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7八下·龙华月考)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①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②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③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⑤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马说》)⑥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⑦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⑧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往往给人以启迪,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2分)2. (1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回答问题。
那轻,那pīng tíng,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带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连。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粱间ní nán,——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pīng tíng ní n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鲜妍柔嫩(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3)请写出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7七下·房山月考) 《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体小说,作者是________,作品通过叙述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其中有一位赤手空拳打死斑斓猛虎的英雄,他为兄报仇,在狮子楼________(故事情节),为朋友施恩出头,________(故事情节),收回快活林酒店,后遭奸人陷害,不得不在________(地名)杀死解差,关于他的事件还有血溅鸳鸯楼、________(故事情节)……此人就是武艺高强的________(人物)。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4. (12分)(2012·南京) 学校开展“墨韵•书香”的语文学习活动,林桐、汪淳和你完成了下面的任务。
(1)感受书法魅力,推敲欣赏感言。
下面是林桐所写感言中的一段,他对画线处不够满意,你帮他改为________。
楷书,行书,草书是最常见的书法字体,它们给人别样的审美感受。
打个比方,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刚劲大气。
三种字体各具情态,令人赏心悦目。
(2)利用下列材料,开展主题研究。
汪淳将研究的主题定为“临摹的方法”,挑选了材料《起笔与收笔》和《从“形似”到“神似”》.你将研究的主题定为“________”,挑选了材料《________》,《________》。
(3)邀请名家指导,商定讲座安排。
下面是你与书法家魏先生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景补全。
你:魏先生,您好!下周是我校的“书法活动周”,我们诚挚邀请您下周二给我们开一个讲座。
魏: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动,能换个时间吗?你:________魏:太好了!那我们下周五下午在你们学校的报告厅见!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5. (22分) (2019九上·凤翔期末)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部潘裕民①常常有人问我,该读什么样的书?我的回答是“经典”。
因为经典原著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含量是非经典书籍所不能比拟的,“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
②所谓“经典”,指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
经过千百年来的千锤百炼、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大都是生命力最强、最有价值的经典。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和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话,可以引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思考。
苏格拉底曾说:“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而是好的生活。
”没有经典,当然不会有好的生活。
③我认为读经典,一定要真正意义上的“读”。
所谓“读书”,不是说你今天去书店买两本书,明天从网上购回一包书,这不难办到;难以办到的是,你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尤其是要阅读经典著作。
④哲学家周国平说:“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
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和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阅读经典著作。
日本有一位哲学家叫柳田谦十郎,他在自传中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为了庆贺这件事,他夫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家宴。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一个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易,值得庆贺;一个人读完一本书也不容易,也同样值得庆贺。
⑤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如果不读经典,只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我们可能成为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机器,还有什么灵魂和境界可言?(从一定意义上说),读经典是为了人格更加完善,包括精神的自我提升和灵魂的自我觉醒。
在我看来,精神追求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变得强大。
比如我们读哲学,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已故著名学者俞吾金教授曾指出,“哲学赋予了人们一种‘Choice(选择)’的眼光,使得你能够站在制高点上,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更有把握。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现在在哪儿、明天可能去哪儿,这样才能生活得比较自在、比较自信,也更加乐观。
⑥其实,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要直接读大师的作品。
叔本华说过一句话:“谁向往哲学,就必须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不朽的大师。
”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师的原著是最可靠的。
朱光潜先生说:“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这是因为,读书有着特殊的规律,必须经历一个吸收、转化、升华的过程。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第⑤段画线句中加括号的词句能否删去?为什么?(4)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6. (25分)(2017·襄城模拟) 阅读虞燕的《家有马大哈》,完成后面小题。
①女儿正在读词语,当她念到“粗心”“丢三落四”时,突然眯起眼睛笑了:“这不是说的我爸爸嘛!”我怔了一下,随即哭笑不得地转头看向正坐于女儿身后的她爸,他颇不好意思地笑着轻拉了一下女儿的小马尾,然后,突然站起来往外走,说是才想起给我们带的两盒雪媚娘落在车上了。
②回想起来,她爸的马虎粗心其实从谈恋爱时就已见端倪。
彼时通讯不便,他就三天两头地给我写信。
有一次,我看完信后,觉得奇怪!明明话只说了一半怎么突然就没了?更没有祝愿语、属名和日期。
当日下午,又收到了他的信,打开一看,只有一页,信末有他另外加上的一行字:很是抱歉,信寄出后才发现桌上还剩了一页,又以最快的速度寄出。
③婚后,他的马大哈本色就充分表现出来了。
总有忘带钥匙忘带手机忘带钱包忘戴手表等“剧目”频繁上演,有时就演一出,有时是好几出轮番地演,看得人急火攻心。
起先,我还孜孜不倦地对他循循诱导,以期他能洗心革面,起码也要有所改善嘛。
但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我终于决定放弃对他的“治疗”,却开始把自己搞得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具备各种提醒功能的机器:窗关了吗?手机带了没?有没有带包?记得锁门,记得关灯,记得带伞……如此过了一阵后,觉得自己身心俱累,“机器”罢工了!于是,那些工作日的早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随着一声“我上班去了”,门也“砰”地关上了。
过了一会,“吱嘎”一声,门开了,他又回来了,“我忘记带东西了”。
④他偶尔会在休息日骑着自行车去菜场,却也经常出状况。
有一次,很有兴致地说要给我做最喜欢吃的藕炖排骨和黑木耳炒鸡蛋,我无比幸福地翘首以盼。
到家后,他快乐地哼着歌儿刷锅洗菜,突然,歌声戛然而止,看他跑进跑出好几趟,还在自行车旁绕了两圈,我就知道有情况了。
原来是那关键的排骨跟黑木耳不见了。
他当然想不起丢在哪了,只记得这两样都是付好钱的。
后来呢,说好的藕炖排骨变成了冰糖炖藕,黑木耳炒鸡蛋则被荷包蛋所代替。
⑤我深知他马虎,却总是低估他马虎的程度。
他洗衣服前,我第一反应是跟他强调深浅两色的衣服要分开泡,但之后发生的状况却是五花八门的,如泡烂遗忘在兜里的纸币、洗丢衣服上的扣子、把袜子倒进马桶……最让我欲哭无泪的一次是,他把我那朵与裙子配套的立体多层布艺花随着一大盆水“哗啦啦”地冲进了马桶。
那是我最心爱的一条裙子上的与裙子同色同材质做工精美的大花朵,没有了这朵花的点缀,整条裙子便黯然失色。
我后来几乎没有再穿过那条裙子。
更让人心塞的是,经他这样一搞,下水道被堵了,还得找工作人员来解决。
⑥马大哈当然还特别容易得到小偷的“眷顾”,电瓶车、自行车、手机等都曾因他的疏忽大意不翼而飞。
结婚多年之后,他的马大哈症状基本没有改善,我倒是从起初的着急上火修炼到处之泰然了,除了见怪不怪之外,还有个原因——我逐渐发现他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很具马大哈精神,大大咧咧糊里糊涂,不爱死磕不爱计较,呵呵一笑就过去了。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粗心大”还是个优点呢。
(选自《宁波晚报》,有改动。
)(1)本文具体写了家中“马大哈”的哪几件马大哈事件?(2)开头有何妙处?(3)研读第①段划线的词句,设想一下,当母女俩看到“他”的这些表现后,会是怎样的表情,为什么?(4)马大哈是一个缺点,但作者为什么却说“心粗心大”还是个优点?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5)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划线句子里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六、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