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2)理想的行政体系 韦伯研究了理想的行政体系。所谓“理 想的”是指这种组织体系并不是最合乎需要 的,而是组织的“纯粹的”形态。在这里也 就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它的主要特征可归 纳为: — 实现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 的权利和责任,并作为正式实施使之合法化; — 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严密组织 起来,形成指挥体系;
二、人际行为法
高 级 管 理 学
特征与贡献:以个人心理学基础,注重人际行 为、人际关系、领导艺术和激励的研究。 局限性:对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重视不够; 对人们在集体中的行为重视不够。
三、集体行为法
高 级 管 理 学
特征与贡献: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 强调人们在集体中的行为,而不单纯是个人 行为。对大型群体的研究常称为“组织行为 学” 局限性:对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重视不够。
§1
管理的涵义
高 级 管 理 学
1、管理的主体—人
2、管理客体—可利用资源。
3、管理的任务—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管理对象—人、财、物、信息和时间,以及由此 构成的管理活动。
§1
管理的涵义
高 级 管 理 学
管理学特点: (1)管理学在学科基础和构成上的两重性 ——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2)管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两重性 ——定性分析 和定量分析 (3)管理学在知识应用上的两重性——科学和艺 术 (4)管理学在精度上的两重性——精确与模糊
高 级 管 理 学
管理的14条原则: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报酬; (7) 个人利益服从 整体利益;
(8)集中化;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正;
(12)保持人员的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法约尔(Henri Fayol)——一般管理理 论的创立者(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

简介: 法国人,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从 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他一生中 写了很多著作.其内容包括采矿、地质、教育 和管理等等。特别是他在管理领域的贡献,使 他受到后人的瞩目,法约尔一直从事领导工作, 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韦伯认为,在这三类权力中,传统权 力的效率较差,神授权力则过于带感情 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凭借前两种权威 建立的组织并不是科学的理想组织, 只有在第三种权威基础上建立的组织, 才在绝对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其他 任何组织都要优越。他把它称之为官僚 制组织。
三、现代管理理论(二次大战后)
高 级 管 理 学
1、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
著名管理学家孔茨(H· Koontz)、韦里克 (H· Weihrich)总结为“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有1214个理论学派。
2、当代管理新思潮 学习型组织;业务流程再造
§3
管理分析的模式
八、“管理科学”法 九、随机制宜法 十、管理角色法 十一、麦肯锡的7S法 十二、管理过程法 十三、流程再造法 十四、全面质量管理法
高 级 管 理 学
自Hale Waihona Puke 实现 尊重需要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 )
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 Herzberg):
高 级 管 理 学
代表作:《工作与激励》(1959)。 主要贡献:双因素理论。即人们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因素 可以分为2大类别: 赫茨伯格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 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如公司 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 另一类是工作内容本身方面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如 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个人进步等。 他认为保健因素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起到调动 积极性的作用。 由不满可以达到没有不满,由于没有不满才能达到满意。 这里实际上是两个阶段,后一个阶段的因素激励因素, 才能真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 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 而提出的,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影 响十分深远。 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管理之 父”,作为与泰勒、法约尔齐名的管 理学开创者而载入史册。
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 ) 1.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
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 )
2.亚布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高 级 管 理 学
主要贡献:需要层次论,即人是有各种层次 的需要的动物,而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 能影响人们的行为。人的5个需要层次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 ) 1.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
高 级 管 理 学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指 1924 年 -1932 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西方 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一系列试验。霍桑工 厂是一家拥有 2.5 万人的大型企业,专营电话机和其他 电气设备。霍桑试验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实验室研究(1924年-1928年) 主要是分析工作环境中的单项要素对员工工作成绩 的影响,属于实验性质。 包括两个试验,即照明试验和继电器装配试验研究。 照明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照明情况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继 电器装配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工作条件中各种因素的变化 对工人工作效率的影响。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组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韦伯。韦伯出 生于德国,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 治学有广泛的兴趣,并发表过著作。 他在管理思想方面的贡献是在《社会组织 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攻组 织体系理论,由此被人们称为“行政组织理 论之父”。 他的主要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高 级 管 理 学
一、案例法 二、人际行为法 三、集体行为法 四、协作社会系统法 五、社会技术系统法 六、决策理论法 七、系统法
一、案例法
高 级 管 理 学
特征与贡献:通过研究管理实践的案例来学习 管理。如哈佛大学MBA的第一个中国大陆的 案例:海尔“激活休克鱼” 局限性: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限制了发展管理理论的价值。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1)权力论 按韦伯的说法,古往今来,组织建立在三种 权威之上: 一是传统的权威,这是由历史沿袭下来的惯 例、习俗而规定的权力,它是以对古老传统的 不可侵犯性按传统执行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 性、对过去传统的尊崇为基础的; 二是神授的权威,它是对某人的特殊和超凡 的神圣、英堆主义模范品质的崇拜,以及对先 知启示和超人智慧的迷信为基础; 三是合理合法的权威,它以对法律确立的职 位或地位权力的服从为基础。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高 级 管 理 学
1、泰勒的科学管理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6条:
1、工作定额原理; 2、实行新的奖励制度:确定工资标准,差别计件工资, 3、职能工长制:安排每个职位的头等工人 4、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5、贯彻“例外管理”:解决总经理职责权限问题,只 有“例外”情况才由他处理,有时间抓大事 6、“大饼原理”:只有大家共同把饼做大,每个人才 能分到更多。
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19岁时因故停学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22岁时 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开始当技工,后来迅 速提升为工长、总技师。28岁时任钢铁公司的总工 程师。1890年泰勒离开这家公司,从事顾问工作。 1898年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继续从事管理方面的 研究,后来他取得发明高速工具钢的利。1901年以 后,他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一 套企业管理理论,即“科学管理----泰勒制”。 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一、古典管理理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一般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 ①企业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 管理。——管理是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之一。 ②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③管理的14条原则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泰勒的科学管理
高 级 管 理 学
贡献:
(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 为科学; (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 方法。

局限: ( 1 )泰勒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 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经济人”假设; (2)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重视技术因素,对人群社 会的因素不够重视; (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 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 的问题。
高 级 管 理 学
高级管理学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梅 强
教授、博导
第1章 管理学理论概述
高 级 管 理 学
§1 §2 §3
管理的涵义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管理分析的模式
§1
管理的涵义
高 级 管 理 学
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们在 群体状态下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协调是管理的核心。因为通过协调员工个人的 努力才能完成群体目标,每一项管理职能都是为了 促进协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