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 2 大学物理B (上)(Ⅱ卷) 数 理 学 院 08级 48学时各专业考试时间:2009-08-28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 选择题 (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1.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 2 m/s ,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A ) 不能确定. (B )等于 2 m/s .(C ) 等于2 m/s . (D )等于零. [ ]2. 某人骑自行车以速率v 向西行驶,今有风以相同速率从北偏东30º方向吹来,试问人感到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A )北偏东30º. (B )南偏东30º. (C )北偏西30º. (D )西偏南30º. [ ]3. 水平地面上放一物体A ,它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现加一恒力F 如图所示.欲使物体A 有最大加速度,则恒力F 与水平方向夹角θ应满足(A ) sin θ=μ. (B ) cos θ=μ.(C ) tg θ=μ. (D ) ctg θ=μ. [ ]4. 质量为m 的质点,以不变速率v 沿图中正三角形ABC 的水平光滑轨道运动.质点越过A 角时,轨道作用于质点的冲量的大小为(A) m v . (B)2m v .(C) 2m v . (D) 3m v . [ ]5. 质量为m 的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其运动方程为 j t B i t A rωωsin cos += 式中A 、B 、ω 都是正的常量.由此可知外力在t =0到t =π/(2ω)这段时间内所作的功为(A))(21222B A m +ω (B))(21222B A m -ω FθA课程考试试题 学期 学年 拟题人:校对人: 拟题学院(系): 适 用 专 业: A(C) )(222B A m +ω(D))(21222A B m -ω [ ] 6. 均匀细棒OA 可绕通过其一端O 而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转动,如图所示.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B)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C) 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大到小.(D) 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 ]7.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 过程时吸热500 J .则经历acbda 过程时,吸热为(A ) –1200 J . (B) 700 J . (C ) –400 J . (D) -700 J . [ ]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在V -T 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 改变到平衡态b (如图).(A) 这是一个等压过程. (B) 这是一个降压过程. (C) 这是一个升压过程.(D) 数据不足,不能判断这是哪种过程. [ ]9. 在空间有一非均匀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电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闭合球面S,已知通过球面上某一面元∆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为∆Φe ,则通过该球面其余部分的电场强度通量为(A) 0. (B)e SR Φ∆∆π24. (C)e SSR Φ∆∆∆-π24. (D)e Φ-∆. [ ] 10. 一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为σ,球面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球面上面元d S 带有σ d S的电荷,该电荷在球面内各点产生的电场强度(A) 处处为零. (B) 处处不为零.(C) 不一定都为零. (D) 无法判定 . [ ]11. 三块互相平行的导体板,相互之间的距离d 1和d 2比板面积线度小得多,外面二板用导线连接.中间板上带电,设左右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σ和2σ,如图所示.则比值1σ和2σ为(A )d 2 / d 1. (B )d 1 / d 2.p (×105 Pa)-3 m 3)12(C )1. (D 2122/d d . [ ]12. C 1和C 2两空气电容器并联起来接上电源充电.然后将电源断开,再把一电介质板插入C 1中,如图所示, 则(A) C 1和C2极板上电荷都不变.(B) C 1极板上电荷增大,C 2极板上电荷不变. (C) C 1极板上电荷增大,C 2极板上电荷减少.(D) C 1极板上电荷减少,C 2极板上电荷增大. [ ]二、 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13. 一质点在二恒力共同作用下,位移为j i r 83+=∆ (SI);在此过程中,动能增量为24 J ,已知其中一恒力j i F3121-=(SI),则另一恒力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14. 一根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细杆,可在水平桌面上绕通过其一端的竖直固定轴转动.已知细杆与桌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则杆转动时受的摩擦力矩的大小为_____.15. 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的半圆细环,均匀带电Q ,如图所示.