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独立作业试卷A卷一、基础知识 (共5题;共11分)1. (1分)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zǔè________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②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g rán wúcún________。
③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xīxū________。
④他不想让diān pèi________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2. (1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智取生辰纲》节选自第十六回。
B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二百个人物。
小说假托明代,实际描写了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C .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3. (4分)默写(1)①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3)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子在川上曰:“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
(《虽有嘉肴》)(6)“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7)《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4. (3分)阅读下面文字,列举《骆驼祥子》中三个“比他高的人物”,分别说说他们与祥子的关系。
车夫们而外,我又去想,祥子应该租赁哪一车主的车,和拉过什么样的人。
这样,我便把他的车夫社会扩大了,而把比他的地位高的人也能介绍进来。
可是,这些比他高的人物,也还是因祥子而存在故事里,我决定不许任何人夺去祥子的主角地位。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5. (2分)端午节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影响广泛、非常受人们重视的节日,仅叫法就有二十多种,如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等。
为更好地了解民风民俗,传承传统文化,班里组织了“寻访端午习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观点论辩】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也不以为然,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就这一情况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2)【材料探究】2009年9月,我国端午节申遗成功。
时至今日,人们仍在讨论该如何保护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根据提示修改下列材料。
【A】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的原因,与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关。
在丰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方面,【B】民间机构和媒体应通过举办各类活动,精心制作节目,让大家都来观看传统文化习俗。
还有学者认为,在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中融入端午元素,可以产生多种积极影响:可以向大量外国游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国内游客在各地都能感受到端午文化习俗的魅力。
而这一工作由政府部门牵头,投入会更有保障,文化精髓不易被误解或歪曲,因而更容易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①【A】处画线句子句式杂糅,请修改: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续写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弘扬传统文化下联: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6.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它伏着不去。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
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为什么我们一家不喜欢这只小猫?请简要概括。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
(4)请结合全文,分析“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5)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7. (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卧看牵牛织女星(节选)①那么牛郎星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越过这河流最宽阅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
中间的一颗很亮,两旁的星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
(A)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联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作天平星,我们把它们叫作挑担星。
这中间最大最亮的一颗就是牛郎星,也叫作牵牛星。
在秋天的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②若是我们一连几晚,每晚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大致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一样,一个在天河的东岸,一个在天河的西岸。
可是我们也不要太相信这个故事,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白地熬个通宵。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
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
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但也有16光年。
③什么叫作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
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的。
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④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
(B)这样一比较,就会使我们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样远!”可是这个话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们少见多怪。
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十多颗。
天文学家还告诉我们一件奇怪的事,说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织女星以每分钟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千米,这个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钟30千米——差不多。
可是天空是如此广阔,因而我们观察不出来。
依牵牛星的速度来说,也得9000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一光年。
那么在16个9000年之后,它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这我们用不着担心,一则,因为它并不是正对着太阳在移动,二则,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改变,说不定在多少年之后,它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
(1)第③④两段中划线的“这”分别指代什么?(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请分析这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
(3)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选文主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牵牛星、织女星等天文学知识,有很强的文学性。
B .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往往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和通俗性。
C . 从全文来看,《卧看牵牛织女星》一文主要是按逻辑顺序来介绍对象的。
D . 选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4)选文中有些语言通俗易懂、饶有趣味。
请从文中(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
(先填写代表句子的字母,再品析)(5)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探索,请列举一个这样的故事。
你对人类探索宇宙有什么设想?请做简要的说明。
(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6分)8. (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帝尧者,放勋①。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
乃命羲、和⑤,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信饬⑥百官,众功⑦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注释】①放勋:尧的名。
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
③便章:治理。
④百姓:百官族姓。
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