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无痛病房建设
骨科“无痛病房”的建设
“无痛病房”并非意味着患者在住院期间一点 疼痛都没有,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止痛而止痛, 而是通过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流程、完善的疼痛 管理体系,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尽 量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的范围内,使患 者安全、平稳、顺利、舒适的接受相关治疗和 积极配合功能锻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疼痛是影响功能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骨科 建设“无痛病房”是现代骨科学发展的必然趋 势。“无痛病房”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痛苦, 使患者在无痛或尽可能轻的痛苦中获得治疗和 康复锻炼,以改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其理念在于“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 了解除患者的痛苦”。
单。 5.加强医护人员疼痛相关知识的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 6.完善必备硬件设施。
不足与展望
“无痛病房”在国内开展时间并不 长,尚无成熟的经验,且没有具体 的衡量标准。因此,规范建设无痛 病房、制定镇痛标准、建立完善的 评估体系将会是无痛病房未来的发 展方向。
支撑体系
“骨科无痛病房”的建设需要一系列支撑体系,具体 包括完善的镇痛管理制度、合理的镇痛方案、健全的 镇痛技术、人性化的镇痛护理服务、完备的镇痛设备、 高水平的医疗护理队伍等。
因此,“无痛病房”的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确立“无痛病房”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具
体职责。 2.加强宣传动员,使“无痛理念”深入人心。 3.制定“无痛病房”诊疗规范与流程。 4.制定疼痛的相关评估表与镇痛效果观察表等记录表
骨科“无痛病房”工作内容
目前“无痛病房”的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但是工作内容 大致相近。
1.疼痛评估 (1).疼痛评估流程为:“评估”——“处置”——“再评估”。 (2).患者入院或手术后,护士都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应
将疼痛评估作为生命体征,进行每日常规评估测量并记录。根据疼痛 评估结果,按制定的标准线向医生汇报 (3).当患者对镇痛效果不满意或主诉疼痛时,也应及时评估疼痛,并 报告医生。 (4).医生根据忽视的评估结果进行记录,每日查房时也要对患者疼痛 进行评估并记录。 (5).对于接受了镇痛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护士应动态追踪镇痛效果并 记录。 (6).疼痛评估不仅应评估患者静息状态时的疼痛,还应评估患者深呼 吸时,咳嗽时、下地行走时功能锻炼时的疼痛,并评估疼痛对患者睡 眠的影响程度。
3.患者健康教育
从入院起,医生、护士就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 行多途径、多方位的疼痛知识宣教,告知患者 疼痛治疗的重要性、评估疼痛的配合要点、正 确合理使用镇痛药的方法以及如何预防不良反 应的发生等,使患者了解疼痛相关知识,并主 动参与到疼痛评估与处理活动中,鼓励患者敢 于表达并准确记录每天的疼痛感受,为疼痛的 治疗提供标准依据,以指导医护人员临床镇痛 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疼痛处理
(1).疼痛处理应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
(2).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镇痛方 案,并动态评估和调整。
(3).应制定患肢功能锻炼的镇痛方案,以促使患者 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4).镇痛方案包括:疼痛治疗目标、治疗方法、效 果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等。
(5).应综合采用多模式镇痛手段,全方位关注患者, 尤其应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