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理论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 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 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
福利国家的出现;
美国的“新经济”。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一、经济政策 二、社会政策 三、产业结构 四、增长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建立“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兴起 “新经济”出现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美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经 济”
四、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 现 1、含义 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特点: 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
本课小结:
生产力发展 资本主义新变化 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能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资本 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什么? 提示:不能。局部调整——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项目 期间(年) 年均生产 消费品价 率增长 格提高 美国 1963-1973 1.9 3.6 1974-1979 -0.1 8.6 探究:此图表说明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何种经济现象?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何种措施?产生了何种结果? 提示:现象:滞胀 措施:减少干预 结果:混合经济
50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6% 36% 58%
95年 2% 27% 71%
三大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
2、表现: 发展速度最快
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就业人数比重迅速上升
3、作用: ①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②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 ③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四、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 现 从1991年3月到2000年2月,美国经济出现 持续107月的良好运转态势,失业率和通货 膨胀率都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
战后发展 “黄金时期”:50—70年代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 原因是什么?
运用凯恩斯主义 经济理论,奉行国 家干预经济政策,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 宏观调控。
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理论:凯恩斯主义 特征:国家干预经济
结果:黄金时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
B
5、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消除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 们的工作积极性 B、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己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D、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A
6、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 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 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 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 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 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 的影响不包括 A、低收人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
实质: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 局部调整
及时训练:
1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 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 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2、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 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 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B
7、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 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 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 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 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 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 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B
8、下图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轨迹。对其理解不 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呈增长的总趋势 B、70年代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发展缓慢 C、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艰难曲折发展历程 D、国家干预经济是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产总值
C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年份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 “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 个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 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 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B
B
3、“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 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4、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 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将人的一生全包下来,新生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 上班,母亲可以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 瑞典没 有贫民区,外国移民与瑞典人享受同等社会福利待遇。 材料二: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 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 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 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 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 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
二、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直接: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1、目的: 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实质: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3、发展历程: 逐渐兴起: 日渐完备: 继续发展: 缩小规模:
二战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973年经济危机后 20世纪八十年代
材料一:瑞典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
探究: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的目 的 提示:直接: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 为什么要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 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返回
探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方福利制度的利与弊 利:①促进了社会平等;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 ③稳定了社会秩序。
弊: ①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②助长了惰性; ③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
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
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
1、兴起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