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X-7-024第六章实数复习课第二课时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SX-7-024第六章实数复习课第二课时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 =
=; =; =
应用:1. 取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1) :;(2) :;(3) :
3.
2.

(二)实数:
无理数的定义:
实数的定义:
实数与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选作)
1、若 为实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B、
C、 D、
2、已知 ,求 的值。





《实数》这一部分的复习,对于这一部分的概念,学生掌握得还可以,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交流等能力。通过这节课,我清醒的认识到中考第一轮数学复习基本思路是:回归基础,低起点,多层次;重视知识的整合,在变式中逐步提升;抓好中档题,保住基本分,盯住中等生,带动学生全面发展。第一轮复习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强化练习。
(3)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练习,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6.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反过来,
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2、把下列各数中,有理数为;无理数为
(相邻两个3之间的7逐渐加1个)
㈢实数的有关运算
1、计算
2、解方程
(1) (2)




第六章实数复习课第二课时
导学案设计
题目
第六章实数复习课第二课时
课时
1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刘占国
年级
七年
学科
数学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3年4月7日
学习
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数的开平方、开立方运算。
2.通过复习学生能充分理解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增强学生进行实数运算的能力。
重点
数的开方运算和实数的概念
难点
实数的计算
(4)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5)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6)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一)数的开方
(二)实数
达标测评来自【知识提高】1、已知 , ,(1) ;(2) ;
(3)0.03的平方根约为;(4)若 ,则
练习:已知 , , ,求(1) ;
(2)3000的立方根约为;(3) ,则
2、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 位置如图所示,
试化简:(1)
(2)
4、已知 的小数部分为 , 的小数部分为 ,则
【当堂反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平方根是 B、 表示6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C、任何数都有平方根D、 一定没有平方根
2、若 ,则
3、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则 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 ,求 的平方根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 满足 ,求三角形的周长
6、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 和 ,求这个数
学习方法
师生合作




[知识结构](课前尝试整理)
[知识回顾](一)数的开方:
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的性质:
立方根的定义:
立方根的性质:
练习:
1、—8是的平方根;64的平方根是; ;
—64的立方根是; ; 的平方根是。
2、大于 而小于 的所有整数为
3.几个基本公式:(注意字母 的取值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