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起源的说法

音乐起源的说法

1、音乐起源的说法: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太一说、巫术说、语言抑扬说、异性求爱说、信号说2、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德国“万年骨笛”距今约三万五千3、《神奇秘谱》明代朱权4、东汉赵晔撰的《吴越春秋》中记载了黄帝时期的一首民歌《弹歌》5、《葛天氏之乐》是一部载歌载舞的乐舞,表演时有三个表演者手中拿着牛尾巴,边舞边唱,一共有八首歌曲。

6、《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7、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的贾湖古笛为我国最早的古笛。

8、周代的礼乐制度王贵为天子,因而享用的乐器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周代掌管音乐的乐官有大司乐。

9、音乐教育机构:6~9阶段在家学习,如干支、数目、四方之名等;10~20主要学习儿童的礼仪、器乐、诵读诗文、跳《勺舞》;20岁以后开始学习,成年礼仪,舞《大夏》。

10、六代乐舞:黄帝的《云门》、唐尧的《咸池》、虞舜的《箫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周代的《大武》。

1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余约500年内出现的15国的民间歌曲,共160篇,是诗经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12、荀子《成相》篇,是我国音乐说唱的元祖。

13、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秦青“生振林木,响遏行云”伯牙的“高山流水”14、八音分类法依据乐器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金类乐器:铜铃、铜鼓。

石:磬、排箫。

土:陶鼓、陶玲等。

木:柷、敔。

丝:瑟、筝。

革:应、鼍骨等。

匏:笙、竽、竹:箫、篴。

15、三分损益最早记载于《管子·地员》中。

16、十二律律名: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17、汉承秦制,汉乐府设立“太乐”和“乐府”。

汉哀帝取消。

18、“协律都尉”李延年19、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保存了汉至唐的大量乐府歌词。

20、徒歌(情场无伴奏)—但歌(一个人唱三人和)—相和歌(一人持节者歌,以管弦相伴奏)—相和大曲(歌舞伴奏一起)。

相和歌的三调平、清、瑟。

鼓吹乐的总类: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

横吹。

21、《碣石调·幽兰》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琴谱,记载于《神奇秘谱》,唯一一首以文字记谱的琴谱。

22、《梅花三弄》是东晋时期桓伊演奏过的一首笛曲。

23、早期有“缠令”和“缠达”的曲式。

24、《广陵散》又称《广陵止息》。

25、汉代乐器:琵琶、箜篌。

26、《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共23篇,现存11篇。

据记载是公孙妮子所著。

27、阮籍《乐论》最著名的是《九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28、吴声歌是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歌曲,最初是徒歌,即清唱,后加入管弦乐器伴奏。

29、西曲分为舞歌和倚歌。

西曲流传于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一带。

30、北哥始自北魏时期,又名真人代歌。

31、元杂剧四大家:关,王,马,白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车》白朴《墙头马上》32、《龟兹乐》流传于新疆库车一带。

《西凉乐》即今天甘肃武威、张掖一带。

《疏勒乐》今天新疆西南喀什、疏勒、英吉沙一带。

《安国乐》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地区。

《康国乐》今新疆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

《天竺乐》今印度。

《高丽乐》今朝鲜。

33、坐部伎有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长寿乐、天授乐、鸟哥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

立部伎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寿乐。

34、燕乐:广义上的“燕乐”是相对于“雅乐”来说的“俗乐”,包含十部乐和教坊乐,次广义上的“燕乐”乃是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音乐,它融胡俗乐于一体,尤其是龟兹乐。

狭义上的“燕乐”是专指唐贞观时期张文收采古《朱雁》、《天马》之义所作的《景云河清歌》35、《参军戏》以讽刺、滑稽为题材,其故事源自“汉馆陶令石耽贪污受贿之事”《踏摇娘》产生于隋代末年,是反映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歌舞音乐36、唐大曲可分为“散序”“中序”和“破”三大部分。

