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ppt课件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ppt课件


分布:各种生物膜 基本脂(固定脂)
(磷脂、胆固醇(酯)等)
5
血脂的组成与含量
• 组成:
• 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磷脂 (PHOSPHOLIPIDE)、胆固醇(CHOLESTEROL)(酯 ESTER)、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 含量:
• 甘油三酯 • 总胆固醇
9
一、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10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胆固醇酯
磷脂
胆汁酸盐
乳化微团
胆固醇酯酶 脂肪酸、游离胆固醇
磷脂酶A2
脂肪酸、溶血磷脂
脂肪
胰脂酶
脂肪酸、一酰甘油
血液 肝脏
淋巴
乳糜微粒
载脂蛋白 重新酯化成 甘油三酯等
11
二、脂类的合成、代谢
14
(一)甘油三酯的合成
• 部位:肝、脂肪组织 •直接原料:α-磷酸甘油、脂酰CoA
2
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特点 赋予肝复杂多样的生物化学功能
肝系多种物质代谢之中枢 生物转化作用 分泌作用(分泌胆汁酸等) 排泄作用(排泄胆红素等)
3
脂类的分布和生理功能
4
一、脂类的分布
脂类
甘油三酯
triacylglycerol
分布:脂库 储存脂(可变脂)
lipids
类脂
lipoid
27
甘油磷脂的合成
• 合成部位:肝、肾、肠(内质网) • 合成原料:脂肪酸、甘油、
磷酸盐、 胆碱、乙醇胺、 ATP、CTP等
28
甘油磷脂合成过程——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HOCH2CHCOOH HOCH2CN2NH2
NH2 丝氨酸
CO2 乙醇胺
ATP
ADP
P-OCH2CH2NH2 磷酸乙醇胺
3 SAM
1胆固醇
19
胆固醇的合成过程
第一阶段:甲羟戊酸(MVA)的合成 第二阶段:鲨烯的合成(30C) 第三阶段:胆固醇的生成(27C)
20
内质网
胞液
HMG-CoA 还原酶
21
胆固醇的转化
转变为胆汁酸
肾上腺皮质激素
转变为类固醇激素 性激素
转变为VIT D3
24
乙酰CoA
肾上腺
甘氨酸
皮质酮
皮质
皮质醇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肝 胆酸
甘氨胆酸
雌二醇
胆固醇
牛磺胆酸 牛磺酸
睾丸酮 性激素 性腺
胆固醇酯 肝
肠粘膜
胆汁酸盐
7-脱氢胆固醇
UV 维生素D3
25
胆固醇的排泄
大部分胆固醇 小部分胆固醇:

胆汁酸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胆固醇
肠道细菌还原
H
粪固醇
排泄
26
三、磷脂的代谢
磷脂(含磷酸的脂类)
甘油磷脂
鞘磷脂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
CH2O-P-O-CH2CH2-NH2
CMP
CH2O-C-R1
R2-C-O-CH
卵磷脂
CH2O-P-O-CH2CH2-N2+9(CH3)3
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
• 磷脂酶A1、A2水解生成溶 血磷脂、脂肪酸
• 最终产物:甘油、脂肪酸、 磷酸、含氮碱
30
(四)血浆脂蛋白(LIPOPROTEIN)
血脂的转运形式:
HOCH2CN2N+(CH3)3 胆碱
ATP
ADP
P-OCH2CN2N+(CH3)3 磷酸胆碱
CTP PPi
CTP PPi
CDP-OCH2CH2NH2
CDP-乙醇胺
甘油二酯
CDP-OCH2CN2N+(CH3)3 CDP-胆碱
甘油二酯
O= O=
O= O=
CMP
CH2O-C-R1 R2-C-O-CH
脑磷脂
HSCoA CH2-O-C-R1
CH-O-C-R2
CH2-OH
甘油二酯
脂酰基转移酶
CH-O-C-R2
CH2-O-C-R3
甘油三酯
16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
甘油(glycerol)
脂肪酸(fatty acid)
CO2+H2O +ATP 糖 原
β-氧化
乙酰CoA
(肝)
CO2+H2O +ATP
(肝外)
进入血液
成熟CM
新生CM
CM
载脂蛋 白交换
残余颗粒
甘油
酮体 (ketone bodies)
17
(二)胆固醇的合成代谢
21
26
20
22
23
24
25
19
12
17
27
19 11
13
16
1
9
2
14
10
8
15
3
7
5
4
6
体内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
18
胆固醇合成
•部位:肝脏(小肠)—胞液、内质网
•原料: 乙酰辅酶A
18
NADPH(供氢) 16
ATP(供能) 36
主要来自糖代谢
15
脂肪的合成过程
O= O=
2RCO~SCoA CH2OH
2HSCoA
CHOH CH2-O- P α -磷酸甘油脂酰基转移酶
磷酸甘油
CH2-O-C-R1 H2O
Pi
CH-O-C-R2 磷脂酸磷酸酶 CH2-O- P
磷脂酸
O= O= O=
O= O=
CH2-O-C-R1 RCO~SCoA
密度
chylomicron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v低ery密low度d脂ens蛋ity l白ipo(proLteDin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高密度脂蛋白(HD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35
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组成:蛋白质( PROTEIN )——载脂蛋白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1
肝脏的结构特点
• 人体最大的腺体,重约1-1.5KG • 含有2.5×1011个肝细胞,组成5-10 ×105个肝小叶 • 双重血液供应 • 双重排泄渠道:肝静脉、胆道系统 • 丰富的肝血窦 • 丰富的细胞器如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
体等和丰富的酶体系,有些甚至是肝所独有的
apolipoprotein
血脂 + 载脂蛋白质
(疏水) (亲水)
脂蛋白
(亲水)
游离脂肪酸 + 清蛋白 (albumin)
复合体
32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 电泳法 • 超速离心法
33
超速离心法(密度分类法)
原理:各脂蛋白密度不同(脂类和蛋白质含量各异)
超速离心
密度不同而漂浮或沉降
类型:•乳糜微粒(CM)
(APOLIPOPROTEIN)
甘油三酯(TRIAEYLGLYCEROL ) 磷脂(PHOSPHOLIPIDE ) 胆固醇(CHOLESTEROL) 胆固醇酯( CHOLESTEROL ESTER)
37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及功能
38
1、乳糜微粒CM的代谢食物脂肪消化吸收甘油三酯LPL
小肠粘膜细胞
apoCⅡ
0.08-1.80MMOL/L 3.6-5.7MMOL/L(200MG/DL)
6
血脂的来源和去路
食物中脂类 体内合成脂类 脂库动员释放
血脂 500mg/dl
波动范围较大
氧化供能 进入脂库储存 构成生物膜 转变成其他物质
7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占据中心地位
作用: 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
与运输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