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综述王方路(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7)摘 要:本文通过考察国内译界学者对实用文体翻译的研究,提出,我们实施实用文体翻译时,应当特别注意该类文体的特点——实用性,而其文学性及审美性则比较弱。
据此,我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应当围绕“实用”这个突出的特点,传达原文的基本信息,而不必过多地考虑文学审美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实用文体;实用性;翻译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03(2006)01-0027-05Abstract:The pr esent paper,based on a surv ey o f the research o n t ranslation co nducted by scholars in the field o f tra nslatio n in China,pro po ses that it is necessa ry to emphasize the cha racteristic of pr actical sty le tex t,`pra cticality', when we ca rr y out the tra nsla tio n practice of such kind of tex ts,fo r the lite rariness and eleg ance could be seldo m found in the tex t.T herefo re,th e t ranslation stra teg y w e ado pt should also highligh t the featur e o f`pra cticality', which intends to co nv ey the basic info rmation of th e o rigina l tex t a nd no t to ca re to o much a bo ut the litera riness a nd eleg ance.Key words:pr actical style;practica lity;tra nslatio n research;summa ry引言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会得到不同类型的文体。
狭义的文体与翻译的关系多涉及文学文体以及作家的风格,而广义的文体则正如王宏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以交际方式划分,文体大体可分为两类:口语体和书面体;如果以交际目的划分,文体又可分为文艺文体和实用文体(如新闻文体、广告文体、科技文体、法律文体等);如果以时代划分,文体又可分为古代文体和现代文体”(王宏,2003)。
本文将要涉及的实用文体包括财经(经贸、外贸),法律,医学,广告,合同,以及旅游、传媒(新闻)等实用文体。
笔者重点考察了1998年以来《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登载的研究实用文体翻译的重要论文,按照上述实用文体类别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引起业内人士对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的重视。
笔者同时提出,我们实施实用文体翻译时,应当特别注意该类文体的特点——实用性,而其文学性及审美性则比较弱。
据此,我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应当围绕“实用”这个突出的特点,传达原文的基本信息,而不必过多地考虑文学审美方面的因素。
境,提高译文的可信度和可接受性,译者需要的不是拘泥于原文的小句和篇章结构来生搬硬套,而是依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行文规范来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英汉翻译中,究竟是要保持原文的“主语+谓语”结构,还是将其转换为“话题+评述”的模式,要根据语句在具体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侧重点以及对上下文的作用而定。
同时,由于汉语中对小句主位在语篇结构中的衔接作用要求不如英语严格,这也给译者灵活转换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间。
译者只要在确定好英语原文中的字、词和词组等的对应关系后,再根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句法结构进行句章组合,就基本能在文字表达层面上和最普遍的思维模式上成功地实现转换,为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Baker.M.In Other Word 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1992.[2]Hall iday,M.A.K.&Ruqaiya Has n guage,Context,andTex t:Aspects of Lang uage in a Social-s em iotic Perspectiv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 s,1989.[3]M unday,J 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 dies-Theories andApplicati ons[M].London:Routledge Pres s,2001.[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5]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6]韩礼德(Halliday,M.A.K.).功能语法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7]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8]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9]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10]乔 萍,崔淑蓉等.散文佳作108篇[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1]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2]汤普森(Thom ps on,G.).功能语法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3]张美芳.翻译学——关系繁多的综合性学科[A].黄国文.语文研究群言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308-318.作者简介:王俊华,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外语教学。
