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审计

环境审计

环境审计研究
组员:张磊,季晟杰,岳立ZHANGLEI3600
环境审计研究
一:定义
环境审计与最高审计机关执行的其他审计并无根本区别
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
在环境审计定义中,“可持续发展”不应处于独立地位,只有当“可持续发展“作为被审计事项目标的一个明显部分时,许多国家才愿意把他作为标准加以使用。

2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环境审计内容包括:1国家环境政策和项目的审计,2审计政府部门、国有公司、私营公司遵守国家环境法律和规章的情况3评估现有国家环境政策和项目的影响,4评估拟议的国家环境政策的项目的影响等
3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状况
我国对环境审计的研究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对生态平衡影响较大。

环境审计在广义环境范围内的涉足,普及,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总之,在我国环境审计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及审计专业人员来说哦,是一个新领域。

二我国换机审计的内容
1从宏观上看,首先应对国家各级政府的环境政策、法规加以监督,审查和评价。

即审查环境政策与现行法规的符合程度,以及环境政策的可行性。

环境的问题出现是由人们社会行为的失当造成的,而人们的行为是由
各国政府行为所决定的。

环境政策和法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质量,也体现着环境管理水平。

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

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实施起来收到限制。

因此,审计部门首先要审查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环保方面的政策和法规是否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审计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未来,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为确保投资项目的正确,可靠,收效大,必须对环保投资进行系统审计。

1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审计
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重点应放在资金上面,环保投资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必须加强审计监督,环境审计应通过事前审计督促环保建设资金的落实和到位,通过事中和事后审计确保环保资金使用节约和有效
2对国家在国际履约方面进行审计监督
3对企业进行审计
在现代化建设中,新建了不少企业,不论是新企还是旧企,在工业建设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现污染,对企业环境保护进行审计也迫在眉睫。

对旧企业应着重审查其治理三废、保护环境方面做得如何。

四、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
审计人员对环保投资项目、投资决策、计划、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后,必须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和评价。

评价其环保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

评价依据主要包括:
1国家和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先后颁布了六部环境保护法律和九部相关资源法律。

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

2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控制污染,保护人类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总称,环境标准应改成为环境审计评价的主要依据。

主要包括国家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等
三我国签署的国际环保公约,协议等,这是衡量和评价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履行国际公约和协议书情况的依据
四国家制定的环境经济政策及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等。

六、深入开展我国环境审计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为尽快搞好环境审计,促进环境保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广泛宣传环境保护和环境审计的重大意义,提高社会对环境审计的认识
环境审计不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一项新事物,包括审计人员在内的不少人尚未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环境审计的重大意义。

为在我国广泛开展环境审计,必须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提高大家的环境认识二对现有审计人员组织培训,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
现有审计人员一部分是在岗的会计师,一部分是从事经济管理的经济师,还有部分是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一般都未参加过环
境审计,而环境审计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要进行环境审计必须先熟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才能更好的进行环境审计三尽快制定环境审计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环境审计在西方开展很早,许多国家都颁布了相关法律。

例如:美国颁布的环保法。

我国虽从70年代开始,也陆续颁布了一些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但是这些法规均未规定各单位必须向社会披露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内容,《审计法》及审计署制定的《中国审计规范》,财政部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审计法规中,均没有提及环境审计的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等。

使环境审计难以进行。

环境审计是审计的一个分支,有其独立的特点,因此,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就必须对环境审计立法,以法的形式规定出环境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程序,使其有法可依。

从而使环境审计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