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希腊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观(1)社会特征: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科学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以思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的,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没有区分开来。

(2)人类对自然的看法泰利斯(约前624—前547)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

古希腊七贤之一、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

生于希腊繁荣的港口城市米利都城,他的家庭属于奴隶主贵族阶级,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早年是商人,曾赴巴比伦、埃及经商,并学习数学与天文知识。

泰勒斯是古希腊的“智者”,因他是知识活动的化身而成为希腊哲学家感兴趣的人物,他的生平事迹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1.泰勒斯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商旅生活使他了解到各地的人情风俗,开阔了眼界。

他用骡子运过盐,某次,一头骡子滑到在溪中,盐被溶解掉了一部分,负担减轻了不少,于是这头骡子每过溪水就打一个滚。

泰勒斯为了改变这头牲畜的恶习,让它改驮海绵,吸水之后,重量倍增,这头骡子再也不敢偷懒了。

关于经商还有另一则故事,泰勒斯利用各方面的知识,预见橄榄必然获得大丰收,于是就垄断了这一地区的榨油机,事情果然按照他预料的方向发展,他按自定的价格出租榨油机,获得巨额财富。

不过他这样做并不是想成为富翁,而是想回答有些人对他的讥讽: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为什么不去发财呢?他用事实证明,研究天文学比发财致富更困难。

后来亚里士多德评价说:“泰勒斯向世界证明了只要哲学家们愿意,就很容易发财致富,但是他们的雄心却是属于另外的一种。

”这也正如冯友兰老先生所说的哲学是“大用无用”吧。

2.据记载,有一次,泰勒斯仰观天象一不小心跌进井里,他的女仆把他拉出来后说:“您只顾仰望天空,怎么能看到脚下的土地?”泰勒斯听到了这样富有哲理的话,大为惊叹。

3.泰勒斯言谈幽默并非常有哲理。

他对于“怎样才能过着有哲理和正直的生活?”的回答是:“不要做你讨厌别人做的事情。

”这和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问:“你见过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长寿的暴君。

”又一个问题:“你做出一项天文学的发现,想得到些什么?”回答是:“当你告诉别人时,不说它是你的发现,而说是我的发现,这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4是关于结婚一事。

哲学家赫拉克利德记述道,泰勒斯经常独自一个人生活在孤独中,而远离事务。

因此,他母亲曾几度试图逼迫他结婚,他却回答说太早了;而后来再次催促他时,他竟然又巧妙而无奈地告知母亲大人说太迟了。

5.梭伦曾到米利都去探望泰勒斯,问他为什么一直不结婚?泰勒斯当时没有回答。

几天之后,一个陌生人来到梭伦面前,说他前一天去过雅典,梭伦向他打听那里的新闻。

那人说:有一个青年的葬礼轰动了全城,他的父亲是一个显贵的人物,儿子死的时候不在家,因为他很早就出外游历去了。

梭伦听了大惊失色,连忙打听这个青年的姓名,那人说他记不清了,不过他好象很聪明,很正直。

当惊慌失色的梭伦就要猜出是他的儿子出了事时,泰勒斯笑着劝他说,这就是我不肯娶妻生子的原因啊!这种事,连你这么坚强的人都受不了。

真正为泰勒斯赢得西方第一个哲学家美誉的是他的“水是万物之源”的命题。

在他看来,水是万物统一的基础和原因,万物由水产生又还原于水,世界万物形色多变,唯有水是不生不灭的。

这个论断为人类思考人类所存在的自然界立下了法则,他排除了人们用想象幻想的方式去说明自然现象,打破了用神话方式去理解人类自身的传统,而是理性的思维对宇宙万物的根源作出回答.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构成,水是万物之源。

这一命题有三层意思。

1)物质性的水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元素;(2)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他们统一于水;(3)万物来源于水最终又复归于水,万物只是水的变化形态,水自身才是永恒长存的本体。

泰勒斯指出,水是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水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于水。

泰勒斯有一句格言是:“水是最好的。

”至于他提出这一断言的理由是什么,人们的解释不一。

有的说,可能他生活在海洋边,看到了水的巨大威力;有的说,也许他看到了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也有的说,可能他受古代神话的影响,因为有神话认为海神夫妇是创世的父母。

