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怪诞行为学(读书会讨论PPT)

怪诞行为学(读书会讨论PPT)

尼尔· 麦克法登):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 的理论和斱法
引言:行为经济学——让我们回归真实世界


行为经济学在宏观领域的延展应用:
以人类非理性行为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经济危机)、金融市场波动等 行为宏观经济学领域相关书籍推荐:
① 托马斯〃C〃谢林(2005 Nobel Prize Winner,博弈论)《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个体动机、行

人类的一切决定都是理性 的,所以世界上没有免费 的午餐——如果有,早就 被人发现并且榨干了它的 价值。
人们容易受到来自周围环 境(情境效应)中无关的 情绪、短视以及其他的非 理性因素的影响。
世界上有没有免费午餐?
实验:你能理性点出想要的啤酒吗?
先生,请问您需 要点什么?
北卡罗来纳大学实验

香港实验

人们点酒时,希望与上一 位不同,凸显个性。
人们点酒时总是参照第 一位,“和他一样”。
人的消费行为总是被别人影响, 并不能理性点出自己需要的东西。
世界上有没有免费的午餐?
传统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Dan Ariely

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George A. Akerlof评价本书:一本极具
原创性的书。它找到了人们经常犯下愚蠢及不可挽回的错误的根
本原因。作者让我们更为明智。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评价本书:行为经济学家把新颖、精妙的 心理学研究成果引入公共政策领域。为什么很多人正冒着巨大的 风险却浑然不觉?行为经济学家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不无道理。
女孩索要一个吻。
• 结果?男孩被直接踢出局!她骂他是畜生,大怒而去,头也不回。
社会规范 or 市场规范
• 以色列一家托儿所的行为实验:罚款能否有效减少某些家长接孩子的迟到 现象。 • 结果表明:罚款反而导致更多的家长不去接孩子! • 原因:实施罚款前,家长和学校、孩子之间是社会关系,是用社会规范来 约束自己的行为的(如,迟到后家长会内疚等)。但是一旦实施了罚款的措 施,托儿所就无可挽回地用市场规范取代了社会规范。既然家长们为他们的 迟到付了钱,他们便可以心安理得地迟到了,“大不了缴罚款呗”!
属 性 属 性 1
1
A
A
B
属性2
B-
B
属性2
比较情节与效用理论
X商品 存在Y的一个参照比 较品(-Y)时,人 们可能会高估Y商品 (对Y的偏好增强)
抽象环境中的 无差异曲线
相对价格不发生变 化,消费环境的改 变(多了一个参照 物)却使得对商品 的需求发生改变!
Y商品
索诺马公司的营销策略
• 索诺马公司首次推出家用烤面包机时,多数消费者并不感兴趣。家用烤面

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相对价格决定消费者的选择

利润最大化,是说厂商以追求金钱为核心价值观,却不考虑社会规范之下人 们追求的价值。

你老丈人为你做饭,你会给他Money吗
引言:行为经济学——让我们回归真实世界

行为经济学:以行为实验重新检验丰富多彩、敏感善变的人性
行为实验
检验理性主义
真实的行为
•迟到罚款有效吗?
•求人帮忙为什么是不过三? •频繁的考试真能提高教育质量吗?
免两种规范的交织。
社会规范 or 市场规范
• 一个男孩请某个女孩吃饭、看电影,他来付账。 • 第二次又去了,又是他抢先付了饭费和娱乐费。第三次仍是如此。两人的 关系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他期望的是把她送到家门口时,临别时能有一个热 吻。 • 他的钱包已经所剩无几,但更糟糕的是他脑子里两种想法在打架:他在拼 命试图调和社会规范(感情交流)与市场规范(花钱买春)之间的矛盾。 • 第四次约会时,他若无其事地谈到自己已经为眼前的浪漫花了多少钱,向
心理学依据
2002诺奖:
Daniel Kahneman(丹尼尔· 卡内曼):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创 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Vernon Lomax Smith(弗农· 史密斯):开创了一系列实验斱法,为通过实验室实验进
行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确定了标准。
2000诺奖:James Joseph Heckman(詹姆斯· 赫克曼)、Daniel McFadden(丹
订阅结果: •电子版:16% •印刷版:0% •电子版+印刷版:84%
为什么仅仅是多增加了一个选择,用户的购买行为就会发生完全不一样 的结果?
因为有了一个对比商品!
人类的比较情节
人们总是倾向于在比较中做出决定,比较物 的存在让我们有了一个参照标准,从而使我 们选择时更为安心(放心)。 • 去见男朋友时,要选择一个比自己稍微逊色 一点的伙伴作为衬托?
• 慎重处理与上司之间的关系:送小礼物还是直接送钱?前者让你们处于社 会规范之下,后者直接以市场规范代替,具有非常不利的效应。
三、所有权的个性
实验:为什么卖主总是比买主估价高?
卖主 二手车 买主
这车我开了5年, 怎么也要卖 $5000
这么旧的车, $2000都有点贵
实验发现:人们对拥有的东西都会产生 依恋,出售时总是标出过高的价格。
企业的特权:为什么现金可以阻止我们作弊
啤酒与免费午餐: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哪里有免费午餐
一、相对论的真相
案例:《经济学人》杂志征订
征订套餐A: •电子版:59美元/年 •电子版+印刷版:125美元/年 订阅结果: •电子版:68% •电子版+印刷版:32%
征订套餐B: •电子版:59美元/年 •印刷版: 125美元/年 •电子版+印刷版:125美元/年
目录

