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一)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一)

中学语文月考试卷姓名:班级成绩说明:本试卷共六部分,26小题,选择题均属单项选择。

一、(1—8题,共12分,每空1分)1、,映日荷花别样红。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古道西风瘦马。

4、两岸青山相对出,。

5、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

6、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7、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

8、,,此事古难全。

二、(9—12题,共12分)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益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钻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9、文章按的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2分)10、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3分)(1)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间:(2)居.十日,扁鹊复见居:(3)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索:11、扁鹊第四次见蔡桓公,为何“望桓侯而还走”?(用自己的话说)(3分)12、文章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蔡桓公的形象,桓公的性格特点可概括为和。

(2分)13、文章通过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阐明了深刻的道理,成语就出自这则故事。

(2分)三、(14—20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

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必定会是一个在精神上贫困衰落的人,他只能在这些关闭的门外无聊地徘徊。

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着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积累,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感情和智慧的积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增长人的知识,能丰富人的感情。

作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对文学一无所知,那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4、适合放在第2自然段“”处的句子是(1分)A、这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也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B、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C、这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

D、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也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

15、第4自然段中加点字“诠释”、“裨益”的意思分别是和(2分)16、为第4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增长人的知识,能丰富人的感情。

作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对文学一无所知,那是不可想象的。

17、从内容上看,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请分别概括两部分的大意。

(4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8、第4自然段中“社会风俗画”的含义是,“人文风景线”的含义是(4分)19、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他人的一个观点,即“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阐明你的理由。

(3分)20、概括的说,作者写这些文学的目的是。

(2分)四、(23—24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流通图书馆是英国文化史上一种十分独特的现象,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对英国的出版业、大众阅读趣味乃至文学创作均曾产生极大影响,这类图书馆的业务重点是图书的流通,不以收藏、保存资料为己任,它是由私人投资兴建、以赢利为目的的。

“利”从何来?来自流通,也就是来自读者借书时缴纳的租金。

首家流通图书馆是由苏格兰诗人朗姆西1726年在家丁堡建立的。

此后在英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历经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鼎盛不衰,出现了布兹、穆迪,史密斯、时代图书俱乐部、陆海军图书馆等影响巨大的流通图书馆,直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仍拥有大量读者,到七十年代走完了两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

流通图书馆起初多由书商或出版商创办,开始小打小闹,然后逐渐发展壮大。

如鼎鼎大名的史密斯图书馆就是由史密斯一家两代人在各地火车站设摊售书而起家的。

成功的图书馆均各有明确的经营策略和各自相对固定的读者队伍。

穆迪图书馆凭借其坐落于伦敦有名的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的优势,以知识分子为主要的读者群,而布兹图书馆则把自己的服务对象定位为伦敦郊区和外省的中产阶级读者。

后来最终发展成为业务遍及英伦、拥有400多家分支机构的连锁体系。

流通图书馆的出现满足了大众的阅读需要,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也刺激了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的繁荣。

而对于那些因不信奉英国国教而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小教派教徒和出身下层、渴望靠自学完成教育的人来说,流通图书馆更是功德无量。

在19世纪,甚至有社会改革家和慈善家在工人聚居的贫民窟里建起租金低廉的流通图书馆。

这类设施多取名为“劳动者图书馆”或“技工学院图书馆”,直接服务于工人大众,虽然多数工人在每天完成十小时左右的体力劳动之后很难再静坐在那里,去享受阅读的.的工资所不堪.负担的。

因而这类图书馆也自然是B、棠花一现),旋生旋灭,但流通图书馆在当时C、可见一般,D、可见一斑)。

本读者的趣味或一味地中产阶级伦理观念为图书馆评判标准,都使其表现出一些庸俗、消极的倾向。

多数图书馆热衷于经营“传奇故事”、“家庭小说”之类的消遣性读物。

而显然,一个民族的文化消费长期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

进入十九世纪后期,在维多利亚这个拘谨刻板的时代,穆迪、史密斯等一批举足轻重的图书馆凭借它们对出版业的垄断性影响,实施一种事实上的图书审查制度,抵制实验性的或在它们看来不见容于它们的中产阶级读者的作品,穆尔、威尔斯、凯恩、劳伦斯等作家均有作品遭此厄运。

流通图书馆对出版业的垄断性影响主要是由于当时高昂的图书价格而形成的,直到十九世纪下半页,书籍在英国始终是一种奢侈品。

当时的小说多为三卷本,售价一般为三十一先令六便士。

这就是说,一套小说得花去一个半英镑还多,这可是一大笔钱呐!要知道,华兹华斯兄妹靠一个远房亲戚留给他们的900英镑遗产就能把一辈子的生计解决;在狄更斯的小说里,一个在外念寄宿学校的学生一学期能有两个先令的零花钱就成阔少了。

所以,当时出版的书不是让普通读者买回家去读的,而是供流通图书馆购去再租给读者看的。

据史料记载,在19世纪中下叶——即所谓维多利亚时代,一部(套)通俗小说每出一版,穆迪图书馆一家的采购量往往占到其总发行量的75%之多。

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遭到流通图书馆抵制的书籍实际就受到全社会的封杀,出版业乃至文学创作实际控制在流通图书馆手里。

21、用简洁的语言给“流通图书馆”下个定义。

(3分)22、文中第3自然段的加点字“薄”的读音是“堪”的读音是。

填入“甲”处和“乙”处的词分别是和(4分)23、文中提得多的有名的流通图书馆有、和。

(3分)24、第4自然段中以“华兹华斯兄妹”和“狄更斯小说里”的事为例是为了说明。

(2分)25、请简要说明流通图书馆对十八、十九两个世纪英国的出版业,大众阅读趣味和文学创作三方面的影响。

(5分)五、(26题,共10分)阅读下面诗歌后,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把诗歌改写成一个不超过300字的写景抒情的散文片断。

(10分)月之故乡彭邦祯(1977年写于美国)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月亮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六、(27题,共50分)27、以《向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内容健康,条理清楚,语句通顺;③字数600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5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