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外国电影史》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一空2分,共20分)
1:1895年12月28日被看做是电影的诞生日。
2:世界电影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影流派为布赖顿。
3:1940年卓别林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
4:1939年,约翰·福特导演了有声电影《关山飞度》,被公认为是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
5: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奠基阶段的两个代表导演是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
6:1957年,伯格曼接连拍摄了两部震惊世界影坛的杰作《第七封印》和《野草莓》。
7:拉斯·冯·特里尔为“Dogma宣言”创作的电影作品为《白痴》。
8:小津安二郎电影永恒的主题是:家庭与亲子关系。
二;名词解释题(每一名词解释5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梅里爱:实现了电影戏剧的真正诞生,再现人类梦想和思维的光影魔术。
世界上第一位电影特技摄影家,停机再拍、“叠印”以及溶人、溶出和谈人、淡出等组接方法,代表作:《贵妇失踪》(1896)《月球旅行记》(1898)。
他拘泥于乐队指挥的视点,让摄影机的取景框就是舞台的画框,画面中自然缺乏运动感和景别的变化。
他采取的风格是为观众创造一个光怪陆离的史诗式的、充满魅力与幻想的世界。
2:西部片:是以19世纪下半叶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为主要的故事背景,反映文明与蛮荒、个人与社会、本民族与异域文明等基本矛盾的类型电影。
是美国所独有的一种影片类型,最能反映出美国人民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
1939年约翰福特导演的有声片《关山飞渡》被公认为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
3:街道电影: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他出版于1947年的研究德国电影史的专著《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第一次提到了“街道电影”这个词,用以描述20年代在室内剧电影的影响下出现的一种以街道为情节背景的电影样式。
代表人物:卡尔格吕内《街道》(1923)派布斯特《没有欢乐的街》(1925)
4:黑泽明:于1910年出生在东京一个武士的家庭。
他的绘画风格通过他的电影画面以独特的个性反映出来。
从根据富田常雄的同名小说改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1943)中我们就可以感触到一种艺术的绚丽。
其后,在《乱》、《八月狂想曲》等作品中亦可见到,而《梦》则是绘画性的登峰造极之作。
他是一个男性艺术家,研究的重点是日本的武士阶层:武士阶层历史,武士的道德风尚,武士阶层的社会作用及演变等,通过艺术去歌颂铮铮铁汉。
如果说美国的西部片是美国文化的象征,美国精神的象征;那么黑泽明的武士片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征,日本精神的象征:武士那种忠于自己的团体、尽职、勇敢、正直、富有献身精神,纪律和克己,以及粗犷的斗争,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的品格。
他的风格是浓烈的。
是充满激情和强烈戏剧冲突的。
武打片《七武士》。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简述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电影的不同点,以及这种不同点对电影发展的影响。
答: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观:一种能够记录客观世界的连续运动现象的机器;代表作:《火车进站》运用相反的“移动摄影”造成的视点变化;《水浇园丁》是卢米埃尔兄弟最早
的喜剧片,也是第一部展现叙事魅力的影片。
《工厂的大门》1895年利用“活动摄影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摆脱了“照相馆”摄影师所具有的封闭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真实的自然空间。
作品的内容,也是更为努力的去表现和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情,而不是专门去为摄影机安排和搬演的事情。
梅里爱的电影观:再现人类梦想和思维的光影魔术。
世界上第一位电影特技摄影家,停机再拍、“叠印”以及溶人、溶出和谈人、淡出等组接方法,代表作:《贵妇失踪》(1896)《月球旅行记》(1898)。
他拘泥于乐队指挥的视点,让摄影机的取景框就是舞台的画框,画面中自然缺乏运动感和景别的变化。
他采取的风格是为观众创造一个光怪陆离的史诗式的、充满魅力与幻想的世界。
2:简要论述一下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答:新浪潮运动产生的背景
政治背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
社会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期法国国内的年青人的叛逆思潮
艺术背景:对受到好莱坞影响的“优质电影”的否定
1959年,夏布罗尔的《漂亮的赛尔日》和《表兄弟》标志着新浪潮的诞生
1960年,新浪潮的巅峰时期,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特吕佛的《射杀钢琴师》1961年及以后,新浪潮的退潮时期。
“作者电影”逐渐被“作家电影”代替
《电影手册》派:以巴赞为精神导师,希区柯克为创作导师,三大主将,戈达尔、特吕佛、夏布罗尔。
戈达尔:电影文法创新的“流氓”,代表作《狂人皮耶罗》《中国姑娘》《小兵》《阿尔法城》《电影史》。
最具电影气质的特吕佛:代表作《四百击》《朱尔与吉姆》《巴黎的最后一班地铁》左岸派:作家电影代表人物:罗布格里耶、阿伦雷乃(新浪潮运动中的“行吟诗人”,代表作《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夜与雾》)、杜拉斯等。
大部分来自于新小说派的作家
新浪潮的艺术特点:独立制片、类型翻新、作者风格、政治立场、长镜头美学3:“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四大导演是?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是?
