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练习题一、不定向选择(15⨯2=30分。
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前标出 。
选错者不得分。
) 1、“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其中的“人民”是: A :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 :正概念;E :负概念。
2、下列各题中属于划分的是:A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B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C :树可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D :交通工具可分为空中的、陆上的、水上的;E :定义可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3、下列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中,具有反对称性质的是:A :同一关系;B :真包含关系;C :真包含于关系;D :交叉关系;E :全异关系。
4、下列各组判断可以同假的是:A :SAP 与SEP ;B :SAP 与SOP ;C :SOP 与SEP ;D :SIP 与SOP ;E :SIP 与SAP 。
5、若S 真包含P ,则以S 和P 为主项和谓项构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情况是: A :I 真,O 真;B :I 真,A 假;C :O 真,E 假;D :A 假,E 假;E :A 真,I 假。
6、下列三段论的各个式中,属于第一格的有效式是: A :EAE ;B :AAA ;C :AEE ;D :EIO ;E :AAO 。
7、如果“r q p ∧∧”真,那么其中的p 、q 和r :A :真;B :假;C :真假不确定;D :可真可假;E :不可真不可假。
8、“文盲”这个概念属于:A :单独概念;B :普遍概念;C :集合概念;D :正概念;E :负概念。
9、若q p ∨为假,则下列各式中取值为真的是:A :q p →;B :q p →;C :q p →;D :q p ∨;E :q p ∨。
1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商学院”三概念之间是:A :交叉关系;B :属种关系;C :全同关系;D :全异关系;E :反对关系。
11、“毛泽东是湖南人”这一判断是:A :全称判断;B :特称判断;C :单称判断;D :肯定判断;E :否定判断。
12、“所有的S 都是P”与“有的S 不是P”:A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B :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C :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D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E :两个判断的素材相同。
13、“控告”这种关系是:A :对称关系;B :反对称关系;C :非对称关系;D :非传递关系;E :传递关系。
14、下列各组判断中违反矛盾律要求的是:A :SAP 且SIP ;B :SAP 且SEP ;C :SEP 且SIP ;D :SAP 且SOP ;E :SAP 且“并非某个S 不是P” 15、运用判断变形推理,从P SA 得出错误的结论是: A :PES ;B :OP S ; C :P SI ;D :P O S ;E :SEP 。
二、综合题(8⨯7=56分) 16、已知:①A 、B 二人不都是作案人;②如果C 是作案人,那么B 是作案人; ③如果D 是作案人,那么A 是作案人;④只有E 、F 二人都是作案人,C 才不是作案人; ⑤并非如果D 是作案人,那么F 不是作案人。
问:E 是否是作案人?写出推导过程。
解答:已知前提格式化为: ①B A ∀; ②B C →; ③A D →; ④C F E ←∧)(; ⑤F D →。
⑥据⑤得:F D ∧(F D ∧)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⑦据⑥得:D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⑧据⑥得:F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⑨据③⑦得:A ][A DA D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⑩据①⑨得:B ][B A B A →∧∀)(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11据②○10得:C []C B B C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12据④○11得:[])()(F E CF E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13据○12得:E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所以,E 是作案人。
17、某案件有四名嫌疑人。
检察机关调查后确认: ①A 是嫌疑人或B 不是嫌疑人;②如果B 不是嫌疑人,那么C 也不是嫌疑人; ③只有C 是嫌疑人,D 才不是嫌疑人; ④A 不是嫌疑人。
问:根据检察机关以上确认,可推知谁是嫌疑人?写出推导过程。
已知前提格式化为: ①B A ∨; ②C B →;③D C ←; ④A 。
⑤据①④得:B[]B A B A →∧∨)( 相容宣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⑥由②⑤得:C []C B C B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⑦由③⑥得:D[]D C D C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据以上可知,D 是嫌疑人。
18、“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请分析以上诗句的逻辑结构。
