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3)历史建筑及传统住区风貌在旧城改造中拆毁或丧失,地 价上涨使旧住区更新改造日益困难。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旧城区居民点——历史自然形成,建筑密度过高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2、开发区问题 (1)开发区远离主城,封闭运行,变成了单一工矿区。 (2)未完全按照规划执行,造成开发区内的“圈地” 现象严重,土地浪费 现象明显。
(3)建立旧城住区环境可持续管理机制。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国外:整体的城市居民点——和谐的人与自然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国外:居民点细部(别墅群)——巧妙的因地制宜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2、开发区规划注意:
(1)开发区建设要处理好新城区和传统工业的关系,形成 鲜明的地域特色。
(2)开发区的交通体系建设要衔接、配套,互相之间有机 联系。
(3)保护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处理好建筑、绿化与河道之 间的关系。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开发区1——各类用地布局有层次,但地块单一形式呆板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小城镇建设——新气象,但规划不完善且过于模式化
林地
林地面积及其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百 分比;
二级地类面积、比重分布; 森林覆盖率等。
牧草地
辖区牧草地面积及其占总土地面积的 百分比;
三级地类面积比重和分布; 产草量、载畜量等。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占辖区总土地面 积百分比;
199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总共有668座城市:特大城市37座; 大城市48座;中等城市205座;小城市378座;城镇 1.9万个以上。
②城镇分县城和集镇。 其中集镇包括建制镇和场(乡)镇,指县城以下一定区域内工 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工程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农村小 区域。
根据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的划分规定,集镇的人口数量一般在2万 人以下。
二级地类的面积、比重和分布; 居民点分布形式,按城市和乡镇分别计
算人均用地面积等。
交通用地
交通用地面积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 比;
二级地类面积、比重及分布;
现有交通网对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等。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水域
水域面积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比; 二级地类(河流、湖泊等)的面积、比重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开发区2——用地布局生动紧凑,但建筑形式偏于一致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浦东新区——用地布局合理,且建筑、绿化形式多样化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 (1)住宅建设混乱,居民点布局杂乱,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2)土地利用率低,土地闲置浪费严重 (3)人均用地和户均宅基地规模偏大 (4)城乡一体化建设占用土地现象严重
一、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指各种用地,包括耕地、园林、林地、牧草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
地占辖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及其在辖区内的 分布情况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耕地
辖区耕地面积及其在全县土地总面积 中所占的百分比;
二级地类面积及在耕地中的比重; 高、中、低产田的百分比; 辖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地域分布利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注意:
我国人以上尚未设市建制的县城和 镇称为小城镇。(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小城镇学科组界定)
其范围大到设市以下几万人口的县城和建制镇, 小到丘陵山区几百人口的最低层次的乡镇。
③乡村分中心村、基层村和村落。
用上的差异; 本地种植业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园地
辖区园地面积及其占总土地面积的百 分比;
二级地类的面积及比重和分布情况; 园地生产情况; 人均占有量; 销售情况等。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二节 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
一、城镇居民点用地问题 1、旧居住区问题
(1)建筑密度高,住房老化,街道狭窄,交通压力大,无或 少有公共绿化用地,居住环境恶化;
(2)用地无明显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作区等互相干扰, 无系统的环境保护设施,噪音及空气污染严重;
配置有各类建筑群、街道网、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 社会公共设施、绿化系统等的综合地类。
类
城镇居民点 城市型居民点
型
农村居民点 农村居民点形式多样,主要存在地域差异(如我
国南方、北方的差异)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居民点体系
城市——城镇——乡村
①城市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 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和小城市(<20万人)。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某工业开发新区——不合理规划导致“城中村”现象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二、城镇居民点用地问题解决方案 1、旧居住区解决方案
(1)优化激活旧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促进旧城居住 区条件改善。
(2)强化环境改善模式 ,对经营性污水、废气和垃圾排放 进行环境达标治理。
及分布 利用现状等。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面积以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 比;
二级地类(荒草地、沙地等)的面积、比 重;
开发潜力、制约因素、开发难易度等。
新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 和居民点用地规划
土
规 课
居民点布局及用地规划
程
第一节 居民点概念、类型及现状
一、居民点的概念、类型
居民点——人们定居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