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
【护理常规】
1.饮食指导腹泻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h(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
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面条等,少食多餐。
2.纠正水电解紊乱和酸碱失衡口服补液、静脉补液。
(1)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
有明显腹胀、休克、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
(2)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结合患儿年龄、营养状况、自身调节功能,决定补液的总量、种类和输液速度。
3.控制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4.维持皮肤完整性注意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及臀部,用柔软棉布吸干,外涂鞣酸软膏保护皮肤。
女婴儿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
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橡胶布,每次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洗局部皮肤,保持干燥。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观察排便情况: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
量。
(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患儿多饮水、擦干汗液、及时更换衣服。
(3)密切观察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表现。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加强体能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过冷或过热,尤其婴幼儿腹部要避免受凉。
2.饮食指导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患病期添加辅食。
3.用药指导指导家长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
4.康复指导指导家长做好手卫生,教育患儿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