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点轨迹问题

动点轨迹问题

根据已知条件得|AB|+|AC|=10
根据椭圆定义得a=5,c=3,b=4
再所以顶点A的轨迹方程为 x2 y2 1 25 16
(y≠0)
例1.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 且∆ABC的周长等于16,求顶点A的轨迹 方程.
定义法:如果动点满足的条件符合某 种已知曲线(圆,椭圆,双曲线,抛 物线等)的定义,可根据其定义用待 定系数法求出轨迹方程.
动点轨迹问题
----定义法
P’
例1.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 且∆ABC的周长等于16,求顶点A的轨 迹方程.
例1.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 且∆ABC的周长等于16,求顶点A的轨 迹方程.
解解:以BC所在直线为x轴,BC中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顶点A(x,y),
f (x, y) 0
பைடு நூலகம்新疆 王新敞
学案
(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 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略);
(6)检验.
复习练习:到两定A(3,0),B(-
3,0)距离的平方和为20的点的
轨迹方程是
.
例 2. 从 圆 x2+y2=2 上 任 意 一 点 P 向 x 轴 作 垂线段PPˊ,求线段PPˊ的中点M的轨 迹。
转移法:如果所求轨迹上的点P(x,y)是随 另一个在已知曲线C上的动点M(x0,y0)的 变化而变化,且x0,y0能用x,y表示,即 代入已知曲线,化简后即为所求的轨迹 方程.
例3.长度为2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 分别在x轴、y轴上滑动,点M分AB的比
为 ,求点M的轨迹方程.
3 2
么?为什么?
练习 2 如图,圆 O 的半径为定长 r , A 是圆 O 外一定点,P 是圆 上任意一点。线段 AP 的垂直平分线 l 和直线 OP 相交于点 Q ,当
点 P 在圆上运动时,点 Q 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练习 43 如图,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 P 是平
面 AC 内一动点,若 P 到直线 AB 与直线 CA1CD11的距离相
等,则动点 P 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
A.直线 B.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小结
检测 在∆ ABC中,BC=24,AC、AB 的两条中线之和为39,求∆ ABC的重心 轨迹方程.
复习:用直接法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 对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 (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 程; f (x, y) 0
练习1 已知定圆x2+y2-6x-55=0,动圆M 和已知圆内切且过点P(-3,0),求圆心 M的轨迹及其方程.
新疆 王新敞
奎屯
例 2 如图,圆 O 的半径为定长 r , A 是圆 O 内一定点, P 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 AP 的垂直平分线 l 和直线 OP 相交于点 Q ,当点 P 在圆上运动时,点 Q 的轨迹是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