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妾难不寄衣)(寄衣妾难)(不寄衣)妾难(寄衣→∨∧→∧→ (注:不应该被理解为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因为结论语言是“难”。
) 19、“共产党人是讲究奉献的,个人主义者不讲究奉献,所以,个人主义者是非共产党人。
”写出以上推理的逻辑结构,并说明其是否有效。
三段论推理的第二格,AEE 式,有效,大前提为全称判断,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
(PAM ∧SEM →SEP )20、写出下述推理的具体过程,并判定其是否成立:从“汪精卫是叛国者”和“汪精卫是中国人”到“并非叛国者都不是中国人”。
从两个前提中可得出“有的中国人是叛国者”;结论“并非叛国者都不是中国人”是E 判断的负判断,它等值于“有的中国人是叛国者”。
21、2008年,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
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写出推导过程。
乙和丁的说法为矛盾关系,不可能同假或同真;据此可推出甲和乙的话为矛盾关系。
故捐款者为甲。
22、运用换质位法推理和换位质法推理,说明能否从前提“金子是闪光的物体”推出结论“不闪光的物体不是金子”。
写出推导过程。
有效。
ES P P SE SAP →→。
23、“由于森喜朗的多次‘讲话不慎’和前内阁官房长官中川秀直与右翼团体来往等丑闻,森内阁的支持率已降至15%,而不支持率却上升到75%。
”试分析文中“支持”与“不支持”外延间的关系。
文中“支持”与“不支持”为反对关系,二者之和小于文中的属概念“100%”的态度。
三、图表题(2⨯7=14分。
)24、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形式:M O P(M )(A)(S )(S)(0)P(注:以上格式只能为第三格;其他格式不存在。
)25、用真值表方法判定qp∀与)()(qpqp∨∧∨是否为矛盾关系。
从以上真值表可看出,qp∀与)()(qpqp∨∧∨为矛盾关系。
答案一、不定向选择(15⨯2=30分。
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前标出 。
选错者不得分。
)1、AD2、BD3、BC4、ACE5、ABCD6、ABD7、A8、BD9、ABCDE10、D11、CD12、C或CE13、CD14、E15、B二、综合题(8⨯7=56分)16、已知:①A、B二人不都是作案人;②如果C是作案人,那么B是作案人;③如果D是作案人,那么A是作案人;④只有E、F二人都是作案人,C才不是作案人;⑤并非如果D是作案人,那么F不是作案人。
问:E是否是作案人?写出推导过程。
解答:已知前提格式化为: ①B A ∀; ②B C →; ③A D →; ④C F E ←∧)(; ⑤F D →。
⑥据⑤得:F D ∧(F D ∧)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⑦据⑥得:D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⑧据⑥得:F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⑨据③⑦得:A ][A D A D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⑩据①⑨得:B ][B AB A →∧∀)(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11据②○10得:C []C B B C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12据④○11得:[])()(F E CF E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13据○12得:E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所以,E 是作案人。
17、①A 是嫌疑人或B 不是嫌疑人;②如果B 不是嫌疑人,那么C 也不是嫌疑人; ③只有C 是嫌疑人,D 才不是嫌疑人; ④A 不是嫌疑人。
问:根据检察机关以上确认,可推知谁是嫌疑人?写出推导过程。
已知前提格式化为: ①B A ∨; ②C B →; ③D C ←; ④A 。
⑤据①④得:B []B A B A →∧∨)( 相容宣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⑥由②⑤得:C[]C B C B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⑦由③⑥得:D[]D C D C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据以上可知,D 是嫌疑人。
18、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妾难不寄衣)(寄衣妾难)(不寄衣)妾难(寄衣→∨∧→∧→ (注:不应该被理解为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因为结论语言是“难”。
王海传于2010年7月3日标注。
)19、三段论推理的第二格,AEE 式,有效,大前提为全称判断,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
20、从两个前提中可得出“有的中国人是叛国者”;结论“并非叛国者都不是中国人”是E 判断的负判断,它等值于“有的中国人是叛国者”。
21、乙和丁的说法为矛盾关系,不可能同假或同真;据此可推出甲和乙的话为矛盾关系。
故捐款者为甲。
22、有效。
ES P P SE SAP →→。
23、文中“支持”与“不支持”为反对关系,二者之和小于文中的属概念“100%”的态度。
三、图表题(2⨯7=14分。
)24、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形式: M O P ( M )( A )( S ) ( S )( 0 )( P )(注:以上格式只能为第三格;其他格式不存在。
)从以上真值表可看出,q p ∀与)()(q p q p ∨∧∨为矛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