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器官发育概述教学案例
主讲人:XBB
花的发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成花诱导 形成花原基 花器官的形成及其发育
花诱导过程
✓一般指植物在一定诱发条件下从营养生长开始进入生 殖生长的关键时期,该过程受阻则不能产生花。
✓花的诱导过程实际上包括两方面:内外环境诱导因素 的诱发过程和自发发育特定基因启动表达的决定过程。
✓目前研究花诱导关键基因的方法也即是从这两方面分 别进行的 。
后 来 发现 拟 南芥的AP1,AP3,CAL,PI和金鱼草的 SQUA,PLENA,GLO及矮牵牛的GP基 因 等产物蛋 白 均含 “MASD”区 。
“K区域 ” 不如MADS区保守,是一段与中 间纤维的角蛋白部分同源的区域,由此推测它 与形成亲水脂的卷曲螺旋有关,因而可能使调 控基因的蛋白产物参予蛋白之间相互作用,而 且发现其N 端或C端附近的Lys残基作用尤其 重要。
经典的ABC模型要点如下:
花器官形态特征分别受A、B、C 三个功能区的控制。野 生型中每个功能区作用于相邻的两个轮,A 作用于轮 1 (萼片)、轮 2 (花瓣) ,B 作用于轮 2 (花瓣)、轮 3 (雄蕊),C 作用于轮 3(雄蕊)和轮 4 (心皮)。只有 A 活性时产生萼片, AB 共同作用形成花瓣, BC 共同作用 成为雄蕊, 只有C 活性时产生心皮。
珠和种子发育受阻,部分胚珠转化成为叶状或心 皮状组织。
E基因的发现
通过调控 ABC 基因的表达,可以人为地操作 每轮花器官发育状态,但是,却无法使叶片转 变成花器官。由此可见,这些基因虽然对花器 官的发育至关重要,但是它们并不是营养器官 转化成花器官的充分条件。这预示着由营养器 官向花器官转变还有另一类花特征基因参与。
右侧为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通过对上述二者的研究,在其中发现了 5 对同源异型 基因: APl/SQUA、 AP2/ QVU 、AP3/ DEF、PI/ GLO 和A G/ PL EN ,都属于MADS-BOX 基因。其中 AP1、 AP2 属于 A 类基因 , AP3 、PI 为 B 类基因,A G、PL E 属于 C 类基因。L FU 、SU P 不直接参与花器官形 状的表达 ,但他们可调节使同源异型基因只在他们起作 用的轮中大量表达。
目前发现以上提到的许多花发育的调控基因都至少具 有两个保守区域 “MADS区” 和“K区域” 。
“MADS区” 是在比较拟南芥的AG产物蛋 白与金鱼 草DEFA的产物具有相似性基础之上,发现它 们还与人 类SRF因子,酵母的MCM1及ARG80基因的产物的部分 区域都具有极为相似的序列,而取名为“MADS” 区 (即MCM1,AG和ARG80,DEFA,SRF的缩写)。
决定花器官发育的同源异型基因是在花的同源异型突变体 中发现的,这类基因常常不是编码酶类,而是编码一些决 定花器官各部分发育的转录因子,从而在花的发育中起开 关的作用。
同源异型基因的鉴定是通过突变体花器官的形态改变而证实的
Coen等在研究花器官 发育时使用的突变体 材料
左侧为金鱼草 (Antirrhinum majus)
A、C 活性相互拮抗,A抑制C 在轮 1 和轮 2 中的表达, C 抑制A 在轮 3 和轮 4 中的表达。
A、B、C 的活性与它们在花中的位置无关, 如在 bc 双 突变体中,A 活性存在于所有轮中, 使四轮都变为萼片。
ABC
经 典 的
模 型 模 式 图
对ABC模 型的发展
D功能基因 的阐明
E功能基因 的发现
光周期途径
Potoperiodic Pa主/春化途径
导 的
Autonomous/Vernalization Pathway
多
因
子
糖类(或蔗糖)途径
途 径
Carbohydrate or Sucrose Pathway
赤霉素途径 Gibberellin Pathway
同源异型 是指分生组织系列产物中一类成员转变为该系 Homeosis 列中形态或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成员。
虽然在 ag 单突变体中不能够产生正常的心皮和胚 珠,但是在排除了 A类基因 AP2 作用后,在 ap2 和 ag 的双突变体中仍能看到心皮状和胚珠状结构。 在 ap2 ag 的双突变体中,继续剔除 SHP1 或SHP2 后,这些心皮状结构也随之消失。3 个 D 类基因 STK、SHP1、SHP2 分别或同时突变,都能使胚
在寻找与 ABC 类基因相互作用的蛋白时发现 了这类 SEP 基因。酵母双杂交实验揭示出在花 分生组织中表达的一些 AG 家族基因,如 AGL2,AGL4 和 AGL9 就是这类基因。它们 先于 B 和 C类基因表达。
AGL9 可以同 AP1 与 PI- AP3 复合体相互作 用还可以形成 PI,AP3 和 AG 蛋白四聚体 AGL2,AGL4 和AGL9 基因的三重突变体的花 器官每轮仅产生萼片,因此,这些基因被重新 命名,AGL2 为SEP1,AGL4 为 SEP2,AGL9 为 SEP3。
拟南芥中与 FBP11 同源的 D 功能基因是 AGL11(后 被 重 新 命 名 为 STK)。 FBP11 和 STK 都 属 于MADSbox 基因家族,和属于 C 类基因的 AG 亲缘关系较近, 有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后来的研究表明,另 外 的 两
个 基 因 SHATTERPROOF1(SHP1) SHATTERPROOF2 (SHP2)也是 D 功能基因,它们和 AG、STK 互为冗余地控制着胚珠的发育。
FBP7,FBP11 STK,SHP
SEP1 SEP2 SEP3
D功能基因的阐明
对矮牵牛中胚珠发育突变体的研究发现,存在 有 决 定 胚 珠 发 育 的 MADS-box 基 因 FLORAL BINDING PROTEIN7(FBP7)和 FBP11,它们同时也影响 种子的发育。FBP11 在胚珠原基、珠被和珠柄中表 达,转基因植株的花上形成异位胚珠或胎座。如果 干扰FBP11 的表达,就会在应该形成胚珠的地方发 育出心皮状结构。这个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还存在有 与 C 类基因功能部分重叠的 D 类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