协调,总体控制的探索来研究它的整体特征和功能。

同时要研究该系统的外部环境。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

)4 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充分认识体育是一种上层建筑,要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

体育对改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起作用。

)5 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是基本观点和宗旨,研究结论要符合人民的利益。

坚持真理,有错必纠的治学态度。

)逻辑学方法论1 理论应用过程的研究:指应用体育社会学的某一理论,对某一体育现象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

2 理论构成过程的研究:指应用多种社会调查或实验结果,形成某一概念的过程。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意义1 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体育繁荣2 为政府的体育决策提供依据3 为体育事业管理提供依据4 引导家庭与个人实现体育参与进行体育社会学研究时,要遵循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减少主观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观点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2 全面性原则(因体育社会系统复杂,个别性的例证多。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步骤(5步骤)①选题和提出假设②研究设计③收集资料④处理和分析资料⑤阐述结果及检验假设。

社会学研究在形成解释时,可区分为两类:①描述性研究②解释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指为弄清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探明和详细描述社会已经发生的现象,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事前可以没有假设)解释性研究:是对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做出解释和说明,它要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

用测量的方法进行的描述可分为定量和定性。

定量:可以用数字表示并进行运算的标识方法定性:多用文字或名称标识,只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男、女)测量的效度:指调查结果所要说明的问题的正确程度。

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测量手段在实际中测量的概念正是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而不是另外的概念;其二是这些概念被精确地进行了测量。

【自己补充】评估效度的方法有:1)表面效度,即由评估人直接判断估价2)准则效度,即运用一个已有的对概念的测量尺度作为检验新的测量尺度是否有效度的方法3)结构效度,由两个可以相互取代的测量尺度,对一定理论命题交互测量可取得同样的测量结果,一种尺度可以证明另一种尺度的有效性。

测量的信度:指测量结果反映调查对象情况的可靠程度,即一致性,无矛盾性。

【自己补充】评估信度的方法有:1)交替或平行法2)对信度的反复检验法【自己补充】提高信度和效度的方法有:1)对假设的每一个概念的内涵,都做科学明确的说明。

2)对反映每个概念的调查指标,都设计出对称的操作概念。

3)要形成一个能正确说明调查主题的完整的指标体系。

问卷调查法社会调查问卷分为两种:1)自填问卷(可分为邮寄问卷和发送问卷) 2)访问问卷社会调查问卷的结构包括:1)封面信(一般不超过300字) 2)指导语 3)问题 4)答案 5)编码【自己补充】调查问卷的问题与答案问题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

封闭式问题的形式有:1)二择一式2)李凯尔特量表,即把某判断分为5个或7个数量级3)多项选择4)清单式,即把所给出的答案排顺序5)矩阵式,即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方式。

6)填空题问卷的问题不要过多,以不超过30个问题,在半小时内可以回答完为宜。

【自己补充】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1)感性认识阶段2)设计问卷初稿阶段3)试用和修改阶段(小样本预调查或请专家指点)回收率:问卷回收数与发放数的比例,它是影响社会调查效果的重要指标。

一般要达到60%以上才有效。

如有错答,漏答的问卷,则问卷的有效率等于有效问卷数与回收问卷数的比例。

第六章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竞技体育:是一种位于游戏到工作这一连续演变过程中间的一种制度体系化的竞争性身体活动。

(它有正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它以打败对手来获取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利益为目标;它是在正式组织起来的体育群体的成员或代表之间进行的;它强调通过竞赛来显示体力和智力;是在正式的规则所设立的限度之间进行的,规则要对参加者的职责和位置作出明确界定)竞技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玩耍———游戏———竞技体育【自己补充】该过程呈现如下规律:1)自发性、休息性、娱乐性逐渐减少2)对体力的要求逐步提高,且要求有事前准备的技术、战术训练,更加依赖于有组织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

3)规则性、组织性、职责分工性加强,管理趋于严格。

4)活动的目的性逐渐复杂化,附有越来越多的利益价值观(除参加者外,还含周围的人、群体甚至国家)。

5)从方法手段来说,竞技体育是各种游戏的典型化发展。

更具有高级文化的性质。

竞技体育的特点:(注:此处与《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中的说法不同)1)公平竞争是它的灵魂(以合作为前提,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提倡Fair play)2)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可确定性 3)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4)追求既定的功力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5)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自己补充】竞技体育的功利具有的特征:1)产生和确立于对抗之中,经过一定形式的社会承认,因此结论不容置辩。

