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导入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导入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导入论文摘要:新学年开始,有一些同学升入了高中。

为了使他们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初中阶段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顺利地学好高中化学。

在讲授高中新知识之前,我们安排9课时复习初中内容,这实质上是初步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过渡复习(以下简称过渡复习),扎实迈好从初中到高中的第一步。

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

过渡复习的必要性有以下三点:(1)教材内容的需要。

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

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2)学生学习的行为特点的需要。

初中阶段很大程度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

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

(3)新生适应教师、环境的需要。

步入新的学习环境,遇到新的教师,新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经问卷调查,新生一般都需要二三周时间来适应。

新生不仅要适应教师的教法、特点、要求、课外活动等,还要熟悉学校的情况和身边新的同学,当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

师生间尽快消除“陌生”而带来的障碍。

认识到过渡复习的必要性后,就要扎实抓好过渡复习,消除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和“障碍”。

要保证顺利过渡,可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这是做好顺利过渡的准备阶段。

“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

由于中学一般“高中循环制”,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

初三新教材(九年义务教本)从1995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有些教师不研究教材的变化,仍然使用初三旧教材来进行复习,甚至用被删去的知识点来考查学生,用旧书上的习题来测验学生,人为给学生增加“不适应感”。

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高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

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

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

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

经过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二、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

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

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

还要使学生认清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石,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如在化学分册中初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计算要求中就有15个知识点,《高考考试说明》也有多处明确要求,近几年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关于溶液溶解度和溶液的深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考题。

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启发式为中心培养能力的需要。

在复习中既可以采用列表、知识结构图、归纳对比等复习总结方式,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层层诱导、实验启发等先进教改手段。

不要一味满堂灌,要留一定空白,讲练结合,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适应高中教学。

三、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针对初中知识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有以下三个方面急需弥补:①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

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

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

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②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

在初中关于溶剂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解度的计算不做要求,以后学生却要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③有些选学内容。

设立初中选学内容的主要目的就是既要提高整体素质,还要兼顾少数优秀学生的升学。

有些初中教师认为不是“双基”,既不讲解也不指导阅读。

有些初中教师很好处理了素质教育和高中升学的关系,采用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讲授深浅不同的内容。

还要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

如讲解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范围将在高中进一步扩大,原概念就显得片面和狭隘,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学好高中化学[摘要]我们知道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研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化学成绩高中学生都想学习好每门学科成为优秀学生。

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就有可能感到功课太多而学不过来,以致你不大喜欢的那一科就成了差科。

其实,不是化学太难,而是你的学习方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只要方法得当,你完全可以很快使你的化学成绩发生快速提高。

一、课前要预习和请教老师的方法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

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

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

(2)扫清障碍。

(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

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有不懂的地方尽快去找化学老师,让他告诉你以前学过的关键知识点,在短期内掌握,目的是能够大致跟上现在的教学进度,以听懂老师讲授的新知识。

要想进步,必须弄清楚导致化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以前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

象摩尔、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差量法、守恒法、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相关计算等,是高中阶段出题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可能听不懂化学课。

找准之后,赶紧把关键的知识补上。

同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看书与做题的关系。

看书与做题的精力分配可以是4比6甚至3比7。

所谓"看书"是指一字一句地阅读课本内容,画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

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要马上去问老师,认真听老师的分析,纠正自己理解上的偏差。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

你没有必要做对每一道题!能做对60%~70%就达到目的了。

在从"差"到"优"的转化过程中,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

实际上,看完书后,会做50%的题就不错了,有30%的题感到似是而非,有20%的题根本就不会,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看完书不马上去做题,过一段时间后再做,你不会的题目就会上升到60%。

因此,看完书"马上做题"是关键。

通过做题,你就会体会到:学好化学原来如此简单。

在此基础上,你还会逐步体会到:只要方法得当,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每一个学科都能学好的。

二、上课坚决不能"走神"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

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抢答,没法知道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

杜绝上课走神,你才能进步,才能提高化学成绩,做一个快乐而轻松的学生。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时间,这是你提高成绩的第一步,即:保持旺盛的精力,杜绝"打瞌睡"。

其次,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与"三闲"做坚持不懈的斗争。

所谓"三闲"是指:闲话、闲事、闲思。

这是做学生的最大敌人。

三、争取在课堂上多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说给老师听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

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这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

那么,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该怎么听课呢?策略是:"抢答。

"不要怕回答错误,不要怕出丑,不要计较别人的善意笑声。

你一定要积极的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出来,让老师听到,尽可能使老师下一步的讲解是针对你的理解而进行的。

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四、记住化学方程式,你会马上感到化学容易多了化学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试的重中之重。

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经历的所有考试,你会发现,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有60%以上是五、经常去找老师,把你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讲给老师听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已经会了,但是再做类似的题目的时候,还是不很顺手。

这说明你对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

这时,你可以不去找老师,因为经过努力你完全可以做出答案,有时只是差那么一点点;但是,我建议你去找老师,把你的理解详细的说出来,老师一听,就会发现你知识上的缺陷或解题方法上的不当之处。

老师的三言两语,就会使你的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事实上,这才是教师职业价值的最大体现。

六、马上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问到的知识记下来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好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差生"。

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好学生之所以能在各种考试中保持较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真正"两个字呢?因为我们的"差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有时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有那么一点还没有理解,重蹈了"一错再错"的覆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