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二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16份。

试卷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使用(2份)2. 第二单元使用(2份)3. 第三单元使用(2份)4. 第四单元使用(2份)5. 第五单元使用(2份)6. 第六单元使用(2份)7.期中检测卷(2份)8.期末检测卷(2份)第一单元测试卷(A)一、想一想,填一填。

1.2.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5刻度是( )厘米,从4刻度到10刻度是(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3.把一条线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 )。

4.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尺子的(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 )刻度的地方。

5.50米+7米=( )米 1米-40厘米=( )厘米 72厘米-6厘米=( )厘米 30厘米+70厘米=( )厘米6.左图中有( )条线段。

7.乐乐身高80厘米,再长( )厘米就到1米了。

二、判一判。

(对的画“ ”,错的画“✕”) 1.60厘米与6米一样长。

( )2.桌子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

( )3.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 )4.操场一圈的长大约是400米。

( )5.左图中有3条线段。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文具盒 ②电视机 ③数学书 2.下面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3.下面的物体中,( )的高度最接近1米。

①台灯 ②写字台 ③教室的门4.一支铅笔大约长( )。

①15米 ②15厘米 ③51厘米5.右图中线段的长度是( )。

①5厘米 ②4厘米 ③3厘米四、火眼金睛辨一辨。

1.下图中哪些是线段?在下面的( )画“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五、量出下面图形中每条边的长度。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七、比一比我能行! 1.在里填上“>”“<”或“=”。

1米90厘米 6米600厘米 35厘米+5厘米4米 30厘米1米-70厘米 50厘米5米 2米80厘米3米2.把下列数量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1米 6厘米 6米 60厘米八、量一量,画一画。

1.小兔子要去外婆家。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1)分别量出下面每条路的长度。

①号路长( )厘米;②号路长( )厘米。

(2)小兔子走( )号路近些。

2.小老鼠的新家刚刚建成,为了自己出入方便,它想在家里的粮仓、卧室、厨房和卫生间之间修通道。

小老鼠最多能修几条通道呢?请你帮它设计一下吧。

九、生活多棱镜。

1.蚯蚓有大地的“犁耙”和“耕耘者”、大自然的“化学家”和“肥料”、植物营养的“供应者”和“环保的功臣”等美称。

(9分)2.选一选,填一填。

95厘 米 1米25厘米 1米30厘米3米………○…………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1)妞妞的身高是( ),小军的身高是( ),丫丫的身高是( ),小树的高度是( )。

(2)把小树的高度、丫丫、妞妞、小军的身高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一排:………○…………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第一单元测试卷(A )答案一、1.6 4 2.5 6 3.线段 4.答案不唯一,如:0 8 5.57 60 66 100 6.3 7.20 二、1.✕ 2. 3.✕ 4. 5.✕ 三、1.③ 2.① 3.② 4.② 5.②四、1.( ) ( ) ( ) ( ) 2.5 10 五、3 3 1 2 4六、厘米 米 厘米 厘米 米七、1.> = < = < < 2.6米>1米>60厘米>6厘米 八、1.(1)4 5 (2)① 2.6条 九、1.15+10=25(厘米)2.(1)95厘米 1米25厘米 1米30厘米 3米(2)95厘米<1米25厘米<1米30厘米<3米第一单元测试卷(B)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身高约120( ) 高约2( ) 宽约10( )长约21( ) 宽约5( ) 高约5( )(2)橡皮长( )厘米 铅笔长( )厘米(3)量一量。

(4)聪聪身高95厘米,再长( )厘米就是1米了。

二、算一算。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3 m+7 m=( )m 14 m-9 m=( )m1 m-70 cm=( )cm 29厘米-15厘米=( )厘米 28厘米-( )厘米=20厘米 12米+( )米=20米 60 cm+140 cm=( )cm=( )m三、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测量大象的身高,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A.厘米B.米C.拃(zhǎ) (2)下面物体中最接近1厘米的是( )。

A.2本数学书的厚度B.新华字典的厚度C.一张白纸的厚度 (3)1米长的铁丝和100厘米长的毛线相比,( )。

A.铁丝短 B.毛线短 C.一样长 (4)下面( )是线段。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6)测量4层楼旁的一棵大树的高度,最好的方法是( )。

A.没有办法 B.把树砍倒后用米尺量C.站在楼房上记下树顶的位置,再用长卷尺测量记号和地面之间的距离 四、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填一填。

五、蚂蚁从大树那里出发,已经爬行了( )厘米,再爬( )厘米就到了小花处。

六、用一根10米长的竹竿测量井深,竹竿露出井面1米,井深多少米?………○…………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七、蜗牛赛跑。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第一单元测试卷(B)答案一、(1)厘米 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2)5 9(3)2 2 3 2 2 2 3 1 (4)5二、10 5 30 14 8 8 200 2 三、(1)B (2)A (3)C (4)A (5)C (6)C四、0 2 4 3 五、5 3六、10米-1米=9米 答:井深9米。

七、80厘米+20厘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第二单元测试卷(A)一、按要求画一画。

1.下面哪种是平均分?在下面的( )画“√”。

( ) ( )2.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下面哪种分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画“√”。

( ) ( ) ( )二、想一想,填一填。

1.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 );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 )。

2.分物品时,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

3.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 )×( ) 2+2+2+2+2=( )×( ) 2+2=( )×( ) 5+5+5+5=( )×( )4.5×3=( ),想口诀( )计算;18÷3=( ),想口诀( )计………○…………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1.看谁算得对又快。

5×6= 4×3= 5×4= 1×1=3×6= 2×5= 4×4= 4×6= 28÷4= 21÷3= 45÷5= 35÷5= 36÷4= 25÷5= 18÷2= 27÷3= 2.看准运算符号再计算。

4×5+5= 5×2-2= 2×3+2=3×5-5= 5×4-4= 5×2+5=四、看图列式计算。

1.想:( )个( )=(个)2.=(朵)五、解决问题。

1.小明一家三口,每人吃了5个草莓。

他们一共吃了几个草莓?2.两只小兔共采了8个蘑菇,每只采得一样多。

每只小兔采到几个蘑菇?=(个)3.13个小朋友能同时就餐吗?………○…………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4.(1)4个同学来搬,平均每人搬几个?=(个) (2)如果明明和他的两个好朋友来搬,平均每人搬几个?=(个)5.(1)买5个文具盒需要多少元?(2)24元最多可以买几支钢笔?(3)你还能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答的问题吗?………○…………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第二单元测试卷(A)答案一、1.( ) (√) 2.( ) (√) ( )二、1.18 6 2.平均分 3.6×3或3×6 2×5或5×2 2×2 5×4或4×5 4.15 三五十五 6 三六十八三、1.30 12 20 1 18 10 16 24 7 7 9 7 9 5 9 9 2.25 8 8 10 16 15四、1.4 3或3 4 4×3=12或3×4=12 2.3×6=18或6×3=18(朵) 五、1.3×5=15(个)或 5×3=15(个) 2.8÷2=43.4×4=16(个) 16>13 能4.(1)24÷4=6 (2)24÷3=85.(1)5×6=30(元)或 6×5=30(元) (2)24÷4=6(支)(3)答案不唯一,如:买6部电话需要多少元? 6×5=30(元)或 5×6=30(元)第二单元测试卷(B)一、爬梯子。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把8个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得一样多,每盘放( )个。

(2)18÷2=( ),读作( )。

想口诀( )可以求出商。

其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