答:新德国电影的特点:第一:没有明确的理论立场和评论标准,每一个导演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
第二:新德国电影没有统一的团体,因此并不是国别电影整体风格的革新运动。
1971年作者电影出版社的成立和法斯宾德执导的《四季商人》的公映,标志“新德国电影”的真正兴起。
新德国电影四大主将:
赫尔措格:《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1974)《阿吉尔,上帝的愤怒》(1973)施隆多夫:《锡鼓》(1979)《丧失了名誉的布鲁姆》(1975)
法斯宾德:《爱比死更冷酷》(1969)《恐惧吞灭心灵》(1973)《莉莉玛莲》(1980)《玛莉亚布劳恩的婚礼》(1978)《水手奎莱尔》(1982)
文德斯:《爱丽丝漫游城市》(1974)《德克萨斯的巴黎》(1984)
四:论述题(3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论述新好莱坞电影运动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电影形态都在产生着新的变化。
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于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的变化。
虽然,这一变化在今天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由他们自己所颠覆,或以新的科技手段所取代,但它仍旧是世界电影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和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
新好莱坞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尝试阶段(1960年—1967年)代表人物:阿瑟·佩恩、山姆·派金帕、卡萨·维斯特等
1960年,导演卡萨·维斯特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影子》标志着新好莱坞电影正式亮相。
这部电影粗糙的影像质感和不拘一格的叙事内容,意味着旧好莱坞的电影神话的终结。
另一部重要的影片就是山姆·派金帕在1962年拍摄的《午后的枪声》,这是一部反西部的类型片,标志着新好莱坞类型改造运动正式开始。
这一阶段最著名的电影代表人物为阿瑟·佩恩,他被誉为“美国的特吕佛”,他的最重要的作品是《邦妮与克莱德》,同时也是新好莱坞电影的杰出代表作品之一。
新好莱坞的黄金阶段(1969年—1971年)
1969年,新好莱坞运动迎来了一部极其重要的影片《逍遥骑士》,这部由丹尼斯·霍佩尔自编自导的电影,大明星尼克尔森也参与主演。
它讲述了“垮掉的一代”的真实生活。
自由、无目的的流浪,直到最后悲惨死亡。
这一时期的重要导演也包括罗伯特·阿尔德曼,其代表作品《陆军野战医院》以“性闹剧”的形式。
嘲讽了美军贪婪、好色而又懦弱的本质,也是对保守的美国政治文化体制一记响亮的耳光。
被主流收编阶段(1971年—1979年)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科波拉、卢卡斯、斯可西斯和斯皮尔伯格
新好莱坞的类型论及其后发展
超类型:经典类型规则内的超越,代表作品《邦妮与克莱德》
反类型:用经典类型元素来讽刺类型惯例,代表作品《午后的枪声》
混合类型:不同类型之间的“混搭”,代表作品《异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