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案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案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案例
上饶县清水中学
一、教材分析
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

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生态环境观。

三、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四、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七、学法引导:通过自主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信息,开展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并且治理黄河提出设想,对黄河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八、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采用图上串联法。


师:是啊,黄河确实伟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也是世界的忧患。

那么,黄河的忧患是指的哪些呢?
评价、反思:教师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

活动一:
四人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后,自由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丰富多样,有的可能出乎教师的意外。

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抓住关键,进行提炼得出以下几大忧患:
[板书] 黄河的忧患
饱含泥沙 地上悬河 决口之险
活动二:
(小组讨论、激烈辩论):这三大忧患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地上悬河”与“饱含泥沙”和“决口之险”都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紧接着教师就提出这样一个活动题: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交换、讨论收集的有关资料,同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完成这些问题。

1、为什么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学生会用大量的数据说明。


2、造成水土流失如此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会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明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并且声情并茂地分析原因,这其中可能会出现激烈辩论的场面。

教师要注意调控,及时收住。

根据学生的发言做出精辟的总结.)
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收集资料的热情。

播放录像一:
紧接着教师播放一段黄河水土流失情景的录像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地形上:地面坡度陡,坡面长,流速快,流量大,冲刷力强。

气候上:7、8月份暴雨集中。

自然原因
师: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了黄土高原,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速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怎样变化?最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大屏幕再次展现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和中国地形图的复合片,并且配合景观图片和“地上河”的动态形成过程,师生共同归纳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悬河”)
活动三(画“地上河”):
接着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首诗歌,学生齐度诗歌,对“地上河”的形成作一个总结:
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
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堤,造就悬河飞天外. 师:谁能在黑板上将这独一无二的悬河用简易图画出来呢?(学生画出简易示意图。


评价、反思:既巩固了知识、加深了印象、增强了趣味性;养学生绘画能力。

引出下面的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在这悬河下散步,会心安吗?(从而引出决口之险。

)师:决口后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怎样的灾难呢?(学生会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说明。


师:是啊,决口之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危害,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目睹决口后的情景?那么请看一段录像吧。

播放录像二:
播放历史上黄河泛滥时房屋倒塌,人民流离失所的凄惨情境的录像。

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危害,产生强烈需要解决水患问题的情感.
师:如何合理的摆脱黄河的这些忧患,一直困扰着黄河流域的人民,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
评价、反思: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

活动四(角色扮演):
师:面对这凶猛的黄河,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大屏幕上再次出现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和中国的地形图的复合片,学生结合收集到的相关的资料,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其中最为主要的措施是:加固堤防 保持水土 修建水库(板书)
(针对上述措施,大屏幕上及时显示相应的景观图片。


评价、反思: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处为本课的又一高潮,教师要注意调控。

总结便于学生获得较全面的知识。

播放录像三: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措施对黄河流域的人民来说,太重要了。

同学们!
中 上 下
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治理后的黄河流域的景象?(大屏幕上播放录像片段:治理后的黄河流域欣欣向荣的农业景象。


师:同学们,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面对黄河的种种忧患,我们并不惧怕,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科学的治理措施,就能将黄河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评价、反思:用生活的语言同学生交谈,学生倍感亲切,而且增强了好奇心。

学生心情由沉重变得愉悦,再次感受到黄河的伟大,情感得到升华。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对全课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一、黄河的忧患
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
二、黄河的治理
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
活动五(知识拓展):
师: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水患问题,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沙漠化、水污染问题、乱占耕地、凌汛问题、土地盐碱化、断流现象。

教师及时在大屏幕上展示相关的景观图片。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断流现象是黄河下游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是什么?解决黄河断流的措施有哪些?(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
评价、反思:学生发散性思维再次打开,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注意调控。

邱元清
2015.01.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