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③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 中重视其外延和内涵。需要以理论研究 为基础,深度挖掘其本质内容,深刻领会 其实际意义,并且注重整合外延资料,真 实的还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马克思 主义做整体的、全面地研究,引导人们正 确的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吸收他人的研 究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提供 启示。
四、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
义的影响
1.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作
用
(1)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有重要 的启示。基于以上的探究和思考,我们在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时应注意三个重要 的方面: ①应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紧密联 系起来。我们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时, 应该始终围绕着我国实现中国梦这一伟 大目标的要求而进行,不应脱离实践,不 做纯理论性的研究和探讨。 ②应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问题 的追寻和解决紧密联系起来。在西方马 克思主义的探讨过程中,有三方面的问题 最值得我们思考:一是真正社会主义的定 义、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二是真正资本主 义的定义、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三是真正 的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内涵和外延是什
进步,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 和进步,但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感觉到的却 不是幸福而是灾患。 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 发展、生产的社会化,使得人民完全听命 于技术和工具的奴役。”②人们的痛苦不是 来自于贫穷,而是因为完全沦为了以单纯 实现经济追求为目的的某种工具,完全失 去了人之为人的意义。这是人的异化。 机械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越发展,给人带 来的灾难越深重,人们的异化程度就越 高,异化已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另一方面,“国家用非人性的势力支 配着全部社会生活并把这种势力巩固和 确定下来。”④当社会的人二重化为个人的 方面和社会的方面,二重化为个人和“公 民”或“私人”和“公民”④,一旦当代资产阶 级国家出现危机就转变成为公民和国家 关系上的危机,而不是国家的危机,这种 危机的实质在于“公民不再把自己和国家 分开”,“在自己的思想仪式上不再区分私 人的东西和社会的东西。”⑤最终,民主走
一露零3鼍稚I—_ I— —_ -— ・_—_ ◇思政探讨
残改存在主义的马克恿主义
刘思敏
义”观是以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意识性 的为基础的历史变革理论。试图将黑格 理论相融合,来展现他的马克思主义观, 并在此基础上拒绝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 历史决定论,重新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人 道主义属性。 3.列斐伏尔的马克主义的人本化 列斐伏尔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新”解 释,试图以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人们对马 克思主义的理解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客 观现实的改变而发生变化。20世纪早期 开始产生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性 的文化思潮。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 为基础,发展出一种适应于发达资本主义 社会条件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一整套关于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一日常生活批判 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去说明发达资本主 义社会中的经济增长、阶级、国家、革命和 意识形态等问题;他也提出了“自治社会 主义”的理论。 尔、韦伯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早期的某些 向灭亡。 摘 要: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上个世纪
其中重要的代表流派,其中和资本主义息
息相关的一些问题,放到当今社会中也具 有深刻的意义。
洛一庞蒂等为主要代表的存在主义的理
论研究者奠定了基础。 3.存在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40年代,在存在主义发展的 历程中,开始出现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一、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 义的主要内容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 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流派。主要是以萨特、 梅洛一庞蒂和列斐伏尔为典型代表,他们 试图在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综合的基 础上,按照存在主义的精神去解释和重建 马克思主义,每个代表人物都对存在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和 侧重。 1.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 论 “萨特一方面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可 超越的哲学,另一方面又认为马克思主义 已经停滞了,因此需要存在主义来补充马 克思主义。”①他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僵 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对个体存在价值的忽 视而导致的,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存在 的缺陷即存在“人学空场”。因此,萨特试 图利用存在主义中个体自由和价值的理 论来填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其核 心是要恢复人的地位,强调人的重要性, 从而建立起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 的历史人学。 2.梅洛一庞蒂的马克思主义观 梅洛一庞蒂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 义产生的理论依据
1.从存在主义方面来说 存在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是
一45—
万方数据
恩政探讨◇IIII
一种独特的哲学反思,主要是针对现代两
次世界大战导致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
以及西方社会的异化现状。作为现代的
一种人本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有存在本体 和行动历史观等重要内容。具体说来有 存在先于本质、人学历史观、存在主义自 比较重要的观点。 由观、存在主义异化理论、自由伦理学等 2.从马克思主义方面来说
么?