相对论的真相: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供求关系的失衡:为什么珍珠无价 社会规范的成本:为什么我们白干活高兴,干活赚钱反而不高兴 性兴奋的影响:为什么“热烈”让我们想的还热 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为什么我们信誓旦旦却总是做不到 所有权的个性:为什么我们会依恋自己拥有的一切 多种选择的困境:为什么我们希望所有的门都开着 预期的效应:为什么我们可以心想事成 价格的魔力:为什么我们喜欢买贵的东西 人性的弱点:为什么我们不诚实
包机是什么玩意?我们家真的需要这么个东西吗?不占地方吗?
• 营销部为增加销售业绩,提出了一个补救办法:再推出一个新型号的面包 机,比现在的个头大很多,同时价格也是现有型号的一倍。
• 在新型号面包机上市后,人们对旧型号面包机的需求量剧增。为什么?就
是因为消费者现在有了一个参照物,他们认为,既然新的型号个头更大,更 占地方,且价格昂贵许多,“我宁愿少花点钱去买个小的,既实用又不占地 方”。自此,烤面包机开始流行了起来。


30天退换货保障,会促进迟疑的用户尝试,一旦用户拥有
后,退货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所以商家的总盈利会增大?
所有权迷恋症与效用理论
X商品
边际替代率??
高估失去的商品 低估得到的商品 因此,若考虑到所有权 因素,无差异曲线是存 在质疑的。
无差异曲线
Y商品
四、价格的魔力
安慰疗法实验:价格越贵的药疗效越好
为(或微观动机)与其所带来的总体结果(或宏观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探讨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
惊奇的宏观结果,也讨论宏观结果中所蕴涵的个体动机或行为,以及是否可能从观察到的宏观行为中推论出 微观动机。

乔治〃阿克洛夫(2001 Nobel Prize Winner,信息经济学)、罗伯特〃希勒(UC, Berkeley,行 为金融学创始人,2012年入围诺奖)《动物精神》:投资行为不能用理性模型去解释,因为经济前

为什么你不敢放弃现在的生活(工作),去追求一种新 的生活状态?(过高估计了自己拥有东西的价值)
为什么30天免费退换货反而盈利更多?

美国百货都是推行30天退换货,会有人在百货商店买件衣
服,穿30天后退掉。美国服装业每年损失超百亿美元。但 为什么各大商场还在推行30天退换货? 实验发现,人们一旦拥有某个商品,就会产生“所有权依 赖症”,就不会愿意再放弃该商品;
二、社会规范的成本
社会规范 or 市场规范
•岳母准备的晚餐你会付费吗?
我们做事时,有时遵循 的是市场规范(金钱衡 量标准),有时遵循的
•为什么免费的性才是最贵的?
•为什么你愿意免费做义工,给报酬却不愿做? •钱是不是激励员工最有效的办法?
却是社会规范。当在社
会规范内做事时,“谈 钱伤感情”,要尽量避
怪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丹·艾瑞里 著
中信出版社 2010年9月
引言:行为经济学——让我们回归真实世界


主流经济学的简化世界:脆弱的理性主义假定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 所谓效用,乃是主观心理评价。效用独立于价格,不考虑情景,仅仅是商品 数量的函数。效用具有可比性、传递性、稳定性等特征,一系列严格假定使 得主流经济学效用理论显得极其脆弱、漏洞百出。
行为学结论:所有权依恋症

人们总是高估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人们对失去东西价值的评估高于对得到东西价值的评估。
心理学依据:自己拥有的东西价值有确定性;即将得到的东西能为自己带 来多少价值是不确定的。在相对论(比较情节)情景下,两者对主观效用 价值的差异更是被扩大化。

人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也和自己一样。

MIT行为实验室:莫里斯安膝部关节手术毫无疗效,之
所以起效果,是病人心理作用的结果。 行为实验:让实验者服用同样的安慰剂,价格较高的一 组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价格较低一组的效果! 结论:所谓效用,竟然是价格的函数,因此消费者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