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教师鼓励学生回忆总结,答不完整的没有关系,其它同学补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提问
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总结学习过程能力
回忆反思
理解体会
布
置
作
业
1、复习作业:复习本节内容。
2、书面作业:《机械制图习题集》P.126. 8-4题中,标注尺寸,注明尺寸基准。
3、预习作业:8.4(2)形状和位置公差。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与识读。
教学难点: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5分钟8分钟50分钟15分钟2分钟
课后记: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复
习
旧
课
1、简述零件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2、讲评作业情况。
提问
点评
思考、回答
(4)连续表面的标注方法
(5)一个表面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时的标注
(详见课件)
说明
记录
板
书
设
计
课题:8.4(1)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一、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
二、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1)表面粗糙度的意义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
2、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1)图样上标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代号)
(2)标注方法
(3)符号的统一标注方法
(1)表面粗糙度的意义: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后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不平度。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
2、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教师讲授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交叉演示表面粗糙度的画法、符号的意义及说明、表面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注写及意义、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图例1、图例2、图例3、图例4、图例5。】
教案首页
年月日第周
课题:8.4(1)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课次: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具:多媒体、三角板
教学目的:
1、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与识读。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与识读学生多看多练习,不断总结、不断掌握新知识。
教学重点:
(1)图样上标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代)号
(2)标注方法
零件的每一个表面都要标注而且只标注一次,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加工表面,在不同方向上标注时,符号数字应按尺寸数字标注规则书写。
(3)符号的统一标注方法
当零件的表面大部分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符号,可以统一标注在图样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二字。符号及“其余”二字大小是图样上所注代号和文字的1.4倍(图a);当所有表面都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可以在图样右上角统一注出(图b)。
导
入
新
课
零件图上的图形与尺寸尚不能完全反映对零件的全面要求。因此,零件图还必须给出必要的技术要求,以便控制零件质量,表面粗糙度就是其中之一。
(板书课题)
口述导入语
了解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一、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
二、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教师讲授表面粗糙度的意义、评定参数;交叉演示网络课程零件表面微小不平的情况、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不同的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
图a
图b
(4)连续表面的标注方法
当零件的表面为分开的连续表面时,可用一条细实线将其连起,将其看作一个表面进行标注,如下图中的安装底面。
(5)一个表面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时的标注
当一个表面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可注出精度高的一段表面的尺寸,以示区别。
教师讲授零件图上应该标注和说明的技术要求内容。
讲授、交叉演示网络课程
结合图形
边讲授,边演示。
讲授
演示
讲授
演示
学生边学边练,合作学习
学生阅读书本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听,做好笔记
巩
固
练
习
习题集P.126,
8-4题中标注粗糙度代号练习。
提问、巡视指导,
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思考、交流
回答
归
纳
小
结
1、简述表面粗糙度概述,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2、重点和难点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