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0Part 1
国际直接投资起源与发展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商品资本运动
国际贸易




国际货币资本运动
跨国银行



产 生
国际生产资本运动
跨国公司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18-19世纪的产业革命标志着国际分工体系 的基本形成。国际贸易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 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
国际资本运动始于国际商品运动,资本的本性决定 了国际商品资本形态向国际货币资本形态的发展。 跨国银行的出现是国际货币资本运动(国际间接投 资)产生的重要标志。
国际商品资本、国际货币资本的发展,进一步深化 了国际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高级的 资本运动形式孕育而生,即国际生产资本运动(国 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的出现是国际生产资本产 生的重要标志。
型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 8、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技术转让的主体 9、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R&D)更趋国际化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1、归核化
所谓归核化,其要点是跨国公司把自己的业务 集中在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 在核心行业价值链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强 调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发展;对非核心 业务实施战略性外包。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1970-1989年FDI流量流出的主要经济体在全球流量中所占份额(%)
美国 英国 荷兰 联邦德国 加拿大 法国 日本
1970 54 12 9 8 7 3 3

1975 50 11 9 8 4 5 6
1980 37 15 8 9 8 6 5
1985 22 18 4 9 6 4 10
1、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重新出现了回归高度专业化的趋 势,即归核化
2、投资方式多样化,跨境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 重要手段
3、跨国公司的当地化战略成为重要的趋势 4、跨国公司的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 5、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发展模式 6、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速向第三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技
术密集型行业倾斜 7、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出现,促使跨国公司开始采用新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2、经营业绩标准
按跨国公司在全球经营业绩状况来界定跨国公司, 主要是指企业的国外活动占整个公司业务份额,包 括销售收入、资产总额、盈利额或公司雇员人数等 达到一定标准才算得上是跨国公司。多数主张以国 外销售额或生产额为主要指标,一般以25%为界限。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跨国公司定义: 跨国公司是指这样一种企业,它在两个或两
◆ 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于这一时期。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输出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在资本输出中所 占比重较小。到1914年,全世界国际直接投资流出存 量达145. 82亿美元,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所占份 额分别为44. 6%、18.6%、12.0%、10.3%。
输出区域:欧洲资本自由地流向澳大利亚、俄国、 加拿大、美国等新经济体。在鼎盛时期,英国对外投 资规模占其国内增加值的10%。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2、FDI兴起阶段(19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19世纪20年代,英国公司开始在巴西、欧洲开采矿产, 30年代,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西印度群岛开设分支机构; 70年代左右,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俄国建立分厂,美国的胜家 缝纫机厂在英国开设分厂,德国的瑞典的诺贝尔公司在德国 开设炸药工厂。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西欧、日本、韩国造船业成本比较
核心能力是指企业长 期积累而成的一种独 特的能力,可实现高 于竞争对手的价值, 具有进入多种市场的 潜力,难以复制模仿, 是长期利润的源泉。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美国GE公司的归核化管理
(1)明确界定公司未来发展的业务领域。圈定了高于一般 增长幅度的三大事业类别:高技术、服务和传统事业继 续保有及经营。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2)所有权结构标准
指跨国公司自身股票所有权的多国性,即跨国公司 所有权必须被一个以上国籍的法人或自然人所掌握。
(3)股权结构标准
指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形成对国外分支机构拥有 实际控制权的股权比重大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在所投资的企业中拥有25% 或更多的股票权,可以作为控制所有权的合理标准。 美国将此标准定为10%以上。加拿大和日本以50%为 标准。一般的国际惯例取10%为标准。
1989 16 15 6 6 2 9 20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5、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1990-2012年,全球FDI在波动中呈现总
体增长趋势,发达经济体FDI引领着全球 FDI的发展方向,发展中经济体FDI的增 长相对平稳。 2012年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流量超过 发达经济体。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0Part 2
