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金融租赁分析报告一、世界金融租赁市场1、世界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现状融资租赁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金融创新潮流的产物,60年代,融资租赁业进入主要西方国家并逐步国际化,发展中国家于70年代中期也开始发展融资租赁业。
融资租赁业在世界上以年平均30%的速度增长,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融资租赁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
根据《世界租赁年报》资料,在五种融资方式中,融资租赁方式的融资总量居第二位,仅次于贷款的融资量。
根据世界租赁年报的统计数据,2003年全球租赁业的总交易额突破了4616亿美元,其中美国的营业额就有2040亿美元;而2008年全球前50位的国家的总租赁交易额就已达到6440亿美元。
金融租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成为设备投资中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
(2)融资租赁业务额总体上增长速度快,但市场占有率分布不均衡。
融资业务额从60年代到90年代,年平均增长30%,增长速度很快,但主要市场在美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其中北美占近一半份额,是世界租赁市场的主体,拉丁美洲租赁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亚洲的业务规模超过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等地区融资租赁规模非常小,增幅也不大。
融资租赁业务额总体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市场份额分布不均衡,欧洲、北美、亚洲占据了世界租赁市场的主要份额。
(3)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占绝对优势。
融资租赁于20世纪5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50年代末扩展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60年代初扩展到北欧发达国家和日本。
租赁融资成为新兴资本投资的主要来源。
(4)发展中国家融资租赁业起步晚,占比小,发展速度很快。
但同时,发展中国家融资租赁业的增长势头令人瞩目。
发展中国家新签订的租赁市场占有份额增长较快。
南美洲和非洲表现尤为突出,其中,巴西、哥伦比亚有强势增长。
(5)发达国家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租赁公司队伍,业务渗透的行业十分广泛在美国,有3000多家租赁公司,在日本有1000多家租赁公司。
(6)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务日益国际化。
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发端于国内,随着设备技术和资本的输出,以及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和国外设备技术的需要,促使融资租赁业务日益国际化。
表现为融资租赁公司走出国门,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市场竟争。
如日本的东方租赁公司已在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委内瑞拉、智利、斯里兰卡、中国等国家设立了多家租赁公司。
2、世界租赁公司结构发展趋势北美洲、欧洲和亚洲三大洲构成了世界融资租赁市场的主体,三个区域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
2014年北美洲全球市场份额占比最高,达到39.0%;欧洲第二,为34.7%;亚洲第三,占比20.6%,三个区域合计占比达到94.3%。
图表1世界租赁市场份额比率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中国金融租赁市场环境分析1、国内宏观经济环境(1)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2001年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8903亿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2016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40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097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4250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90亿元,增长7.5%。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图表22011-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图表32014-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投资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工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等薄弱环节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城乡面貌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为保障中国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
2016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836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控股投资91089亿元,增长23.5%;民间投资158797亿元,增长2.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460亿元,同比增长21.1%;第二产业投资101702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投资149198亿元,增长11.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9085亿元,增长20.9%。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上半年到位资金282443亿元,同比增长8.0%。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1.8%,国内贷款增长12.4%,自筹资金增长1.4%,利用外资下降7.2%。
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202亿元,同比增长25.1%。
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5%。
图表42011-2016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2、国内金融租赁行业环境(1)金融租赁行业法律环境随着融资租赁业高速发展,相关行业政策相继出台,监管措施更加透明、完善。
图表5融资租赁行业相关法律政策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社会资金需求环境分析初步统计,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比上年少4675亿元。
其中,2015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27万亿元,同比多增1.52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6427亿元,同比少增766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59万亿元,同比少增582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34亿元,同比少增474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多减937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94万亿元,同比多507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604亿元,同比多3254亿元。
2015年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2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7927亿元和2477亿元。
从结构看,2015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3.1%,同比高11.7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占比-4.2%,同比低5.0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10.3%,同比低3.4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3%,同比低3.0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6.9%,同比低6.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9.1%,同比高3.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4.9%,同比高2.2个百分点。
(3)央行三大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中国人民银行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调控取向,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适时预调、微调;积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
2015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去年7月份以来M2增速都在13%以上;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第四季度的平均增速为15.0%,较前三季度的平均增速高8.4个百分点。
总体看,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调控总量上保持了合理适度,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基本稳定,在结构上又有了很好改善,支持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他强调,新的一年中,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灵活运用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使货币条件既不太松也不太紧,为经济平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同时,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整合金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
三、中国金融租赁市场发展情况1、中国金融租赁市场发展现状(1)金融租赁市场规模在经历初创、迅猛发展、清理整顿后,我国融资租赁业逐渐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2007年3月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合格金融机构参股或设立金融租赁公司。
随后,国内主要的商业银行先后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
随着商业银行进入融资租赁业,我国融资租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2015年底,金融租赁合同余额约17300亿元,同比增长33.08%。
图表62010-2016年中国金融租赁合同余额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租赁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2)金融租赁市场结构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开,金融租赁机构数量不断增多。
2015年,我国金融租赁企业数量达47家。
截止2016年6月,我国金融租赁企业数量达52家。
图表72015年全国分省份金融租赁机构分布数据来源:中国租赁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3)金融租赁竞争格局在银监会、商务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蓬勃发展,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从2007年的93家,增加到2015年底的4508家(金融租赁公司47家,内资租赁公司190家,外资租赁公司4271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同时,融资租赁行业还面临着银行、信托、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竞争。
如果公司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市场竞争力可能会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2、中国金融租赁重点领域发展现状(1)工程机械金融租赁业务分析目前中国销售的工程机械产品40%-50%被用于租赁,少数设备甚至达到70%,但是中国工程机械租赁市场每年营业额仅为150亿-200亿元,不到国内工程机械设备总产值的10%,而全球工程机械租赁市场营业额约为4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工程机械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消费额占整个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比例可达80%,中国工程机械租赁业与国际平均水平以及美日等国水平相距甚远。
2014年中国工程机械总销售额比2013年增长12%,融资租赁业务额比2013年增长近20%,市场渗透率提高到接近1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美国工程机械行业巨头卡特彼勒在全球60%以上、在发达地区80%以上的销售都是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的。
当前,中国的经济当前面临新常态,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形势仍然低迷,2016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工程机械行业正在悄然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