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教案3
(5 实验中硝酸与铜的反应能否自动停止?为 什么? (6)在实验中证明生成的无色气体是NO的操 作是 (7)为防止气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外逸,污染空气, 教师建议同学们在漏斗上口处堵一小团蘸有浓 氢氧化钠的棉花,将有毒气体吸收。其中一种 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硝酸 盐,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例题4。A L所代表的各物质是中学化学里常见 的物质,已知B,J是单质,A是化合物,E的溶液 跟苯酚溶液混合,溶液呈紫色。A L各物质之间 相互反应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未注明必要反 应条件)
例题5。今有某固体可能由KNO3。 Cu(NO3)2。 AgNO3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 量的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气体。若该 气体经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在同温 同压下为吸收前的1/6。通过计算回答(忽略 氧在水中溶解度) (1) 该固体是否可能只有一种盐组成? 若可能,指出是哪一种盐? (2) 该固体是混合物,指出它的可能组 成(物质量之比)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将红热的固体单质M放入浓硝酸中,剧烈反应,产生 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接触时发生下图所 示变化
则:(1)A是 B是 C是 D是 (填化 学式) (2)写出M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产生混合气体A中先通入足量空气,并假设 每一步反应都可以是完全的,则上述图示中各物质的 变化关系,哪一些将发生改变
二.NO3—的检验 原理: 操作:(1)晶体 (2)溶液 → 浓溶液
问题探究:某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生 成的NO2与 O2的物质的量之比8:1,在 加热的过程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无法确定
三.硝酸盐受热分解规律 ( 1 ) KNO3——NaNO3 : 亚 硝 酸 盐 +O2↑ 2NaNO3==2NaNO2+O2↑ (2) Mg(NO3)2——Cu(NO3)2 金 属 氧 化 物 +NO2↑+O2↑2Cu(NO3)2==2CuO+4NO2↑+O 2↑ (3) Hg(NO3)2——AgNO3 金属+NO2↑+O2↑ 2AgNO3==2Ag+2NO2↑+O2↑
请回答: (1B在A的浓溶液中反应而溶解的条件是 而常温下B在A的浓溶液中难以反应而溶解的原 因是 (2)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F G+A G F E I 的离子方程式 L转化为I的现象是
问题探究:铜粉加入到稀硫酸溶液中, 问题探究 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 种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兰色, 同 时 有 气 体 逸 出 , 该 物 质 是 ( ) A Fe2 ( SO4 ) 3 B. Na2CO3 C. KNO3 D FeSO4
2.硝酸的化学性质
性质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强酸性
不稳定性
强氧化性
与有机物反应
例题3。某课外学习小组为探究稀硝酸能与铜 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 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写出想U形管中注入稀硝酸并将左管 充满的操作过程 (3) 将左管充满稀硝酸的原因是 (4) 实验开始时,反应很慢,为加快反应 速率应采取什末措施?
一.硝酸
1、硝酸的物理性质 无 气味 (1)纯硝酸: 色 挥发、 (2硝酸沸点 ,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 (3)98%的硝酸称为“ 硝酸”
状
例题1 浓硝酸使金属铝发生钝化是因为 性,浓硝酸常显黄色 浓硝酸具有 是因为 。不用 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是因为浓硝酸具有 性。为了防止浓硝酸分解,必须把它盛 在 瓶中,贮放在 地方。 王水是 和 混合物,其溶液 体积之比是
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
硝酸
高邮市临泽中学周华刚
教学目标
(1)HNO3的不稳定性、强酸、强氧化 性 (2)硝酸盐的分解规律 (3)有关硝酸的计算 (4)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应用
教学重点
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有关硝酸的计算技巧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 题拓展 知识梳理 问题解决 习
例题2 在100毫升混合酸的溶液中,硝酸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硫酸的物 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 。向其中加入 5.76克铜粉,微热,使其充分反应。 (1)求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要使5.76克铜粉完全溶解,且溶 液中只存在一种盐,则原溶液中硝酸和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