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教案《氨硝酸硫酸

高中化学教案《氨硝酸硫酸

课题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1课时)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化学必修(1)的重点之一,氨的学习将对后面的铵盐、硝酸、硫酸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本节内容。

2、本课时在选材上着眼于氨气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与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在利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氨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氨气的有关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明确化学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化学的功与过。

2、通过对液氨泄漏事件处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求实、创新的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反应原理四、学情分析刚进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也学习了氧化还反应的基本原理、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还无法把理论的指导作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化合物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

他们已初步掌握某些基本实验技能,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的本质,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教材的处理1、实验的改动:增加了氨溶于水与空气溶于水的对比实验,变浓氨水与浓盐酸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了浓氨水与浓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探究能力。

2、内容的增加:增加氨水的成分、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促进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

六、教法分析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共分为4课时,氨的学习属于第一课时。

本课时以氨的水溶液呈碱性为主干知识,采用实验进行建构,用图示进行加深,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强化。

而对其他一些基本知识,则采用“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视频”等形式来呈现。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如下教法:1、实验启发法:通过边实验边启发,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氨的性质。

例如:对于氨的喷泉实验的教学,教师可以先演示喷泉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设疑:为什么氨可以进行喷泉实验呢?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参与讨论,最终得出氨易溶于水的结论。

2、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氨的化学性质。

例如通过氨与水反应的实质,引导学生思考氨是否可以与酸反应呢?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分析、归纳,最终得出氨与酸反应的实质。

3、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从而引出氨的相关知识。

4、引导自学法:对于教材中某些知识,如氨水为什么呈碱性、氨的用途,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七、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例如:在讲到氨的物理性质时,首先展示氨气,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状态、气味,然后通过喷泉实验让学生归纳出氨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并通过溶液变红的现象引出对氨的化学性质的学习。

2、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努力,自我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例如安排学生自学氨的物理性质、用途;喷泉实验在准备阶段安排学生阅读该实验的过程,分析课本上的装置图及实验成败的要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在这种学习活动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一定要重视知识的建构,以主干知识为起点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引申出基本知识的学习。

八、教具准备1、仪器:试管、橡胶塞、水槽、铁架台(铁圈)、大烧杯、双孔塞、止水夹、导管、乳胶管、胶头滴管、500ml烧瓶、玻璃棒2、药品:一试管氨气、一试管空气、一烧瓶氨气、酚酞试液、红色石蕊试纸、浓氨水、浓盐酸、稀硫酸九、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播放氨的用途的视频。

[投影]:合成氨:N2+ 2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过程[展示]:一试管的氨气,请学生观察氨气的颜色和状态。

打开一瓶浓氨水,让学生闻气味。

[板书]:一、氨的物理性质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刺激性气味[过渡]:氨气还有什么其它的物理性质呢?如果将装有空气和氨气的仪器分别倒置在水中会怎么样呢?[探究实验一]:用一试管空气、一试管氨气和盛有水的水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实验现象]:装有空气的试管中水面不会上升,但装有氨气的试管几乎被水面充满。

[提问]:装有氨气的试管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氨气与水接触,大量的氨分子溶于水,试管内气压减小。

由于试管内外存在了气压差,大气压将水压入试管中。

[板书]:一、氨的物理性质溶解性:极易溶于水(1 :700)[演示实验4-8]:氨的喷泉实验。

[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水喷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提问]:形成喷泉的原因?[学生]:氨气与胶头滴管中挤出的水接触,大量的氨分子溶于水,烧瓶内气压减小。

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

[讲述]:生活中,火山喷发和人工喷泉都是根据压力差的原理实现的。

[思考1]:在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为何呈红色?[学生]:产生了大量的OH—。

[提问]:还会产生何种离子呢?[学生]:NH4+[提问]:说明这是一个怎样的变化?[学生]:化学变化。

[讲述]: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氨气的化学性质。

首先了解氨气与水的反应。

请学生们阅读P98资料卡片,分析氨溶于水的过程,思考氨气与水反应后到底是如何产生NH4+和OH—的呢?[学生]:氨气溶于水后,大部分的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其中一水合氨又有小部分发生电离,生成NH4+和OH—。

[板书]:二、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 3 + H2O NH3·H2O NH4+ + OH—[讲述]:这两步反应是可逆的,因此用可逆符号表示。

[思考2]:氨水中存在哪些粒子?[学生]: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H+)[思考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有何现象?如何解释?[学生]: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与试纸上的水接触反应得到了氨水,氨水呈碱性。

[老师]:浓氨水在常温常压下可以挥发出氨分子。

说明形成NH3·H2O的过程是可逆的,氨水也可分解生成NH3和H2O。

这也是为什么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原因。

当然,如果加热,NH3·H2O更易分解。

[投影]:NH3·H2O △3↑ + H2O[过渡]:氨气除了可以与水反应,氨气还可以与什么物质反应呢?[探究实验二]:(1)用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在空中靠近但不接触,有何现象? [实验现象]:产生白烟[提问]:浓氨水和浓盐酸并没有接触,白烟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浓氨水和浓盐酸分别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空气中结合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提问]:氨气是否与其它酸都能反应呢?写出氨气与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板书]:2、与酸反应NH3 + HCl = NH4Cl 2NH3 + H2SO4= (NH4)2SO4[探究实验二]:(2)用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中靠近但不接触,观察是否也有白烟产生。

[探究实验二]:无白烟产生[提问]:是不是氨气与硫酸没有反应呢?请解释没有产生白烟的原因。

[学生]:浓氨水可以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但浓硫酸却难挥发。

所以不能在空气中产生白烟,而是在浓硫酸中反应生成硫酸铵。

[思考与交流]: O2 H2ON2 NH3 NO NO2 HNO3NH3水CO2[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由氮气合成氨,在前一节的内容中也知道了一氧化氮和氧气可以直接化合得到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可制得硝酸。

那么,在由氮气制硝酸的一系列反应中,还与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由氨气制一氧化氮。

请同学们从氮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出发,思考氨气在此反应中体现了什么性质?[讲述]:氨气和氧气在加热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板书]:3、与氧气的反应4NH3 + 5O2催化剂△4NO + 6H2O[过渡]:前面我们探讨了氨气的有关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请学生们阅读P99有关内容,结合实际谈谈氨有些什么用途。

[板书]:三、氨的用途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制硝酸、制铵盐、制炸药、制冷剂等[讲述]: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氨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情况。

[投影]:展示某工厂液氨泄漏事件视频[讨论]:1、假如氨气泄漏事件发生以后,你将如何保护自己?2、假如你是前来救援的消防队员,你会如何解除险情?[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了氨的有关性质。

氨的合成及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是许多科学家多年研究、探索的结果。

他们这种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而通过对液氨泄漏事件的观察和处理,也充分体现了大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提升]:1、实验设计(1)如果提供如图1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2)用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 CO2,引发喷泉实验的试剂是,理由是什么?2、某学生利用一装置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为,加热试管后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

[家庭作业]:教材 P103 习题 2、5[课外作业]:请大家课后上网查寻1.合成氨在近代化学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2.液氨作致冷剂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十、板书设计氨一、物理性质图2图1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 :700)的气体二、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3 + H2O NH3·H2O NH4+ + OH-2、与酸反应NH3 + HCl = NH4Cl 2NH3 + H2SO4= (NH4)2SO43、与氧气的反应4NH3 + 5O2催化剂△ 4NO + 6H2O三、用途(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