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性主义翻译(gai)

女性主义翻译(gai)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性语言与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委、安、婉、奴 从中世纪开始,翻译一直是女性进人文学世界的途 径。在19世纪和20世纪法国、 德国和俄国的现代 主义伟大作品中,有一半是女性翻译的。 性别歧视的隐喻: 译者是作者的侍女,女人是男人的财产 翻译是仆人的工作
女性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目的:识别和批判那些将女人和翻译都放逐于社会 和文学底层的纷乱的概念。 女性主义者从后结构主义、 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派 理论等中借鉴了一些有用的成分,解构以结构主义 为基础的传统译论。 女性主义翻译代表人物: L. Flowtow, S. Simon, G. Spivak, L. Chamberlain, B. Godard, S. Lotbiniere-Hawood
女性语言与翻译
“女性必须获得语言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先从 语言着手。”(Simon,1996) 歧视性语言: Mister(先生)---mistress(情人) call boy(仆佣)---call girl(应招女郎) dog ---bitch(母狗) History---his story All men are made equal.
---《简爱》
Contents
1.女性主义思潮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3.影响与局限性
1.女性主义思潮
第一次浪潮
时间: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 目标:从法律上为女性争取财产权、选举权以及受 教育权等,强调同等机会与权利。 重要著作:《妇女圣经》 代表人物:Virginia Woolf
女性语言与翻译
性别中性(gender neutrality)
Jesus said to them,”I am the bread of life;he who comes to me shall not hunger ,and he who believes me shall never thirst…,and him who comes to me I shall not cast out.”
女性译者将之作为翻译的常规, 用以解释原文的背 景、意旨以及自己的翻译策略和翻译过程,有的译 者还以日记形式记录翻译过程。 如在”译者前言”中宣称其翻译是为女人说话。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劫持(hijacking)
指女性主义译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主观意图,对文 本中不符合女性主义的观点进行改写。 西蒙( Simon)在《翻译的性别》中有一例: 原文: Ce soir, J’entre dans l’histoire sans re lever ma jupe. 男性译者的译文: This evening I am entering history without pulling up my skirt. 女性译者的译文: This evening I am entering history without opening my legs.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Do you think I am an automaton ? — a machine without feelings? And can bear to have my morsel of bread snatched from my lips , and my drop of living water dashed from my cup? Do you think , because I am poor , obscure, plain , and little , 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 ?
女性语言与翻译
霍吉路德改译为:
Jesus said to them,”I am the bread of life;anyone who comes to me shall not hunger,and anyone who believes me shall never thirst…,and those who come to me I shall not cast out.” Businessman God the father heaven Business-executive our father-mother i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简· 爱》两个译本为例
吴译:如果他是个漂亮英俊的年轻绅士,我准不 敢站在这儿这样不顾他的拒绝向他发问,而且不等 要求自请帮忙。
祝译:要是他是个漂亮英俊的年轻绅士,我就不敢这 样站着违拗他的意志问他问题, 不等请求硬要帮忙 。
3.影响及其局限性
贡献:
女性主义对差异的解释成功地解构了原作和男性的 霸权地位。 为翻译研究中的忠实、 文化差异、 译者主体性以 及语言的本质等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提 高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
女性主义与翻译
忠实:对于女性主义来说,忠实既不是针对作者, 也不是针对读者,而是针对写作计划---一种作者 和译者都参与的写作计划。(Simon,1996) 原作与译作是平等的 语言不仅反映性别歧视的现实,而且强化了性别歧 视 戈达尔德(Godard)认为, “依据女性主义话语 理论,翻译不是复制,而是创造。 ”
女性主义与翻译
1654年法国修辞学家梅纳日把翻译比作“不忠的 美人”(les belle infidelles)
原文
男性

忠 实
作者
忠 实

忠 实
译文
女性
译者
女性主义与翻译
传统观念:翻译的衍生性和女性的从属性,在历 史上地位低下。
原文
production
(生产)
男性
译文
reproduction (生殖)
以《简· 爱》两个译本为例
例 1: They were not bound to regard with affection a thing that could not sympathise with one amongst them; a heterogeneous thing,opposed to them in temperament, in capacity,in propensities; a useless thing,incapable of serving their interest or adding to their pleasure;a noxious thing , cherishing the germs of indignation at their treatment of contempt of their judgment.
祝译:我是个异种人, 在脾气、 能力、 爱好上,都 和他们相反; 我是个没用的人, 不会迎合他们的趣 味或者增加他们的快乐;我是个有害的人, 对他们 的虐待越来越气愤,我对他们的见解越来越鄙视;对 这样一个和他们之间谁也没有共同感情的人, 他们 没有必要怀着热爱来对待。
以《简· 爱》两个译本为例
女性语言与翻译
重新女性化语言(resex language)
创造性叛逆 No one ignores the fact that everything is language. HuMan right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重写(rewritting)
补偿(supplementing) 前言和脚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劫持(hijacking)
以《简· 爱》两个译本为例
吴译: 他们并无必要非去爱护一个跟他们谁也不能 融洽相处的人不可。这人是个异物,无论在脾气、 能力或者爱好上都跟他们相反;是个毫无用处的家 伙, 既不能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也不能增加一点他们 的乐趣;是个害人精,身上带有不满他们的对待,鄙 视他们的见解的毒菌。
以《简· 爱》两个译本为例
女性主义思潮
第二次浪潮
时间:20世纪60-70年代 目标:从关注性别平等、性别中立转向差异和女性 的独特性 重要著作:《性政治》、《他们自己的文学》 代表人物:凯蒂· 米利特(Kate Millett); 肖沃尔 特(Elaine Showalter) 女性视角:女性意识,女性经验看待作品
例 2 : Had he been a handsome,heroic– looking young gentleman,I should not have dared to stand thus questioning him against his will and offering my services unasked…
影响及其局限性
局限性
流派过多,观点激进。并且把颠覆以结构主义为基 础的传统译论作为终极目的。 过于强调翻译中对语言的 “操纵”和译者的 “干预 ”,译者主体意识过分张扬。 不考虑读者的接受力而刻意创造一些读者难以理解 ,现有语言体系不可接受的词汇或语法。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补偿(supplementing)
对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进行补充, 在补偿过 程中译者基于自己的性别立场或信仰,对文本进行 创造性改写。 譬如在《圣经》翻译中于呼语 Brothers前补上 Sisters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女性身影在文本 中显现。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前言和脚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女性主义思潮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
代表人物:西蒙· 波伏娃(Simon de 德· Beauvoir) 代表作品:《第二性》(1949) 区分sex and gender “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
女性主义思潮
第三次浪潮
时间:20世纪末 理论建构阶段 与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潮交相辉 映,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