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若业务量大于成本分界点 X0时,则固定成本较高 的A方案优于B方案; ◎当业务量小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低 的B方案优于A方案; ◎若业务量恰好等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两方案的 成本相等,效益无差别。
【例题8】某厂生产A种产品,有两种工艺方案 可供选择。有关成本数据如表所示:请判断企 业应选择何种工艺
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一)
当亏损产品停产后,由此而闲置下来的 生产能力,既不能转移生产其他产品, 也不能将有关设备对外进行出租时: 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0,则继续生产。 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0,则不继续生产
【例10】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剩余生产能
力无法转移) 光华公司生产甲、项目 乙、丙三种产 品,其中甲产 品是亏损产品,销售收入 有关盈亏按照 完全成本法计 销售成本 算如表所示, 请判断是否该 停产A产品 营业利润
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
暂时未被利用的生产经营能力,是企业 最大生产经营能力与正常生产经营能力 之差。属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潜力。
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
由于受市场容量或经济效益原因的影响, 决策规划的未来生产经营规模小于正常 生产经营能力而形成的差量,也可理解 为因临时转变经营方向而闲置的那部分 生产经营能力。
第三节 生产决策
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亏损产品的含义 是按完全成本法组织、核算成本损益的。 成本大于收入的产品。
理想状态
最大生产经营能力 正常生产经营能力 剩余生产经营能力 追加生产经营能力
现实状态
最大生产经营能力
企业在不追加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百分 百有效利用工程技术、人力及物力资源 而可能实现的生产经营能力,是企业生 产经营能力的上限。
正常生产经营能力
计划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在充分 考虑现有市场容量、生产技术条件、人 力资源状况、管理水平以及可能实现的 各种措施等情况所必须达到的生产经营 能力。
四、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 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 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如果某项成本只属于某个经营决策方案,即 若有这个方案存在,就会发生这项成本,若该 方案不存在,就不会发生这项成本,那么,这 项成本就是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的内容
相关成本包括: 增量成本 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 估算成本 重置成本
解:
方案
生产甲产品
4000*30= 120000
生产乙产品
1777.8*50= 88890
差量 31110
项目
预期收入
预期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专属成本
80000
4000*20=80000 0
58334
1777.8*30=53334 5000
21666
预期损益
40000
30556
9444
决策结论:
如果企业实际业务量小于15000件时,选择旧方案
如果企业实际业务量等于15000件时,新、旧方案均 可取
五、线性规划法
在已知约束条件(特定资源)的情况下,通 过单纯形法的逐次替代,确定所有自变量的 规划数值,使得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 值的一种决策方法。
线性规划法的程序
(一)确定约束条件 (二)确定目标函数 (三)确定可能极值点 (四)确定最优组合
约束性成本是企业经营必须负担的,不 能改变的最低限度的固定成本。
无关成本
凡不受决策结果影响,与决策关系不大, 已经发生或注定要发生的成本就是所谓 无关成本。
无关成本的内容
无关成本包括: 沉没成本 共同成本 联合成本 可避免成本等。
沉没成本
过去已经发生,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 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也是对现在或将 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 【例题4】见教材P168页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差别损益分析法 成本无差别点法 线性规划法
一、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当企业生产受到某一项资源的约束(例如原材料、 人工工时、机器台时),并已知备选方案中各种产品 的单位贡献边际和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额的条件下, 可考虑采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
由上表可知,A 、B两个方案的差别损益 大于0,所以选择A方案优于B方案。
四、成本无差别点法
在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业务 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处于不同水平 上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之间的关 系,来做出决策的一种方法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
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成本无差别 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 差 (x0) 两方案相关单位变动成 本之差 点业务量 a1 a 2 b2 b1
在进行两个相互排斥方案的比较选择过 程中,以两个方案的差别损益指标作为 方案取舍标准的一种决策方法。
差量分析法
差别损益=差量收入-差量成本 其中:
差别收入等于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即ΔR = RA – RB 差别成本等于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即ΔC = CA - CB 判断标准: 若差别损益ΔP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B方案
192
220 288 2100
340
380 480 2400
360
420 520 9400
甲、乙、丙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总 额为: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销售收入
1800
2900
800 2100
7300
2900 4400
变动生产成本 1200 贡献毛益 600
决策结论:
从以上的分解可以看出甲产品提供贡献毛益 600 元(1800-1200),分担固定性制造费用 200元, 分担期间费用 700 元,如果停产甲产品,在现 有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甲产品分担 的2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及 700元期间费用将由 乙、丙产品分担,在乙、丙产品目前的生产状 况下,将减少企业的贡献毛益总额 900 元,减 少企业的税前净利900元。 因此,在目前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 下,应继续生产甲产品。
若差别损益ΔP等于零,则A方案与B方案的效益相同
若差别损益ΔP小于零,则B方案优于A方案。
差量分析法的通用格式
A方案 B方案 差量
预期收入
预期成本 预期损益
预期收入
预期成本 预期损益
差量收入
差量成本 差量损益
【例题7】仍以上例资料为例,假定生产丙产品 需增加5000元的专属成本,用差量分析法判断 选择生产甲产品还是生产丙产品
(2)甲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总额为=4000* (30-20)=40000元 乙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总额为=2666.7* (40-26)=37333.8元 丙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总额为=1777.8* (50-30)=35556元
因为甲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总额最大,所以选择生 产甲产品。
三、差量分析法
追加生产经营能力
通过追加资金投入等措施而增加的,超 过最大生产经营能力的那部分生产经营 能力,包括临时性追加的生产经营能力 和永久性追加的生产经营能力。
二、相关业务量
相关业务量是指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 认真考虑的、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 产量或销量。
三、相关收入
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 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 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 又称有关收入。
付现成本 专属成本 加工成本 可分成本
机会成本
企业在经营决策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 所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最 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例题1】见教材P165页
差量成本
企业在经营决策时,不同备选方案的成 本差。 【例题2】见教材P165页
边际成本
产量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 变动额。 【例题3】见教材P167页
单位资源
单位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 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判断标准: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
【例题5】某企业现有设备的最大生产能力 是40000个机器工时,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 程度为80%。现准备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 产品甲、乙或丙,有关资料见表1。请问: 企业的最大生产经营能力、正常生产经营 能力和剩余生产经营能力?用单位资源贡献 边际法判断生产何种产品。
【例题9】线性规划例题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两种产品共用设备工 时总数为18000小时,共用人工工时总数为24000 小时。 A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3小时,人工工时5 小时,单位贡献毛益额42元。 B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5小时,人工工时6 小时,单位贡献毛益额为60元。 预测市场销售量: A产品最大销量为3000件, B 产品最大销量为2000件。 请问:A、B产品的销量各自为多少时企业获得的 贡献毛益额最大?
付现成本
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 支出数额的成本。支付现金成本。 【例题3】见教材P168页
专属成本与联合成本
专属成本是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 某种产品的成本。
联合成本是由多种产品或多个部门共同 分摊的成本。
专属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联合成本是 决策无关成本。
可选择成本与约束性成本
可选择成本是由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来决 定是否发生的固定成本。
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生产能力可 以转移)(二)
如果亏损产品停产以后,闲置下来的生产能力可 以转移,如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或将有关设 备对外出租,或者转产其他产品,则:
(1)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剩余生产 经营能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就应当继续生 产。 (2)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剩余生产 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停 止生产该亏损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