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学习动机
•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 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赢得相应地位而形成的学习动力。 是一种外部动机,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来源。
• 3 .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保持 教师、 家长和同伴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努力学习的 动力。
• (三)一般的和具体的学习动机 •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或动机的强弱,可以把动机分
第十一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 引发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标的动力。 • 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
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学位、待遇、 社会地位)及客观环境要求(考试、竞赛和升学) 等诸多因素有关。
• 动机与兴趣:兴趣是动机的一种,而兴趣所促进的 活动方向比较专注,对象比较具体。
• 学生学业任务的完成、坚持性、成就任务的选择最直接的 取决于他们对任务的成功期望和他们赋予任务的主观价值, 而成功期望和主观价值又受到成就相关信念的影响,如能 力知觉、不同任务难度知觉、个人目标与自我图式。
• 四、成就动机理论 •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人们在完成任
• 阿特金森(J.W.Atkinson)将麦克里兰的理论进一步发展。 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 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二是害怕或避免失败,表现为想 方设法逃脱成就活动,避免预料到的失败结果。
• 麦克里兰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成就动机的最有 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著名的社会成就动机理论。 他的成就动机研究主要涉及成就动机与经济发展关系、 成就动机的形成与改变等。他将成就动机解释为竞争和 追求“优越标准”,认为高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为自己 确立高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 (一)追求成功的倾向 • 阿特金森认为,追求成功的倾向(Ts)是由追求成功的动机(Ms)、获得
成功的可能性(Ps)、成功后的诱因价值(Is)三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用 下式表示即: • Ts=Ms×Ps×Is • 在这一公式中,Ms是相对稳定的特性,是个体努力达到成功的性格 特质,Ps是个体主观理解的成功可能性,Is是对成绩的自豪感, Is=1- Ps,任务越难,个体付出的努力越多,完成后的自豪感越多。
•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 (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 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引
起的活动动机。 • 外部动机是由外在诱因如奖励、表扬、分数、竞赛等引起
的活动动机。
• (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 奥苏贝尔把学校情境的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
(cognitive drive)、自我提高的内驱力(egoenhancement drive)以及附属内驱力(affiliative drive)。 • 1.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要求了解与理解知识、阐 述与解决问题而形成的学习动力。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 本身,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
们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发。动机被看作是由外部刺激 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推动力量,并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 引起和作用。
• 二、需要理论 •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用需要的满足来解释动机,马斯洛
(A.H.Maslow, 1970)则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他强调人类 的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的。
•
生长需要
需要,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产生焦虑、渴望的心 理体验,并产生一定的学习行为。 • 定向作用: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 点,使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 标,推动着自己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 维持作用: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在长时间的学 习活动中保持认真的态度和完成任务的毅力,而动 机水平低的学生则缺乏学习行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 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动机在需要和诱因的基 础上产生的。需要是内在隐蔽的,是支配有机体行 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在刺激物, 没有需要,就不会有行为的目标,而没有行为的诱 因,就不会诱发特定的需要。
• 动机与态度:态度与动机类似都是促进行为的内在 倾向,但态度多了一份情感因素。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 引发作用:学生对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
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 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 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 成就动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默里(H.A.Murry),他提 出成就需要,并将成就需要解释为:努力完成某些困难的 任务;尽可能迅速地、独立地完成工作;克服困难,达到 高标准;与他人竞争且超过他人;有突出的成就与业绩等 等。
为一般的动机(general motivation )和具体动机 (specific motivation ) 。 • 一般学习动机指在学习活动中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 稳定持久的和广泛的学习动机。 • 具体学习动机指在某一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动 机。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 一、强化理论 • 学习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
• 缺失需要
自我实现 审美需要 求知需要
• 三、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 • 期望(expectancy)是指一个人根据经验产生的对实现某种
目标的预期或期待,或是人们寻求希望的事物或结果的发 生。 • 期望-价值理论中的价值是指主观价值,是指个体对行为 结果的意义或重要性的主观判断。
• 调节作用: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 方向。如行为活动未达到既定目标,动机会趋使个 体转换行为方向从而达到既定目标。
• 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 由于学习动机具有始动、指向、维持和调控作用,所以
学习动机能够影响学习活动的水平和效果。一般来说, 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效果之间是一致的,活动效 果取决于动机的强度和方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 学习目标能驱使人努力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 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学习动机 越强学习效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