唐大曲分为健舞(柘枝)和软舞(绿腰)37、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

一类是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有三种类型,只唱不说,只说不唱,有唱有说38、太常寺(大乐署、鼓吹署)宫廷(教坊、梨园)39、歌唱家:许和子、李鬼年、李鹤年、裴大娘40、《乐书要录.》是武则天组织元万顷等人编写的《教坊记》是唐崔令钦《羯鼓录》是唐南卓笔记形专著《乐府杂录》是唐段安节写41、姜夔《杏花天影》《词乐曲谱》《大乐议》《琴瑟考古图》《白石道人歌曲》《古怨》42、唱赚其特点是以“缠令”和“缠达”的曲式结构43、说唱音乐有鼓子词、诸宫调、货郎儿44、元杂剧的结构为一本四折,其表演由曲、宾白、科三部分组成45、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46、《潇湘水云》郭沔是浙派琴乐奠基人47、十八律为解决十二律旋宫转调的困难,蔡元定在《律吕新书》一书中创立了“十八律”的理论。

48、《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乐书》世称《陈旸乐书》北宋宫廷雅乐派代表人物陈旸所著。

《琴史》是现存最早的史琴专著,北宋朱文长所著。

《碧鸡漫志》是研究歌唱的笔记体音乐著作,南宋王灼。

《词源》南宋张炎。

《唱论》元代燕南芝庵。

49、冯梦龙《挂枝儿》。

蒲松龄《俚曲》50、苏州弹词三大派陈遇乾(陈调)、俞秀山(俞调)马如飞(马调)51、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魏良辅、梁辰鱼)52、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名“玉茗堂四梦”分别是《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53、洪昇和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54、《十面埋伏》汤应曾55、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56、弦索十三套又名“弦索备考”,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57、《乐律全书》明代朱载堉著,《溪山琴况》是一篇关于古琴表演的美学理论文献,明代徐上瀛撰58、《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明代朱权编辑59、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沈心工《黄河》《体操》《赛船》、曾志忞《音乐教育论》《音乐四哭》《教育歌唱集——告诗人》、李叔同《送别》《春游》《祖国歌》60、《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61、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鹏,广东香山人。

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

代表作:《秋思》、《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合唱《春江花月夜》《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研究》《卿云歌》定为国歌。

62、黄自的四大弟子: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63、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论中国古典歌剧》昆曲64、青主《乐话》中阐述了“音乐是上界的语言”,代表作:《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65、赵元任号宜重又号重远,被称为中国的舒伯特,代表作《尽力中华》《教我如何不想他》《买布谣》《海韵》《老天爷你年纪大》66、黎锦晖字均荃代表作:《好朋友来了》《蝴蝶姑娘》《可怜的秋香》《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67、黄自幼名四由字今吾代表作:《怀旧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天伦歌》68、刘天华《良宵》又名《除夕小夜》,《病中吟》《悲歌》《苦闷之讴》《独弦操》《空上鸟语》《虚籁》《光明行》《烛影摇红》1927年由他为主发起“国乐改进社”69、江文也代表作《台湾舞曲》《孔庙晟大乐章》《中国古代正乐考——孔子音乐论》70、杨荫浏中国音乐的泰斗型人物是实践经验的中国音乐学大师,1944年1月写成《中国音乐史纲》71、大同乐会成员柳尧章于1925年据王昱庭《夕阳箫鼓》琵琶曲传谱改编,并由郑觐文定名和拟定分段小标题的丝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72、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代表作:《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自卫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73、《五月的鲜花》光未然词,阎述诗曲《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大刀向前进》麦新词曲,《长城谣》刘雪庵曲,贺绿汀《游击队歌》词曲,贺绿汀曲《嘉陵江水》,《垦春泥》贺绿汀曲田汉词,江文也《台湾舞曲》,杨荫浏《中国音乐史》,《古怪歌》宋杨词曲,舒模词曲《你这个坏东西》曲《跌倒算什么》,费克曲《茶馆小调》74、马思聪《思乡曲》以内蒙古绥远民歌《城头上跑马》为主题,《牧歌》《内蒙组曲》合唱曲《祖国大合唱》《民主大合唱》《抛锚大合唱》《春天大合唱》75、冼星海代表作:《夜半歌声》《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热血》《只怕不抵抗》,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由《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牺盟大合唱》76、新秧歌剧作《夫妻识字》《兄妹开荒》《货郎担》《翻身道情》《减租会》。

77、1945年1月我国第一部新型民族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词,马可张鲁等词。

78、《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李劫夫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