年老体迈的泰勒斯在观看一场体育比赛时死于酷暑和焦渴。

他坟墓上的碑铭是:“伟大的泰勒斯躺在这座狭窄的坟墓里;然而他的智慧之名高与天齐。

”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

毕达哥拉斯的父亲是一个富商,九岁时被父亲送到叙利亚学者那里学习,在这里他接触了东方的宗教和文化。

以后他又多次随父亲作商务旅行到小亚细亚。

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著称于世。

这定理早已为巴比伦人所知(在中国古代大约是公元前2到1世纪成书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假托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

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

”商高那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短边)和4(长边)时,径隅(就是弦)则为5。

以后人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

这就是中国著名的勾股定理.),最早的证明可归功于毕达哥拉斯。

他是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即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毕达哥拉斯的小故事毕达哥拉斯有次应邀参加一位富有政要的餐会,这位主人豪华宫殿般的餐厅铺着是正方形美丽的大理石地砖,由于大餐迟迟不上桌,这些饥肠辘辘的贵宾颇有怨言;这位善于观察和理解的数学家却凝视脚下这些排列规则、美丽的方形瓷砖,但毕达哥拉斯不只是欣赏磁砖的美丽,而是想到它们和[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拿了画笔并且蹲在地板上,选了一块瓷砖以它的对角线 AB为边画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两块瓷砖的面积和。

他很好奇,于是再以两块瓷砖拼成的矩形之对角线作另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之面积等于5块瓷砖的面积,也就是以两股为边作正方形面积之和。

至此毕达哥拉斯作了大胆的假设: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另两边平方之和。

那一顿饭,这位古希腊数学大师,视线都一直没有离开地面。

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

数是现实的基础,是决定一切事物的形式和实质的根据,是世界的法则和关系。

宣称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

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数量和形状决定一切自然物体的形式,数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几何形状。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

因为有了数,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

他还有一套这样的理论:地球沿着一个球面围绕着空间一个固定点处的“中央火”转动,另一侧有一个“对地星”与之平衡。

这个“中央火”是宇宙的祭坛,是人永远也看不见的。

这十个天体到中央火之间的距离,同音节之间的音程具有同样的比例关系,以保证星球的和谐,从而奏出天体的音乐。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

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

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

据说,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

赫拉克利特傲慢地拒绝了。

他说:“因为我有一种对显赫的恐惧,我不能到波斯去“满足于我的心灵既有的渺小的东西。

”还有一则轶事说,他整天和小孩玩骰子。

他对围观的人说:“你们这般无赖,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难道这不比你们参加的政治活动更好吗?”有人问他为什么保持沉默,他回答说:“为什么?好让你们去唠叨!”这些事表明希腊哲学家已经开始脱离公共事务据说,他在隐居时,以草根和植物度日,得了水肿病。

他到城里找医生,用哑谜的方式询问医生能否使阴雨天变得干燥起来。

医生不懂他的意思。

他跑到牛圈里,想用牛粪的热力把身体里的水吸出,结果无济于事,去世时大约60岁。

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为基础。

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

他认为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

他的主要的思想有:1.永恒的活火“这个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说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

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逻各斯所规定的。

2.万物皆流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来的是新水。

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

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样一个真理。

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

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

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

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3.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

这就是他的逻各斯学说,万物的运动,无论是火的燃烧和熄灭以及万物的生成和互相转化都是按照一定的逻各斯进行的;这种逻各斯主要就是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

这种尺度当然也是一种规律,但它和通常说的一般规律还有点不同,即尺度还只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一定的比例和关系,而一般规律却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其他方面。

从抽象的程度说,一般规律高于尺度。

人的认识发展是从具体到一般的,先从具体的事物中发现比较一般的东西,然后再深入到更为一般的东西。

所以,发现尺度是发现一般规律的前一步,从认识尺度再前进一步就可以认识一般规律。

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逻各斯正是处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这个阶段——认识尺度、比例上。

4.对立统一原始的统一是不断地活动和变化的,永不停止。

它的创造是毁灭,毁灭是创造。

一种东西变成另外一种东西,比如火变成水,火就消失在新的存在形式中。

每一种东西都这样变成它的对立面,因此每一种东西都是对立性质的统一。

没有什么东西的性质不变,没有什么东西具有永恒的性质。

从这一意义来看,每一种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

有这种对立,才能有世界。

比如,音乐中的和谐就产生于高低音调的结合。

世界为斗争所支配。

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

如果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

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