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重)2007.10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寥.廊(liáo)青荇(xíng)屏息(bǐng)邂逅(xièhòu)B.诽谤.(bàng)悼.念(diào)岚.山(lán)神龛.(kān)C.舒祺.(qí)花瓣.(bàn)倾圮.(pǐ)暴虐.(nüè)D.碣.石(jié)佝.偻(gōu)憩.息(qì)譬.如(b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沧茫招摇斑谰凝神屏息B.嘻游结汇缈婀娜游目聘怀C.机缘拜谒触须没精打彩D.玲珑姻缘珊瑚玉砌雕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高考通知书下来了,我们全家老小,亲朋好友都弹冠相庆....,喜气洋洋。

B.经过一个多小进的坦诚交谈,彼此的误解涣然冰释....,我们又和好如初。

C.小明的作文写得既快又好,但遗憾的是常常文不加点....,别人读起来很吃力。

D.张哲和李鸣本是同班同学,萍水相逢....,在患难中成了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一个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已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C.领导指出那位大肆铺张的经理一定要全部退回多收的礼金和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

D.“春兰杯”第十届亚洲象棋锦标赛昨日在江苏泰州落下帷幕,中国男队笑捧金杯,夺得十连冠。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急剧的时代引起人们的心理失衡,是当今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体验到的。

②今年我国法官将摘下大檐帽,披上法官袍,法官制服的改换,体现了法学观念的。

③通过合理调配和技术改造,提高了,大伙的干劲更大了。

A.变迁退变功效B.变迁蜕变工效C.变革退变工效D.变革蜕变功效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徐志摩是现代诗坛上“新月派”的主将之一,其诗深受英国浪漫派诗歌的影响,风格飘逸轻灵,代表作是《再别康桥》。

B.语言不讲格律,诗的段数,行数,字数没有固定的规格,有一定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的诗叫自由诗,如闻一多的《死水》。

C.《左传》是我国每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国语》的写作风格以纪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它不像《左传》《史记》那样,在文中加“君子曰”,“太史公曰”等以表明作者立场之类的评语,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描述,让读者自己去细细品味,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阅读俄国莱蒙托夫的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共12分,每小题3分)帆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一片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雪求什么,在这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了什么,在这那自己的故乡?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唉,―――它不是在雪求幸福,它也不是在逃辟幸福!它下百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它上面是黄金色的阳光!而它,不安的,在祈求着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安详!7.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A.大海B.帆C.波涛D.风暴8.诗中“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反衬“帆”B.对比“帆”C.塑造“帆”D.暗衬“帆”9.诗中的“幸福”指的是什么?正确的一项是A.个人的幸福B.大众的幸福C.事业成功D.反语,实指灾祸10.这首诗抒发出来的强烈感情,正确的一项是A.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B.不得已而背井离乡的乡愁C.迷惘忧伤,逃避现实D.渴望自由,呼唤斗争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1-13题(共9分,每小题3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刚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保人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赔偿B.又欲肆其西封肆:放纵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成功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无礼于晋以乱易整,不武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C.⎧⎪⎨⎪⎩夜缒而出,见秦伯黑质而白章D.⎧⎪⎨⎪⎩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3.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是委婉地向秦国表示歉意,同时希望秦和郑结盟对付晋。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国围,而且派人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第II卷四、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分)译文:(2)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分)译文:(3)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分)译文:15.阅读下面两首毛泽东的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①.娄山关②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一九三五年二月[注]①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词“秦娥梦断秦楼月”。

②娄山关:位于遵义市之北,是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1)这首词作者非常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碎”和“咽”二字的妙处。

(3分)答:。

(2)“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3分)答:。

16.默写(6分,每空1分)(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3)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跫音不响,。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细雨台儿庄去台儿庄那天,天下着雨,整个台儿庄笼罩在蒙蒙细雨之中。

