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立体几何综合复习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
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简记为: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数学描述:l⊥a,l⊥b,a⊂α,b⊂α,a b P
=⇒l⊥α
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垂直⇒线线平行
数学描述:a
b
α
α
⊥⎫

⊥⎭
⇒a b

4.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做斜足.过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
上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规定: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等于90;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
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等于0.因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α.的范围是
....π
[0,]
2
.
5.常用结论(熟记)
(1)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
(3)过空间任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4)过空间任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
1.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记作αβ
⊥.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文字语言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简记为:线面垂直⇒面面
垂直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l⊥α,lβ
⊂⇒α⊥β
作用判断两平面垂直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简记为:面面垂直⇒线线平行
图形语言
=l
a
a
a l
αβ
αβ
βα





⊂⎪

⊥⎭


4.二面角
(1)二面角的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这两条射线构成的角叫做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范围:[0,π].
三、垂直问题的转化关系
考向一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典例1如图所示,和都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面B.平面C.平面D.平面
1.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棱BC 、1CC 的中点,P 是底面ABCD 上(含边界)一动点,且满足1A P EF ⊥,则线段1A P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A .51,⎡⎤⎢⎥⎣⎦
B .53,2⎡⎤
⎢⎥⎣

C .1,3⎡⎤⎣⎦
D .2,3⎡⎤⎣⎦
典例2 如图,在三棱柱中,各个侧面均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为线段
的中点.
()求证:平面
; ()求证:直线
平面

2.如图1所示,在Rt ABC △中,∠C =90°,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点F 为线段CD 上的一点,将
ADE △沿DE 折起到1A DE △的位置,使A 1F ⊥CD ,如图2所示.
(1)求证:1A F BE ⊥;
(2)线段1A B 上是否存在点Q ,使1A C ⊥平面DEQ ?说明理由.
考向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判定面面垂直的常见策略:
(1)利用定义(直二面角).
(2)判定定理:可以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来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
(3)在运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时,若没有与交线垂直的直线,则一般需作辅助线,基本作法是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交线的垂线,这样就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线线垂直.
典例4 如图,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证明:平面平面.
考向三 线面角与二面角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 (1)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步骤: ①寻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
②连接垂足和斜足得到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斜线与其射影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所求的角; ③把该角归结在某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该角. (2)求线面角的技巧:
在上述步骤中,其中作角是关键,而确定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作角的关键,几何图形的特征是找射影的依据,射影一般都是一些特殊的点,比如中心、垂心、重心等. 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
简称为“一作二证三求”.作平面角时,一定要注意顶点的选择.
典例5 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 是11A C 的中点,则直线AD 与平面1B 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
35 B .
45 C .34
D .
55
典例6 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1,BC CC 的中点. (1)证明:平面AEF ⊥平面11B BCC ;
(2)若直线1A C 与平面11A ABB 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 AEC -的体积.
4.如图,四边形
为矩形,四边形
为直角梯形,
.
(1)求证:; (2)求证:平面
; (3)若二面角的大小为
,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平面β
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C.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γ
2.设a,b,c表示三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c
c
α
β
αβ
⊥⎫
⇒⊥



B.
a b
b b c
c a
β
β
⊥⎫

⊂⇒⊥



是在内的射影
C.b c
b c
c
αα
α


⊂⇒


⊄⎭

∥D.
a
b
b a
α
α

⇒⊥

⊥⎭

3.如图,在三棱锥中,⊥底面,,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A .
B .
C .
D .
4.如图,三条相交于点P的线段P A,PB,PC两两垂直,P在平面ABC外,PH⊥平面ABC于H,则垂足H是△ABC的
A.外心B.内心C.垂心D.重心
5.如图,A,B,C,D为空间四点,在△ABC中,AB=2,AC=BC=,等边三角形ADB以AB为轴旋转,当平面ADB⊥平面ABC时,CD=
A.B.2
C.D.1
6.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平面ABC,P A=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B⊥AD B.平面PAB⊥平面PBC
C.直线BC∥平面PAE D.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
7.《九章算术》卷五《商功》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刍甍,下广三丈,袤四丈,上袤二丈,无广,高一丈,问积几何?问题中“刍甍”指的是底面为矩形的屋脊状的几何体,如图1,该几何体可由图2中的八边形沿,向上折起,使得与重合而成,设网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此“刍甍”中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B.
C.D.
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E为AD的中点,现分别沿BE,CE将△ABE,△DCE翻折,使得点A,D 重合于点F,此时二面角E-BC-F的余弦值为
(1)(2)
A.3
4
B.
7
C.2
3
D.
5
9.已知α,β是平面,m、n是直线,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α,m⊂β,则α⊥β;
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
③如果m⊂α,n⊄α,m,n是异面直线,那么n与α相交;
④若α∩β=m,n∥m,且n⊄α,n⊄β,则n∥α且n∥β.
其中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_.
10.如图,三棱锥,平面平面,若,则△的形状为__________.
11.在四面体中,平面,,,,,为棱上一点,且平面平面,则__________.
12.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 A⊥底面ABC,∠BAC=90°,F是AC的中点,E是PC上的点,且EF
⊥BC,则PE
EC
________.
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1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DM⊥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
14.四棱锥中,,且平面是棱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求三棱锥的体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