①陈欣欣.浅析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J】.
②李百玲,韩秋纽.断裂还是传承[M】.北京:中央
③李百玲,韩秋红.断裂还是传承【M].北京:中央
④列斐伏尔.论国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⑤列斐伏尔.论国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⑥让一保罗・萨特.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 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机,存在主义哲学试图寻求新的发展道
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并对 其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原
因;理论依据;影响
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1918至1923 年期间,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地发生了起 义,掀起了一股革命的浪潮。但是,这些 国家的无产阶级起义和革命并没有成功 的拯救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葛兰西、柯 尔施和卢卡奇等知识分子开始进行反思。 从各个方面探索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 因。他们的探索为以后产生了以萨特、梅
内蒙古大学学报,201l,17(1):54. 编译出版,2004:162. 编译出版,2004:163.
187. 191. 1988:21.
这最后也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了印证。 (2)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 思主义类同化。以萨特为典型代表的存 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在他们的学术生涯 中,大量的“引用”马克思主义中部分的、 片面的思想,从而混淆了视听,使许多人 “新”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和发展。但是,从其实际内容上来说,这 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在存在主义中,人的 存在被强调,而在马克思主义中,被强调 的是物质的存在;在存在主义中,人是抽 象的,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是现实的;存在 主义中,实践是精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 中的实践是物质的实践;存在主义中,异 化的根源在于人的存在与类本质的分离, 马克思主义中的异化根源于分工与私有 制之间;存在主义是唯心的,马克思主义 式唯物的。存在主义虽然一定程度上揭 露、剖析和抨击了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罪恶。但是,存在主 义错误的定义了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 源,将之归咎于人的内心世界;没有通过 剖析资本主义制度寻求出路,而是将悲观 主义带人了人们的世界,这与马克思主义 有本质性的不同。因此,存在主义不仅不 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还与马克思主义大 相径庭,是一种企图替代马克思主义的思
论、情感认知论、人学辩证法、个体伦理学
IIIII一露葶3哥藤一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和繁荣。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资本主 义社会改革道路的一次探索,这种探索不 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对加深资本主义出 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必将误入歧途, 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认识有极大的帮 助,并且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 主义理论创新条件,让马克思理论研究者 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们,都曾经宣称自 在理论T作中不忘进行历史性的考量,进 行全方位的对照,进行实际性的比较,这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有利于对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新思想的吸收,有利 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有助于发现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主张历史反省和自我批判,他们通过反思 和批判不断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对反 对僵化教条式理解马克思主义起到了的 积极作用,对于发展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 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解读,对苏联 发展模式的批评,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展 望,都使得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能够更好的 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并且正视其在理解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极大有益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 义精神宗旨,更好的寻找社会主义发展的 合理模式。这不仅增强了民众对马克思 主义的情感归属和理性认同,同时也促使 民众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 2.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消极影 响 (1)将“人”过度放大。存在主义的马 克思主义把人的问题当作自己的哲学核 心,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从而 无法解释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 方面出现的矛盾和悖论。并且,存在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主体性”和“政治 介入”的过度执着,无疑使得其浪漫主义 和唯意志论的气息过于浓厚,使得效果和 动机分裂严重,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最 后也使得民众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失去了兴趣。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还对个人自 由的过分提升和夸大,对人与人之间社会 关系的错误处理,对“把人视为抽象的自 然体系”进行抨击。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 义者错误的认为马克思主义会束缚羁绊 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对人的主观能动性 的发挥起到了必然阻碍的作用。这种理 解其本质是错误的将个人的存在和社会 关系绝对化、抽象化、简单化,背离了人的 实践活动和现实世界。因此,遵循存在主 引文注释 潮。
—-46-—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院)
万方数据
浅谈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刘思敏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改革与开放 Reform & Opening 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