灰蒙蒙雾一样的雨飘洒着,摇曳着得远近的景物都有些变形,台儿庄还是在一片未散硝烟里,似乎战争刚刚结束不久。

路面很滑,汽车行驶得很慢,眼前的景色徐徐展开,历史仿佛悄悄向我走近,一下子可触可摸起来。

台儿庄!隔着车窗玻璃,我在心里禁不住轻轻地叫了一声。

我觉得我和台儿庄一起隐隐作痛。

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台儿庄是一面旗帜。

它让日本强盗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为自己掘开埋葬自己的坟墓。

1938年之春那场震惊世界的战役,日寇渡过黄河,让板坦师团和矶谷师团前后夹击台儿庄,亡图一举攻克济南,打通津浦铁路线,一口呑下中原。

台儿庄,在这里矗立起一道血肉之躯建立的屏障,阴挡住了侵略者矣横的步伐。

台儿庄,让一成多名日本强盗在这里丧生,也让中国将士付出了三万多人的性命。

台儿庄,当我一想起这样惊心动魄的数字,就为你肃然起敬。

我能够感受到你的怦怦心跳,你的碧血飞溅,你的呼啸呐喊。

落日照血旗,马鸣风萧萧。

台儿庄!你这被世人称为“中华民族扬威不恺屈之地”!在当年尸骨成堆、断壁残垣的旧战场上,如今建起了高大的纪念馆。

青灰色的花岗岩的石阶和两旁血红的鲜花,沐浴在雨丝中,格外清新干净,灰得那样沉重,红得那样醒目。

因为下雨,参观的人不多,四周安静得犹如深山古刹,远处田野里的玉米连接成无边的青纱帐,在如丝如缕的雨雾中摇曳着丰收的韵律,仿佛这里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舅同旅游胜地一样充满着和平与温馨。

圆屋顶覆盖下的展览大厅,四周是用实体和画笔结合勾勒出的战争图景。

按动旋钮,声光影控制,音乐响起时,眼前突然炮火连天,刀光剑影,宛如当年台儿庄战役的模样,甚至拼死巷战,尸体横陈,堵死了巷口街头的情景都那样逼真。

可除了当年在这里浴血奋战的将士和当年壮烈牺牲的将士的家属,谁还能够真正认清眼前这环形立体电影一般的画面,是属于历史,还是属于今天?在我看来,再逼真,也是仿照而已。

不如留下当年战争中一段坍塌的旧城墙、烧毁的老村庄更为惊心动魄。

我想起那年去日本,在广岛看见日本修建的和平公园,在鲜花盛开族拥着的公园里,特意保留着当年原子弹爆炸后唯一留下的一座建筑物的残骸,如同恐龙骨架一样,斑驳凋零,突兀着,扭曲着,一派疮痍,让它与四周的花团锦簇做着醒目而残酷的对比,让世人永远忘记不掉战争的恐怖。

但如果只突出自己的战争创伤,却回避自己的战争罪行,是虚伪,是不义,是罪上加罪。

站在台儿庄当年的战场上,总觉得这里修建得太像公园了。

在日寇残酷的“三光”政策和血淋淋的刺刀下,2000万中华民族的子孙死在战争中,那么多的地方变成了惨不妒忍睹的废墟,我们却没有保留一处真实的类似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争遗址,也没有保留一处如同广岛那样的一点战争残骸。

但这里毕竟是台儿庄当年的战场,站在这里,我依然禁不住想起那场战争。

枪声炮声就在我的耳边响起,血流成河就在我的脚上流淌,罪恶和腥风苦雨就在我的眼前弥漫。

站在这里,历史下下子显得很近,仿佛就在昨天刚刚发和过一样。

历史,与我们很近,是一件触目惊心的事,会让我们感到可怕;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就没有那么可怕了,就会逐渐被有形无形的时间有意无意的距离稀释、淡忘乃至扭曲。

细雨还在飘飘洒洒,仿佛是苍天祭祀他们而洒下的泪水。

我们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不会忘记战争,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我们不会忘记与这一段悲壮历史交融共存的台儿庄!17.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对雨作了描写,这样写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答:18.作者在参观纪念馆时,突出了周围环境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①周围环境特点:(不超过6个字)②作用:。

19.作者在参观台儿庄时,流露出哪些复杂的感情?(5分)答:20.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1)“站在台儿庄当年的战场上,总觉得这里修建得太像公园了。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答:(2)作者认为,纪念馆内声光影控制的战争画面再逼真,也不如留下当年战争中一段坍塌的旧城墙、烧毁的老村庄更为惊心动魄。

为什么?答:六、语言知识运用(7分)21.(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4分)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院所一直是创新的主体,“十五”以来,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由科研院所“找大旗”的局面正悄悄发生改变。

如今,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农渐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