国际直接投资主体 ——跨国公司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跨国公司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 1、结构标准 (1)地区分布标准
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地理跨度,特别是国别跨度 的角度对跨国公司的具体内涵予以界定。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是“国际的或者多国的生产 企业……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以上的国家拥有 或者控制生产设施(例如工厂、矿山、炼油厂、 销售机构、办事处等)一个的企业。”
投资流向:主要流向初级产品和为生产初级产品 服务的公共设施部门,制造业较少。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3、缓慢发展阶段(1914年—1945年)
由于战争,FDI发展受到影响,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老 牌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的地位降低,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地位 提高。1914年,全球FDI流出存量约为144. 82亿美元,在 英国(45.5%)、美国(18.5%)、法国(12.2%)和德国(10.5%) 等主要FDI流出国中,英国FDI存量居首位。到了1938年, 全球FDI流出存量约为263. 5亿美元,在主要 的FDI流出国 如英国(39.8%)、美国(27.7%)、法国(9.5%)、日本(2.8%)、 德国(1.3%)中,美国所占世界份额上升。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4、恢复增长阶段(1945年—1989年)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到20 世纪60年代,成为第一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1960 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全球存量中占48.3%,而英 国占16.3%,荷兰占10.6%,法国占6.2%,德国和 日本各占2%左右。 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和日本经济的崛起,欧洲和日 本的国际投资地位逐渐上升。1973-1983年期间, 在新增3623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中,美国的份额下 降为35%,联邦德国和日本的份额保持稳定,各占 14%。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学习要点:
本章介绍了FDI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作为国 际直接投资主体的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从东道国、母国和全球的角度分析了FDI的 法律制度。通过学习要求了解FDI的发展历 程和特征;掌握跨国公司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熟悉东道国和母国的FDI法律制度、国际投 资协调制度的基本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1990年,挪威议会评估后发现,石油领域的收入在未来10年利润 将会逐渐下降,为了缓冲油价的波动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石 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该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挪威政府决定不将 石油营收直接投入国民经济建设,转而通过了政府石油基金 (Government Petrol Fund)成立法案建立了专项基金,1996年第 一笔3亿美元资金汇入,2006年1月为更好地整合资源,改组为政 府养老基金(全球)作为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在挪威境外投资。
民族多 元型
民族中心型跨国公司 的所有决策主要考虑 母公司的权益;
民族多元型跨国公司 的决策以众多子公司 的权益为主;
全球战略型跨国公司 的决策以公司的全球 利益为主。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4、按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空间分布范围划分
01
区域型跨 国公司
02
全球型跨 国公司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三、当前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动向
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经营活动,它有一个统一 的中央决策体系和全球战略目标,其遍布全 球的各个实体共同分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相 应的责任。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二、跨国公司的类型
1、按法律形式划分: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2、按行业划分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3、按决策机构的策略取向划分
全球战略 型
民族中 心型
(2)公司内部合并。GE公司将1980年的64个事业部,合并 为38个事业部,又于1987年合并为13个事业部。
(3)出售企业。对不符合目标要求的企业经过整顿仍无法 达到目标的,就将该企业出售,从该行业中撤出。19811992年间,GE公司出售了大量的行业和企业,回收资金 总额达110亿美元。
(4)收购企业。对有望达到目标的企业,采取收购外部企 业的方式,使其快速地达到目标或扩展至全球市场。 1981-1992年间,GE公司大量的收购企业,交易金额逾百 亿美元。
第2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依靠该基金的回报,挪威有效缓解了政府赤字压力,同时也是 令人艳羡的挪威式“社会主义”福利的有力保障。早在2002年, 挪威用于全民社会保障基金的总支出已达1924.9亿克朗(约合 2233.5亿人民币),占政府财政预算的34.2%,国民生产总值的 12.6%。2007年的挪威,单身退休者每年的最低养老金为每年 113000克朗(约合11万人民币)。从出生成为挪威公民的那天 起,一个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和养老金制度就伴随一生:医疗、 失业保险、生育保障、康复基金,伤残抚恤,遗属年金以及退 休金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挪威的石油基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