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角模型专题训练思路:大角含半角+有相等且共端点的边,通过旋转使相等边重合,拼出特殊角,证全等;1.如图,点P是以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的中点,AB=2,等腰直角三角板45°角的顶点与点P重合,当此三角板绕点P旋转时,它的斜边和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与直径AB分别相交于C. D两点。
设线段AD的长为x,线段BC的长为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DC边上的两点,且∠EAF=45°,AE、AF分别交BD于M、N.下列结论:①AB2=BN•DM;②AF平分∠DFE;③AM •AE=AN•AF;④BE+DF=2M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3.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且∠EAF= 45°,AH⊥EF,H为垂足.有下列结论:①EF= BE+ DF;②∠BAH= 45°;③CE= CF;④AH= AB;⑤△ADF≌△AHF.其中一定正确的是()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4.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上取两点M,N,使∠MCN=45°.记AM=m,MN=x,BN=n,则以x,m,n为边长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D.随x,m,n的变化而变化的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AD上各有一点P,Q,如果△APQ的周长为2,求∠PCQ的度数。
6.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将△DA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1)求证:EF=FM;(2)当AE=1时,求EF的长。
7.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边上的点,且∠EAF =45°.判断线段BE 、E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小明同学的想法是:已知条件比较分散,可以通过旋转变换将分散的已知条件集中在一起,于是他将△DA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BAH ,然后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可得出结论。
请你参考小明同学的思路,解决下列问题:(1)图(1)中线段BE 、E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5,E 、F 分别是BC 、CD 边上的点,且∠EAF =45°,AG ⊥EF 于点G ,则AG 的长为______,△EFC 的周长为______;(3)如图(3),已知△AEF 中,∠EAF =45°,AG ⊥EF 于点G ,且EG =2,GF =3,则△AEF 的面积为______.8.探究:(1)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45°,试判断BE 、DF 与EF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判断结果:___;(2)如图2,若把(1)问中的条件变为“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180°,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EAF =21∠BAD ”,则(1)问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2)问中,若将△AEF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当点分别E. F 运动到BC 、CD 延长线上时,如图3所示,其它条件不变,则(1)问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给出结论并予以证明。
9.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1),易证BM+DN=MN.(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2),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并加以证明;(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10.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BM,DN分别平分正方形的两个外角,且满足∠MAN=45°,连接MC,NC,MN.(1)填空:与△ABM相似的三角形是△___,BM⋅DN=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求∠MCN的度数;(3)猜想线段BM,DN和MN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的两个顶点A,C分别在y 轴、x轴的正半轴上,点0在原点.现将正方形OABC绕点0顺时针旋转,当A 点第一次落在直线y=x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边交直线y=x于点M,BC边交x轴于点N.(1)求最大的旋转角度数.(2)旋转过程中,当MN 和AC 平行时,求正方形OABC 旋转的度数.(3)设△MBN 的周长为p ,在正方形旋转过程中,p 值是否有变化?请说明.1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直线BC 于点E ,交直线DC 于点F .(1)在图1中证明CE=CF ;(2)若∠ABC=90°,G 是EF 的中点(如图2),直接写出∠BDG 的度数;(3)若∠ABC=120°,FG ∥CE ,FG=CE ,分别连接DB 、DG(如图3),求∠BDG 的度数.13.(2010重庆改编)等边△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 、N ,D 为△ABC 外一点,且∠MDN=60°,∠BDC=120°,BD=DC.探究:当M 、N 分别在直线AB 、AC 上移动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 的周长Q 与等边△ABC 的周长L 的关系.(I )如图1,当点M 、N 在边AB 、AC 上,且DM=DN 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此时LQ =___________;(II)如图2,点M、N在边AB、AC上,且当DM DN时,猜想(I)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III)如图3,当M、N分别在边AB、CA的延长线上时,若AN=,则Q=_________(用、L表示).14.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 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探索延伸:(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21∠BA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15.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BC >AD),∠D=90°,BC=CD=12,∠ABE=45°,若AE=10.求CE 的长度.16.1.如图25-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90°,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EAF=21∠BAD.求证:EF =BE +FD; 2.如图25-2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D =180°,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EAF=21∠BAD,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证明. 3.如图25-3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C =180°,E 、F 分别是边BC 、CD 延长线上的点,且∠EAF=21∠BAD,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7.请阅读下列材料:已知:如图(1)在Rt △ABC 中,∠BAC=90°,AB=AC ,点D 、E 分别为线段B C 上两动点,若∠DAE=45°.探究线段BD 、DE 、EC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的思路是:把△AE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连接E ′D ,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1)猜想BD 、DE 、EC 三条线段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式,直接写出你的猜想;(2)当动点E 在线段BC 上,动点D 运动在线段CB 延长线上时,如图,其它条件不变,(1)中探究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3)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E 在边AB 上,且∠DCE=30°,请你找出一个条件,使线段DE 、AD 、EB 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求出此时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18.已知在△ABC 中,∠ACB =90°,CA =CB =2,CD ⊥AB 于D ,点E 在直线CD上,DE =21CD ,点F 在线段AB 上,M 是DB 的中点,直线AE 与直线CF 交于N 点。
(1)如图1,若点E 在线段CD 上,请分别写出线段AE 和CM 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___,___;(2)在(1)的条件下,当点F 在线段AD 上,且AF =2FD 时,求证:∠CNE =45°;(3)当点E 在线段CD 的延长线上时,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CNE =45°?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F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如图1,点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EAF=45°,连接EF,则EF 、BE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EF=BE+FD.连结BD,交AE 、AF 于点M 、N,且MN 、BM 、DN 满足MN 2=BM 2+DN 2,请证明这个等量关系;(2)在△ABC 中,AB=AC,点D 、E 分别为BC 边上的两点.(1)如图2,当∠BAC=60°,∠EAD=30°时,BD 、DE 、EC 应满足的等量关系是(2)如图3,当∠BAC=α,(0°<α<90°),∠EAD=21α,时,BD 、DE 、EC 应满足的等量关系是19.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21x 2+b 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C 是AB 的中点,CD ⊥AB 且CD =AB .直线BE 与y 轴平行,点F 是射线BE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D 、AF 、DF .(1)若点F 的坐标为(29,1),AF =17 ①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②点P 是此抛物线上一个动点,点Q 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以点A. F. P 、Q 为顶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2)若2b +c =−2,b =−2−t ,且AB 的长为kt ,其中t >0.如图2,当∠DAF =45°时,求k 的值和∠DFA 的正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