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课课件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

说课课件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


教法具体实施手段
本节课主要三个知识点 需要掌握那么是否所有知 识点的讲解,教学手段都 是一样的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每个问题的讲解都 尽量是多变,采取 不同的教学手段。
案例、警句 漫画、视频 讨论、辩论、合作
说学法
1.仔细看
2.认真想
3.主动做
做中学
学得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看案例、漫画、视频
等,然后认真思考,从思考中学习,最后主动参与 到各种讨论和辩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主观见解。 围绕“自主、合作、探究”这六字。
1.利己与利他 是统一的。
重 难
2.正确处理利 己和利他的关系。
2.在服务社会、 关爱他人中实现 人生的发展。

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2.案例教学法 3.讨论探究法
做中教
所有的教法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 用为根本”;教师创设情景或引用案例来导入课程 或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组织学生讨论,让学 生和老师都充分参与在做中教。
《哲学与人生》说课课件
课题: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主讲人:卢春兰说课内容来自1说教材2
说教法
3
说学法
4
说教学过程
5
说教学反思
说教材
教材背景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1 教材分析
我们所选用的德育教材是《哲学与人 生》,该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 规划新教材,对于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师当小李,让学生 先准备几分钟扮演面 试官起来和老师对话。
大量损人利己的图片,形成认知
设计思路:通过图片、漫话以及一些生活中 损人利己的事例,让学生产生共鸣;并逐步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并反省自己生活中的行 为,从心灵让学生接受损人利己是不正确的。 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衣、食、住、行 等方面的基本生活资料,不能没有自己的利 益追求,但是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
案例分析、讨论探究
首先让学生
仔细阅读案 例
分组讨论探 究问题
2020/7/15
老师引导学生 总结并展示出
结论
18
案例分析、讨论探究
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 人更是社会的存在物,具有社会属 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 类特有的属性,它揭示了人区别于 动物的特殊本质。(哲理)
人不能脱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孤立地存在。
说教学过程
课前回顾
回顾前面,组织教学
新课导入
用视频的方式,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不断深入,步步推进课程内容的教 学
吩咐任务,课堂讨论,最终自主去实 践中体会本节课的理论知识
课前回顾
理想
信念
提问“理想、信念、意志的关系是什么?”
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是不是可以不惜一切代 价呢?是不是可以损害别人的利益呢?离开了 社会我们自身的理想还能实现吗?
新课讲授
图片
步骤二:
“两个人的世界 有多好”的故事
层层深入,不断强化认知
根据前面的总结 步步深入探究: 为什么不能损人 利己?
人的本质是 社会的人
案例、警 句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帮助别人, 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 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
2020/7/15
16
新课讲授
步骤二:
2020/7/15
层层深入,不断强化认知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 类得以生存和延续 的前提条件,是人与 其他动物的相似或 相通之处。人是自 然的一部分,人的 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与其他生命一样,人 类也有生老病死, 人总要受自然规律 的制约。
设计思路:视觉上 冲击,让学生掌握
人的自然属性
17
步骤三:
不断深入,突破知识点
关注自我、思考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进入到第五单元教学内容的 学习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导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思路:通过视频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 集中注意力,并抛出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勾起学生 对答案的好奇心。。。
新课讲授
步骤一:
小李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刚从一家软件 公司离职,来到另一家公司面试。他非 常想得到这份工作,做了非常充分的准 备,对面试官的提问对答如流。他看出 面试官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但他知道 这个职位有很多人在争取。为了坚定面 试官对自己的意向,他提出可以拿出自 己在原公司时开发的应用程序,相信对 新的公司会有价值。
(2)利己和利他 的关系,个人与 社会的关系。
(1)把握人的本质, 积极融入社会。
(2)正确处理利己 与利他的关系,形 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运用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 识在生活中正确处 理好利己与利他的 关系。 (2)在服务社会、 关爱他人中实现人 生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1.人的本质是 社会的人。
假如你是面试官你会录用小李吗?为什 么?
案例分析,引出知识点
引导学生讨论,人生发展始 终伴随着利益关系,人不能 不利己。但是,自己利益的 实现不能脱离社会,脱离他 人,更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 为前提。 引出本节课所要回答的问题: “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 怎么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的 关系呢?”
此处添加 学生讨论 的照片
教材背景
学生情况分析2:三年制的中职学生二年级的学 生面临着实习就业,心态容易浮躁迷茫。社会各种不 良现象对学生身心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课教学对 于修正学生的认识,为学生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 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此处插入一张护理 专业学生照片
教材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知目标
(1)自然属性是 人存在的基础, 社会属性是人的 本质属性。
人一旦离开社会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 义上的人。人只能在社会中证明自己的 存在。
本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案例选取上进一步 实现了哲学与人生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 了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特点。
本次说课内容是该教材第五单元,第十 三课的的内容。课程内容将引导学生正确处 理“利己利他”的困难抉择,对于学生正面 人生态度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背景
2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1:《哲学与人生》所讲授 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 业生,并且女生居多,正处在人生观、价值 观、世界观比较混沌的状态,各方面可塑性 都极强,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来引导。并且她 们的这个年纪思维虽活跃,但太枯燥、深奥 的理论对其没有吸引力,针对这一特性我在 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调节气氛的教学手 段,有效的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内容中,并让 通过讨论、情景设置等让学生主动加入到课 堂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