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和阁夜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 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 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稍稍流露出 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 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 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 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 声作铺垫。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
垂 ——低垂
平野: 阔 ——辽阔无边 月: 明朗的月光 江流:汹涌澎湃
远 景
星空低垂愈显 原野辽阔无边 明朗的月空下 月似乎不堪滚滚东 江水汹涌澎湃 流的大江的压逼而 一下子涌了出来 奔流不息
近 景
结论:
阔岸 平野 ——孤舟 —— 大江 何等孤单 何等渺小 诗人命运的写照
• 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什么感情。(效果)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 合的画面。 1分
诗句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 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 平野、月、 江流
答案示例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 (1分) 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 月光在江中翻滚涌动。 (1分)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 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 凄苦的心境。 (2分)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 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 分)
答案示例
•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含义) ①“网‛指‚网住‛。 1分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 (描述景象和手法) ②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③写出戍地的苦寒,抒发了吹笛人思乡的愁
绪。
1分
2008年 全国1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 (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 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 • • •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8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9
登
高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艺术手法:
天
_____
沙鸥
直抒胸臆
地
对比的手法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 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 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 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 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 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 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为‚____”诗圣 。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 沉郁顿挫 诗歌形式,风格___ ___;语 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著有《杜工部集 ________》。
三看注释
•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 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 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 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 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明确:
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 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理解: 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不受皇帝的重用, 又遭到了同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
沙 鸥 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的 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
教学目标
• 1.运用已掌握的鉴赏诗歌的思路解 读诗歌内容。 • 2.当堂背诵 • 3.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一 种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解题方法。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歌鉴赏思路: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全文
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类型
• 1.第一种:分析意境型 • 2.第二种:分析技巧型 • 3.第三种:分析语言特色 炼字型 • 4.第四种:炼字型 • 5.第五种:一词领全诗型
近三年来高考考查炼字情况: 2007年:全国II卷、广东卷、江西 卷、辽宁卷、天津卷 (五套) 2008年: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天 津卷、上海卷、安徽卷、湖南卷 (六套)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10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 (1分)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 光在江中翻滚如涌。 (1分)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 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 境。 (2分)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
思考: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 怎样的特点?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点
草: 细 ——孤弱 风:微 ——轻风 虽轻却不断 岸: (阔大的)江岸 樯: 危 ——高 孤立突兀 夜: (凄冷的)夜晚 舟: 独 ——孤 舟 孤舟
孤立突兀的 危樯和孤独 的小舟对抗 着漫漫长夜
线
阔岸
面
孤弱的细草 在无边的风 里飘摇不定
背一背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来传 诵的名联。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 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
《阁夜》是一首七言律诗,每 句节奏都为‚二二三‛,如‚岁暮 ─阴阳─催短景‛。全诗的感情基 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的 调子来诵读。
赏析诗文
• 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岁暮阴 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 析。 • 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 古名句,说说其妙处。 • 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 么?作者情感如何? • 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 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
2009年: 广东卷、山东卷、四川 卷(三套)
解答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 (描绘景象加手法) (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效果)
牛刀小试
感受高考
(2008年全国卷II)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4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5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7
秀一秀
诗歌背诵小比赛
1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
春夜喜雨
杜甫
• 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野径云俱黑, 晓看红湿处,
当春乃发生。 润物细无声。 江船火独明。 花重锦官城。
3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 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境是凄 苦的。
旅夜书怀
杜甫
四看全文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细草微风岸,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危樯独夜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星垂平野阔, 大江奔流,明月在水中翻滚如涌。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官应老病休, 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飘飘何所似,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天地一沙鸥。 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