2)它的确定过程直接而迅速,立见分晓,可激发强烈的竞争愿望。

竞技体育的分类:1)非正规竞技体育 2)组织化的竞技体育 3)商业化竞技体育(职业体育)非正规竞技体育:指参加者为了娱乐健身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

组织化的竞技体育与非正规竞技体育的区别:前者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组织存在。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教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价值:1)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的一种重要手段。

2)促进人的社会化。

政治价值:1)作为政治手段的价值 2)作为外交手段的价值 3)作为社会稳定手段的价值经济价值: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要坚决反对体育赌博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1)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 2)是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 3)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 4)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第七章体育群体与体育社团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注:是小群体,不是有社会组织性质的大型群体,但它具有一定结构,不是随意凑合或临时组成的)体育群体可分为体育学习群体、竞技体育群体、健身娱乐群体等。

体育群体的特征:1)以体育为共同目标 2)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3)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 4)开展对外竞赛活动5)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体育群体的类别:按构成体育群体的原则和方式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按体育群体的形成和社会关系分为:基础群体和功能群体按群体从事的体育活动的性质分:1)体育学习群体 2)竞技体育群体 3)健身娱乐群体体育社团:是以体育为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易组织,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

体育社团的性质:1)民间性 2)非盈利性 3)互益性 4)同类相聚性。

【自己补充】构成体育社团所需的条件:1)一定数量较为固定的成员2)特定的体育目标3)明确的行为规范4)权利结构5)一定的物质设备6)适宜的外部环境7)一定的社会承认体育社团的功能:1)代表群体参与政治活动 2)协助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3)成员发展 4)维护成员的个别权益和群体权益。

体育社团的种类:1)竞技体育类社团 2)社会体育类社团 3)体育科学学术社团4)体育观众社团 5)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 6)体育经济型社团我国体育社团的基本特征:1)整体基础薄弱 2)官民二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民间与政府对社团的双向推动;第二,民间与政府的组织交叉;第三,服务与管理功能的错位)第九章体育与教育社会化: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它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

社会化的内容:1)传授基本知识技能 2)教导社会行为规范 3)指点生活进取目标 4)培养适当社会角色体育社会化的功能具体表现在:1)身体教育、运动教育可传授生活技术和技能 2)体育运动可培养社会规范 3)体育运动有利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 4)体育运动有助于社会角色的习得 5)体育运动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体育如何促进了人的社会化)【简单浏览】体育运动与现代人的关系:1)体育运动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2)体育运动扩展了现代人的“开放”视野3)体育运动丰富充实着现代人的情感生活4)现代体育培养现代人的主体意识5)现代体育有利于建立积极而完整的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问题出现的必然性:1)体育基本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失调造成了体育社会问题。

2)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失调及参与体育运动的各利益群体都会因利益的追逐和分配产生矛盾,可能采取不合法不合理方式谋利,产生社会问题。

3)由于制度与体制的失调带来的社会问题。

4)我国当前处在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不健康的东西在法律道德体系不完整的情况下滋长出来。

对待体育社会问题的态度应该是:实事求是,既不要缩小掩盖,也不要夸张扩大。

必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体育社会问题发展的现状、成因和解决办法及改革措施。

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1)是多层面的,大多发生在伦理层面和管理层面,但有时可能上升为法律问题,如球场暴力和兴奋剂问题。

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的基本方式是教育和管理,也要辅之以行政和法律手段。

2)体育社会问题比一般社会问题有较大局限性,危害较小些。

3)体育社会问题寄生于体育文化现象,它的产生与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管理水平关系较大。

4)体育社会问题具有很高的公开性。

它的解决必须是正确的、果断的、透明度较高的。

体育社会问题的种类1)具有世界性的体育社会问题 2)国外的其他体育社会问题 3)我国的体育社会问题世界性的体育社会问题包括:1)球迷骚乱(即球场暴力) 2)滥用违禁药物(服用兴奋剂)3)运动员资格作弊球迷骚乱定义:球迷骚乱的特点:1)无预谋过程 2)发生时具有爆发性在我国,引起球迷骚乱的原因:1)不良社会经济环境影响 2)社会价值观混乱的影响3)不健康文化的影响 4)社会教育管理体系的缺陷 5)体育政治化的过分渲染引起骚乱的球迷主观因素:寻求刺激和自身侵犯性的发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