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圆心O 点处的电势U =_________,若将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圆心O 点,则电场力做功A =___________.16.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保持联接,然后使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r ε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这时两极板上的电场强度是原来的 _________倍;电场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ε三、 计算题 (本题12分)质量为M 的木块在光滑的固定斜面上,由A 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当经过路程l 运动到B 点时,木块被一颗水平飞来的子弹射中,子弹立即陷入木块内.设子弹的质量为m ,速度为v,求子弹射中木块后,子弹与木块的共同速度.四、 计算题 (本题12分)空心圆环可绕光滑的竖直固定轴AC 自由转动,转动惯量为J 0,环的半径为R ,初始时环的角速度为ω0.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在环内最高处A 点,由于某种微小干扰,小球沿环向下滑动,问小球滑到与环心O 在同一高度的B 点和环的最低处的C 点时,环的角速度及小球相对于环的速度各为多大?(设环的内壁和小球都是光滑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环截面半径r <<R .)五、 计算题 (本题12分)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A 态出发经等压过程膨胀到B 态,又经绝热过程膨胀到C 态,如图所示.试求这全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内能的增量以及吸收的热量.(,52p m c R =)六、 计算题 (本题12分)半径分别为R 1和R 2 (R 2 > R 1 )的两个同心导体薄球壳,分别带有电荷Q 1和Q 2,今将内球壳用细导线与远处半径为r 的导体球相联,如图所示, 导体球原来不带电,试求相联后导体球所带电荷q .V (m 3)p 1×4×拟题学院(系): 数理学院 适用专业: 08级 48学时各专业2008-2009 学年 2 学期大学物理B (上)II (卷) 试题标准答案(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评分标准)四、 选择题 (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1. (0586)(A) 2.(0686)(C) 3.(0048)(C) 4.(0063)(D) 5.(0078)(B) 6. (0165)(A) 7. (4100) (D) 8.(4311)(B) 9.(5272) (D) 10.(1001)(B ) 11.(1235)(A ) 12.(1328)(C )五、 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13.(0733) 12 J 4分 14.(5642) 2mgl μ 4分15.(5167) ()R Q 04/επ 2分; ()R qQ 04/επ- 2分 16. (1206)1 2分; r ε 2分三、 计算题(0395) (本题12分)解:这个问题有两个物理过程:第一过程为木块M 沿光滑的固定斜面下滑,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为θsin gl 21=v 5分方向:沿斜面向下第二个过程:子弹与木块作完全非弹性碰撞.在斜面方向上,内力的分量远远大于外力,动量近似守恒,以斜面向上为正,则有V v v )(cos M m M m +=-1θ 5分Mm gl M m +-=θθsin cos 2v V 2分四、 计算题(0232)(本题12分)拟 题 人:书写标准答案人:解:选小球和环为系统.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矩为零,角动量守恒.对地球、小球和环系统机械能守恒.取过环心的水平面为势能零点.小球到B 点时: J 0ω0=(J 0+mR 2)ω ① 3分()22222000111222B J mgR J m R ωωω+=++v ② 3分 式中B v 表示小球在B 点时相对于地面的竖直分速度,也等于它相对于环的速度.由式①得: ω=J 0ω 0 / (J 0 + mR 2)代入式②得2200202B J RgR mR J ω=++v 2分当小球滑到C 点时,由角动量守恒定律,系统的角速度又回复至ω0,又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小球在C 的动能完全由重力势能转换而来.即:()222C m mg R =v , 4C gR =v 4分五、 计算题(4117)(本题12分)解:由图可看出 p A V A = p C V C 1分从状态方程 pV =νRT 可知 T A =T C , 1分 因此全过程A →B →C 的∆E =0. 1分 B →C 过程是绝热过程,有Q BC = 0. 1分 A →B 过程是等压过程,有)(25)( A A B B A B p AB V p V p T T C Q -=-=ν=14.9×105 J . 4分故全过程A →B →C 的 Q = Q BC +Q AB =14.9×105 J . 2分 根据热一律Q =W +∆E ,得全过程A →B →C 的W = Q -∆E =14.9×105 J . 2分六、 计算题(5425)(本题12分)解:设导体球带电q ,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 导体球电势:rqU 004επ=. 3分内球壳电势: 10114R q Q U επ-=2024R Q επ+. 3分二者等电势,即r q04επ1014R q Q επ-=2024R Q επ+ , 4分解得 )()(122112r R R Q R Q R r q ++= 2分A BC (m 3)p 2 3.4981×1054×10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