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初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
是______________。
五、溶液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
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 量分数一定减小
C、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D、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弱酸:H2CO3 H2SO3 H3PO4 CH3COOH H2S
含氧酸:H2SO4 HNO3 H2CO3 H2SO3 H3PO4

CH3COOH
无氧酸:HCl H2S
3.碱分类
强碱:NaOH KOH Ca(OH)2 Ba(OH)2 碱
弱碱:Mg(OH)2 Fe(OH)3 Cu(OH)2 NH3.H2O……

可溶性碱:NaOH KOH Ca(OH)2 Ba(OH)2 NH3.H2O
不溶性碱:Mg(OH)2 Fe(OH)3 Cu(OH)2
4.盐分类
正盐:NaCl CaCO3 BaSO4 Na2CO3 CuSO4 Ba(NO3)2……
盐 酸式盐:NaHCO3 NaHSO4 NaHS NaH2PO4 Na2HPO4
物质 物理性质
H2 C
通常情况下,氢 气是一种无色无 味的气体,密度 很小,约是空气 的1/14。
具有多种同素异 形体:金刚石、 石墨、无定形碳
CO 无色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 备注 程式)
H2、 C、 CO 具有 相似 的化 学性 质: 可燃 性和 还原 性。
(5)酸式盐_______________。
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
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Ca2+ ②NO2 ③2NO ④ +2
MgO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_____________;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___________;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易混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分子
原子
定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中的
义 的一种粒子
最小粒子
区 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 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 可再分,但在核 变化中可以再分
联 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 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 分成原子,
这些原子又可构 成新的分子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 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
专题一 基本概念及原理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 、物质的组成
注意点
一、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二氧化硫、硫酸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金属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多数碱、盐等
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或3)化H合3属物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单质
●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例如:NaCl、MgO、K2S、NaOH、Na2SO4等
注意: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直接构成,晶体 中不存在分子。
例如:NaCl晶体由Na+和Cl-构成。
●共价化合物: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形成规律: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般属共 价化合物 例如:HCl、H2O、CO2等
例2、下列物质中,有固定沸点的是( D )。 A、碘酒 B.花生油 C、石蜡 D.重水
例3、下列各组物质的主要成分,皆为同一种酸所 对应的盐是( C )。
A、大理石、重晶石、光卤石 B.小苏打、苏打、大苏打 C.绿矾、胆矾、明矾 D.铝土矿、硫铁矿、磁铁矿
例4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碱式盐:Cu2(OH)2CO3
含氧酸盐:CaCO3 BaSO4 Ba(NO3)2 NaHCO3

NaHSO4……
无氧酸盐:NaCl K2S KI AgCl
[练习]
• 1、下列物质:①含CaO99%的生石灰 ②CaO
刚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③水银 ④浓盐酸 ⑤含
铁70%的三氧化二铁,用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溶液中金属离子和氢 氧根离子的性质
①酸碱指示剂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②酸性氧化物 盐+水
碱 ③酸
④盐
盐+水
盐+碱
6.盐的通性
①与酸反应 酸与盐反应的一般规律:
强酸 + 弱酸盐 = 强酸盐 + 弱酸
②与碱反应
注意:碱和盐反应不仅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 水三者之一,还要求反应物均溶于水
[练习]
• 请表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K、Mg、Al、 F、S、P
• 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 共价化合物?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
• NaCl、MgCl2、HCl、CO2
二、物质的分类
物质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金属
非金属 有机物
化合物
无机物
氧化物 酸 碱
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化合态 盐
易错、易混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 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剧烈)
②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 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 .碱性氧化物通性
(1)与酸反应:Na2O + 2HCl = 2NaCl + H2O (2)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 根据上面的分析和推理,对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作出恰当概 括:
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复分解反应:
物理性质
酸、碱、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氨钡溶。
化学性质
1金属的化学性质 2 碱性氧化物通性 3 酸性氧化物通性 4.盐的通性 5. 酸的通性 6.碱的通性
1.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2)与酸反应:
1.氧化物分类
氧 酸性氧化物 化 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包括: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SO3、SiO2、P2O5等
如:CO2、SO2、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包Fe括2O:3、大C多uO数、金M属g氧O等化物如:Na2O、CaO、
2.酸分类
强酸:HCl H2SO4 HNO3 酸
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 ___________。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 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 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 排布规律: • a.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 b.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
时不超过2个)。 • c.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
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均敞
口放置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
两瓶溶液的( )
A、质量都变小了
B、体积都
变小了
C、质量分数都变大了 D、质量分
数变小了
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C D )。 A、由干冰得到二氧化碳气体 B.烧瓶中盛有二氧化氮气体,加入活性炭后 红棕色逐渐消失 C、熟石膏与水混合得到石膏 D.电解质溶液导电
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练习]
• 分别写出He、Ne、Ar、K、Mg、Al、F、S、 P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写出下列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1H939分6年子科,学请家回在答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 ___(__1_)__1_个个H电3+子离。子中有________个质子 ___(__2_)__构__成_(H3填分序子号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属混合物的是
,属单质的是 ,
• 属化合物的是

• 2、从H、C、O、Na四种元素种,选择适当的 元素,按要求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 ①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 ②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 ③酸 、碱
、盐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 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铅制易拉罐, 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 于( ) A、氧化物 B、盐
• (A)CaCO3
CO2
(B)Fe2+ Fe3+
• (C)H+ H2
(D)SO42- BaSO4
• 4、下列分子、原子或离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
有还原性的是: ( )
• (A)Al3+ (B)Cl- (C)Fe •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D)Cl2 。
•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C、金属或合金 D、碱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 备注 方程式)
O2 通常状况下,氧气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 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
助燃性 强氧化性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重,通 燃烧,可用 澄清的石灰 水来检验。
A.淡蓝色的臭氧变为无色的氧气
B.苯酚在空气中变为粉红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