收稿日期 2005-01-17责任编校 薛旭辉1.财经(经贸、外贸)类外贸活动是一个国家的主要活动之一。
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经贸活动更加频繁,牵涉很多的外贸文件,因此需要开展有关的翻译活动。
为了使此项翻译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很有必要对经贸文体及其翻译规律、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技巧进行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做出了这样的努力。
杨全红(1998)从五个方面指出公司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偏概全、轻信习惯、似是而非、省译以及主观臆断。
文章以较多的实例阐述论点,真可谓以“例”服人。
余林富(2000)分析了外贸英语缩略语的构成及语法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
肖君曼(2000)从修辞、专业及语境等三个方面,通过一些实际体例的运用,探讨了正确理解和选择词义是保证商务英语翻译质量的首要条件。
商品在外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项产品能否占领外国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就看有没有一个响亮的商标名称。
胡开宝、陈在权(2000)根据美学原理阐述了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并结合实例详细分析了翻译英语商品名称时,如何使汉语译名具有通俗美、简朴美、奇特美、音韵美和意境美等美学特征。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同他人的商品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具有显著性的标记,这种标记通常用文字或图形单独构成,或是文字、图形共同构成。
因此,商标的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许金杞(2002)从功能对等的理论出发,将“意美、音美、形美”作为衡量英文商标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探寻了英文商标翻译遵循的技巧。
蒋磊(2002)从商标的语言文化特征,商标的语用意义与语用翻译失误,商标翻译的语用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商标翻译的社会语用问题。
刘法公(2003)提出了商标汉英翻译的几个关键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对外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的经济生活开始呈现丰富多彩的景象。
许多前所未闻的做法以及相关词汇和名称纷至沓来,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陈小慰(2001)从就业、证券、商贸活动、产品宣传与促销、生产与消费、经营、房地产业等几个方面,探讨回译与借用在此类词汇翻译中的应用。
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需要向外商宣传我方企业形象、投资环境等,傅以逸(2001)阐述了在对外宣传材料翻译过程中,应该以语篇为中心,根据译文的语篇规范和译文读者的需要,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处理,使译文达意得体。
徐勤、吴颖(2003)提出经贸外宣材料翻译应遵循“译前编辑、信息等值、译文通畅”的原则。
在世界经济阔步迈向21世纪的时代,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刘法公(2002)通过对商贸汉英翻译事例的分析,率先提出商贸翻译应遵循“忠实、准确、统一”的原则,并阐述了这一原则的实质,强调商贸英语的语言特点决定了翻译原则的变异。
蔡先凤(2002)通过例句分析国际航运文书提单和租船合同的句法特点及若干翻译原则。
中国加入W T O后,经贸英语的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掌握经贸英语在格式、用词及其翻译方面的一些特点。
张向京(2002)在英汉语言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经贸英语的特点和翻译的省译问题。
我国入世后,信用证也开始更多地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用证从形式到语言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翟步习(2003)分析了外贸信用证的语言特点并提出了翻译原则。
财经翻译近年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作用十分重要。
周兆祥、范志伟(2003)介绍了这种翻译的实况并对提升水平做出建议,即使用“近文言体”进行此类翻译。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产品进出口日趋旺盛,产品说明书翻译量大面广。
朱植德(2003)指出,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文体特征——广泛使用名词及名词化结构、技术词和庄重语、省略结构和缩略词、简单句和祈使句,同时指出,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提供地道的英语译文。
王方路(2005)提出,用近文言体翻译外贸函电。
通过以上的考察,综合各家意见,笔者认为经贸类的译文应当达到原文能够达到的目的,亦即使贸易双方能够清楚对方意图,或者使受众清楚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
在涉及外贸活动的寻盘、报盘、定单、议价、装运、保险及合同等各个环节的文件(函电)和谈判中的常用套语,都应合乎规范,以使翻译任务圆满完成。
判断成败的标准就是看贸易双方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就是看译文受众能否清楚地获得信息。
请看下例:(1)原文:1987年国务院批准唐山市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译文1:In1987,the State Depar tment approv ed T ang-shan city to be a coastal,eco no mic o pen zone.译文2:In1987,the Sta te Council appr ov ed T ang shanbeing an o pen city o f co astal eco nomy.(刘法公,2002)如果按照译文1,会让外国朋友心生疑窦,因为原文的`国务院’系指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务院,而此处的th e Sta teDepar tment则是美国的`国务院’,照此逻辑岂不荒唐?怎么美国国务院管着唐山了?因此,译文受众将无法获得清楚的信息,实用文体也将变得不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